
– 北美小螞蟻微傳媒 –
本文授權轉載自:華人生活網
微訊號:HuarenLife168
2021年秋天,正在美國攻讀博士的奧羅拉‧盧卡斯(Aurora Lucas)出現頑固咳嗽和胸痛。然而,她的醫生忽略了這些症狀,只是告訴她喝熱水和蜂蜜。

經過三個月的醫院就診後,28歲的盧卡斯被診斷出患有3期肺癌,而她從不吸菸。盧卡斯是菲律賓裔美國人,她的病例代表了一個令研究人員感到困惑的現象。
令人不解的是,根據加州的一項研究,在所有群體的肺癌發生率都在下降之際,不吸菸的亞裔美國女性的肺癌發生率卻在以每年2%的速度增長。近年來亞裔女性中非吸菸者的肺癌發病率正悄然上升,成為癌症領域的一大謎團。加州的一項研究發現,確診肺癌的亞裔女性中有57%從未吸過煙,相比之下,其他族群女性僅有15%為非吸菸者。專家們呼籲擴大肺癌篩檢,以解開這一謎題並更有效地防治這一疾病。

這一現象受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關注。54歲的倪薇姬(Vicky Ni,音譯)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從未吸菸,也無明顯致癌化學品暴露史,更不是在空氣汙染區長大。然而,她因肩膀疼痛接受X光檢查時,意外確診肺癌,現在已進展至四期。過去五年裡,她一直與病魔抗爭,這一經歷讓許多無吸菸史的亞裔女性對肺癌風險倍感不安。
潛在風險因素:從烹飪油煙到基因突變
舊金山加州大學的流行病學專家戈麥斯(Scarlett Gomez)指出,目前保險承保範圍決定了肺癌篩檢物件,因此許多亞裔女性無法獲得篩檢機會。她和流行病學家鄭優娜(Iona Cheng,音譯)獲得國家癌症研究所的資助,並在研究中發現,接觸二手菸或烹飪油煙可能是亞裔女性罹患肺癌的風險因素之一。此外,她們的研究揭示,一種基因突變可能讓這一群體更易受空氣汙染影響。
吸入的微小汙染顆粒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流行病學家斯嘉麗·戈麥斯(Scarlett Gomez)表示,迄今為止,對亞裔不吸菸女性的調查已確定了烹飪油煙、二手菸、空氣汙染和室內用煤取暖等風險因素,但還沒有針對亞裔女性患肺癌風險高的專門研究。
2019年的一項調查發現,亞裔吸入的微小汙染顆粒比白人多73%,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生活的地方更多地暴露於建築、工業和汽車排放的汙染物中。
空氣汙染還可能導致基因變化,比如亞裔患者的致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率最高,這種突變會導致健康細胞不受控制地分裂並長成腫瘤。
篩檢覆蓋面待擴大,亟需研究進展
在紐約大學,腫瘤學家伊蘭妮·謝(Elaine Shum)見過數十名不吸菸的亞裔女性患肺癌,其中許多人已到了第4階段。這令人沮喪:肺癌篩查本可以幫助這些女性更早地發現腫瘤。
不過,保險計劃通常只對50至80歲之間有嚴重吸菸史的人進行篩查,但其中不包括亞裔女性。這些建議是基於全美肺部篩查試驗,這是一項對5.3萬名老年吸菸者進行的臨床試驗,其中90%以上是白人。因此,謝在2021年開始了她自己的臨床試驗,對1000名從不吸菸的亞裔女性進行肺癌篩查。
初步結果顯示,亞裔女性的肺癌檢出率高於最初的全美試驗——1.5%對1%。“基於這些初步資料和其他正在進行的努力,亞裔女性確實代表了另一個值得篩查的高風險人群,”謝說。
隨著肺癌在亞裔女性非吸菸者中的上升趨勢,醫學界迫切需要尋找可能的成因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這場不吸菸卻罹患肺癌的現象,讓許多人不禁反思是否應重新審視無吸菸者的篩檢標準。

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絡我們刪除。
– end –

– 北美小螞蟻微傳媒 –
螞蟻君每天分享各類資訊
打造北美最大、最貼心、最專業的
微端資訊平臺
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
螞蟻君以幫助每一位華人為己任
給予在異鄉的您家的溫暖


關鍵詞
肺癌
患者
肺癌篩查
女性
吸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