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簡訊結束了…沒什麼比我們互相安慰更重要

當你開啟這篇文章時,2024 晚安簡訊計劃已經告一段落了。
在回顧這段溫暖的歷程之前,我想先邀請你點開下面這支影片。你會看到,121 個具體的、需要安慰的人,是如何在一條條線上的簡訊和一次次線下的真實連線中,找到了安放自我的能量。
這些天,整理這些故事的時候,我常常在想,把「傳送一句晚安,接收一句晚安」這件事堅持做 7 年,幾乎算得上一場小型奇蹟。
你們細心儲存著過去的簡訊,將它們從一個手機騰挪到另一個手機;
你們為每一次重逢雀躍,在下班的路上,在冬天的風中,腳底打著滑,心底唱著歌;
你們為每一個陌生人的好事鼓掌,輕輕拍拍 TA 的肩膀,短暫地做一個撐傘的人。
是的,讓這場奇蹟落地的不是別人,是你們。
一句「晚安」到底有多少份量?
我想先給你看一組數字——
7 年來,晚安計劃的簡訊總和共計一億三千一百萬條
○ 今年,我們一共向 100 萬人發出了 1600 萬條簡訊,遍佈 34個省級行政區,跨越 33 個國家;
○ 我們收到了86.5 萬條寫給陌生人的晚安簡訊,它們流向一個個具體的遠方,用 70 個字元完成一次小小的連線;
○ 是你們一次又一次的分享和找尋,把晚安簡訊搜上了 7次微博熱搜,話題總閱讀量7312 萬
○ 你一定也還記得 12 月 27 日的晚上,我們發出了 366 條定製的生日晚安簡訊,在屬於我們的這場集體慶祝中,#生日晚安#登上微博熱搜第1名;
○ 你的手機裡應該還留著來自 10 位“晚安陪伴人”的晚安,從麥子的成長到風味的訣竅,從可樂的快樂到雪地的足跡,他們從眼前的生活出發,給了你安頓的理由;
○ 你或許還參加了「晚安安頓計劃」19 個城市62 場線下活動,我們用舞蹈、詩歌、美術展和一場場大笑向121個需要安慰的人,道出了“晚安”。
○ 我們還把晚安帶去了 23 城 30 家書店,你可以在北京的衚衕、青島的海邊、濟南大明湖畔、在平遙、在敦煌、在烏魯木齊看到我們發出的“晚安”。
這些龐大數字的背後,是每一個具體的你,每一個溫暖的故事,每一次真實發生的連線。
這是我們一起走過的第 7 個新年。你們還在,我們還在,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人動容。

還記得 12 月 26 號嗎,那天我們拼命在給你劇透生日晚安
做這件事的初衷很簡單:
長大後,我們很少重視自己的生日。
因為太忙,因為太累,“慶祝生日”不再是生活的必選項,可以吃不上蛋糕,可以見不到朋友,可以一個人窩在出租屋點最普通的外賣,可以不許願,可以接受發來祝福的只有手機運營商和自動郵件,可以忽略稍縱即逝的失落感,甚至忘掉它。
但總有一瞬間,人會懷念自己的生日被鄭重對待的時刻。哪怕只是一句“晚安”。
為了這個最樸素的期待,我們尋找了各種各樣的小事,做了無數輪淘汰,篩選,核查,只為用有限的字元告訴你,你生日那天,更遠的地方,正在發生或者曾經發生過什麼。
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事值得慶祝。
慶祝泰晤士河的上空有 1.2 萬枚煙花綻開;
慶祝紐約一隻貓頭鷹逃離動物園飛向野外;
慶祝歐洲兩隻馬戲團大象珍妮和瑪格達退休;
慶祝秘魯一群人划船聚在河岸觀看露天電影;
慶祝《醜小鴨》出版、哈利·波特贏的第一場魁地奇比賽、20世紀最後一次日全食……
還有最不可或缺的,你。你的存在本身,就值得慶祝。
幸運的是,我們得到了許許多多的“回聲”。
是一則平淡生活中的提醒;
是一次現實中最安全的宣洩;
是第一次被“特殊對待”的感動;
是憑藉一則簡訊的人海相認;
更是相認後,一份遙遠且珍貴的祝福。
你或許不知道,除了這 366 條簡訊,我們還為因技術問題收不到生日簡訊的人,額外準備了一條彩蛋:
幸好你到來了,感謝你的到來。

你們最期待的陌生人交換那天,熱鬧得像一場線上聚會。
上萬句“你好”,上萬句“晚安”,上萬句“收到啦”,上萬句“謝謝你”匯在一起,都讓那個普通的冬夜不再尋常。
每一個螢幕亮起時,我們認識到一個具體的人:
你好,來自山西的@阿球
你好,喜歡搖滾樂的@小張
你好,理想職業是賣冰激凌的@小樂
你好,生病了但拼命癒合的@威廉姆
短短 70 字,也能讓我們窺見到一些具體的生活。原來這一年並不虛空。
有人擁有了自己的小貓。
有人通過了很多場考試。
有人換了新角色當了媽媽,擁有了愛人的能力。
而我聽到最多的,是你們送出的懇切的、祝福的、溫暖的聲音:
“要睡一個好覺!”
“別怕孤獨!”

“加油生活啊!”

我們常常低估了來自遠方的聲音。也忘記了,其實只要我們發出聲音,就一定會被聽到和回應。
那晚,廣西的@婉婉 遇到了同樣在廣西生活過的@琬琬,她們都有了屬於自己的新家。
那晚,參加了 4 年晚安簡訊的@大黃米湯圓yoyo,終於找到了收到自己簡訊的陌生人。
是的,相遇就是這樣一件奇妙的、讓人振奮的事情。
你可能還記得 28 號那天晚上,有六個陌生人向你們發出了簡訊:
@燃燒的大南瓜 的簡訊讓很多人從半夜就開始流口水期待早餐。
@梵耳喵喵喵 可愛的呼氣大法,吹散了許多的不愉快。
還有個因為連續加班,而變得皺巴巴的朋友@望京李莫愁那天在她的微博下,聚集了上千個安慰她的人。
“你知道嗎?皺巴巴的蘋果會更甜哦?”@吃貨懶骨頭
“我們都會有很多個熨斗。”@滕滕愛吃treetree鍋包肉
“皺巴巴的蘋果如果撫不平,就把種子取出來重新種一棵新鮮的吧”@SoLazy52
那一刻,你們的存在都是熨斗。
而這或許就是晚安計劃的意義:
每個人朝著遠方發出一點聲音,就會有另一個人輕盈了一點,平整了一點,被點亮了一點。
在最冷的冬天,釋放暖意和傳遞暖意是最要緊的事。是你們讓溫暖流通。

在你收到簡訊的同時,我們在 19 個城市發起了 62場“晚安安頓計劃”,用舞蹈、詩歌、藝術展和一場場大笑,跟 121 個具體的人當面說了聲“晚安”。
我特想跟你分享這些珍貴的時刻。它們讓我確信,生活繁重,但生活不是沒有縫隙,在搖搖晃晃的日常裡,我們始終有可以安頓自我的角落。
我們還可以跳舞:
每天都在工作裡打怪的 @Vicky  在貓角工作室和媽媽一起跳了一支快樂的舞,跳到兩個人微微出汗。積攢的壓力隨著舞步轉啊轉,好像也轉沒了。
可以面朝著一幅畫發呆:
面臨期末壓力的大三學生@燁,短暫地從作業山裡逃離,去美術館呆了半小時。她學的是藝術,喜歡的也是藝術,但疲於面對的卻是績點、作業、升學和就業。那天,她終於有了半小時,可以純粹地面對著熱愛的東西。
可以讀一首詩:
初入職場的律師 @橙子 ,在 21 號那天去參加了一場讀詩會。在她的工作裡,所有人都講究客觀理性,而在詩歌的韻律裡,一切都變得柔軟了起來。
你還可以把自己置身在一聲聲的大笑裡:
失業半年,也失眠半年的 @Kelly ,在看完一場喜劇後,睡了半年來最好的一覺。
41 歲的單親媽媽 @默默,去看脫口秀的那天正好是冬至,黑夜最長的一個晚上,她終於不再是陀螺一般地旋轉在生活裡,只是坐在那裡,用笑聲結束了流淚最多的一年。
我還想跟你分享一個故事。來自廈門的@小吳 在報名時告訴我們,他從來沒有好好過過生日。記憶裡關於這一天,要麼是願望落空,要麼是被欺負受委屈,要麼,他自己就忽略了。
今年他 24 歲了,他腦子裡冒出的念頭是:生日應當慶祝。他要為自己慶祝。
去參加活動那天,正好是他的生日。
真好,那天他笑了很久。
其實,很多朋友在報名時,對過去一年的描述都是類似的:疲憊、焦慮、轉得像陀螺一樣……
但最後這些煩惱消散的方式也是一致的:去到具體的生活裡,去到人群裡,跳跳舞,唱唱歌,鼓幾次掌,再大笑一番。
轉著轉著、笑著笑著,很多當下的困擾就會變得渺小。
我們總能被安頓,總會被安頓。

晚安簡訊的最後一天,也是新年的第一天。
當 2024 年的全部晚安說完,2025 年也已經展開。
我無法允諾你,這會是一個很好的 2025。但更值得的是,我們願意一起期待它,鄭重地開啟它。
就像我們在簡訊里約好的那樣:
該翻篇的翻篇,該放下的放下,帶著愉快的、去往春天的心情往前,張開雙臂去迎接所有的好訊息。
會有困頓。會有躊躇滿志。會有希望和失望的反覆交替。
但不論如何,我們都希望你,能時常安慰自己,也學會安頓自己。
然後,再滿懷期待地重逢。
我們總會相見。晚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