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包括泰裔、日裔和南亞裔等多個亞裔族群的代表在洛杉磯小東京召開記者會,呼籲亞裔社群團結一致,譴責聯邦政府的過度執法行為。
特朗普總統自上任以來,宣稱將重點遣返暴力犯罪分子,但在實際執行中,為了提升遣返數字,執法焦點已轉向農工、園藝工、街頭小販等基層勞動者,其中不少人已在美工作數十年。

據移民政策研究所資料,洛杉磯縣非法移民中有約79%來自墨西哥和中美洲,亞裔佔比達16%,是第二大群體;在全美範圍內,印度裔第三大非法移民群體。目前,加州南部最受關注的移民突襲行動主要集中在拉丁裔社群,目標包括洗車店、餐館、建材超市、教堂等非法移民常聚之地。活動人士指出,儘管亞裔社群相對平靜,但他們實際上也深受特朗普政府打擊非法移民政策的影響。
好萊塢一處家得寶門店外的突襲距離“泰國城”不遠,當地人士稱近期曾看到聯邦探員在街頭巡邏。今年5月底,國土安全部人員突襲洛杉磯一家夜總會,拘捕了36名據稱為中國非法移民。在“小孟加拉”社群,移民人員近日也在一家雜貨店外拘留了16人。
近期,還有一些柬埔寨、寮國和越南裔移民被通知,原本被凍結數十年的遣返令將被重新執行。這些被鎖定的亞裔移民,多為在美期間曾有犯罪紀錄的人員,按規定在服刑結束後即可被遣返。但由於部分人已在美生活多年,其原籍國往往不再承認其公民身份,因此過去移民執法機構未予執行。
亞太公平聯盟執行主任曼朱莎·庫卡尼(Manjusha P.Kulkarni)警告“接下來幾天或幾周,他們可能會對我們加大執法力度,唯有與其他洛杉磯市民團結一致,我們才會更有保障。”
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律學院“遣返資料專案”的資料,自6月1日至10日,聯邦突襲初期,洛杉磯地區已有722人被捕。其中69%無犯罪前科,48%來自墨西哥,16%來自瓜地馬拉,8%來自薩爾瓦多;另有47人,即6%,來自亞洲國家。
“我們清楚,這種恐懼已經廣泛蔓延,且極其深重。”加州民主黨華裔眾議員方樹強(Mike Fong)表示,他所代表的選區涵蓋亞裔聚居的蒙特利公園市及聖蓋博谷西部。
洛杉磯市印度裔議員拉曼(Nithya Raman)和菲律賓裔議員尤拉多(Ysabel Jurado)也表達了移民突襲對社群帶來的衝擊,呼籲聯邦政府立即終止行動。
尤拉多指出,菲律賓裔是本地區照護工作者的主要群體,許多人從事老人和兒童護理工作。“他們的工作體現了我們社群最核心的價值:關愛、奉獻和互助,”她說,“他們的勞動不可或缺,他們的尊嚴必須被尊重。”
“這是我們必須發聲的重要時刻,不能讓拉丁裔社群孤軍奮戰,”拉曼表示,“同時我也想對每一位亞裔美國人說:這些突襲不僅針對別人,也關係到我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