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餐飲老闆“收屍”,貴州青年暴富

全網最好喝的石榴汁製作教程
全中國最好吃的石榴
👇  新增客服微信,立即購買 👇

‍‍
耗時七個月,“80後”貴州青年猴哥讓自己的商品不僅在南方的省會城市流行,還把它們賣到了馬來西亞和非洲。
他自稱,這是他在多次創業後見過的最好生意。“慢生意,但可以一輩子做下去,做得越久越掙錢。”
短影片平臺上,“猴哥”們是最有反差感的一群人。表面上,他們做著收破爛的工作,專給倒閉的餐廳回收廚具和桌椅等用品。接著,再將這些廚具清洗翻新,當作二手貨重新轉賣。人們稱他們是“餐飲行業的冥燈”,也是“令餐飲老闆聞風喪膽的收屍人”。
二手廚具市場裡,工作人員正在清洗翻新回收的廚具/圖源:郭嘉亮 攝‍‍‍‍
鮮為人知的是,這是一個相對暴利的行業。不少餐飲人在遭遇失敗後,會選擇前往下一站——為餐飲行業回收廚具“收屍”,作為一個全新的開始。
猴哥說,行業也有時間規律。月初與月中是餐飲業開店的高潮,也是餐飲老闆採購的高峰期。而月末則是回收店鋪的高潮—因為房租到期了,苦苦掙扎的商家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紛紛閉店。
來來去去之間,餐飲“收屍人”見證了餐飲商家的失落與起伏。在默默尋找商機的過程中,他們也透視了餐飲行業的人性與秘密。
尋找“面膜”
“什麼時候開業的?”
“2023年8月12日。正好一年。”
“當時花了多少?”
“200多萬。我們的裝修、空調、桌椅、裝置,都是很好的。”
8月的一個酷暑,猴哥開著紅色特斯拉Model Y,前往一家倒閉的順德蒸汽火鍋店。店坐落在廣州城郊,幾百平的店,顯眼的綠色招牌讓它像一個素食餐廳。店內裝潢則很新,綠色小花紋磚配上網紅藤編椅,又讓它有東南亞菜館的氣質。頂部塗著黑色的漆,如今,隨著餐廳熄燈,襯得氣氛更黯淡了。
接待的負責人臉色也不好。他是東北人,來廣州打拼20多年,同時可以說標準的北方話和流利的粵語。他首先帶著參觀魚池,是下面帶輪子的,可移動的“靚貨”;接著是後廚,有給魚切片的切片機—以前用來做順德魚生,還有製冰機、冰櫃、海鮮蒸櫃,以及一個撞在我腳上的蜘蛛。
再接著到廚房後院看空調外機。“1.5匹的2臺,3匹的8臺。”猴哥拿著手機記錄道。
清點餐飲“屍體”的步驟還沒完。負責人帶著我們轉進了前廳,邊走邊介紹,餐廳由舊修車廠改造,去年他們老闆盤下來,斥巨資重新裝修的。“火鍋蒸汽爐我們買的都是最好的,十多秒水就開了。”
在猴哥在餐飲店裡勘查 /圖源:鹽財經記者朱秋雨 攝
只可惜,一切的努力敗在選址。
大手筆的精緻裝修,沒能抵得過附近缺乏目標消費群體。指著四周包裹著的城中村自建房,負責人嘆氣:“根本沒人來這吃火鍋。”
200多萬就此打了水漂,餐飲老闆只能抓住最後一個挽回損失的機會——變賣家產。
整個評估花了不到半小時,猴哥承諾,回去出一個詳細報價單,耗時1—2天。
實際上,猴哥很快告訴我,他大概已經清楚,全部東西估計也就3萬—4萬。稍微值錢的是空調和桌椅。
“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那些一大堆定製櫃,都不值錢,就是按廢品價收。”
這是猴哥做這行的第一年。他說,這一行的門檻主要在評估二手廚具流轉的價值。也就是說,難度不在於收貨,而在於有能力把二手廚具賣出去。因此,他格外強調“流轉率”。
因為考慮商品流轉率,他現在對是否回收西餐廳更加謹慎了。
價格高昂的蒸烤箱、披薩烤箱、鐵板燒,在他眼裡,都是不能收的。“現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價效比,吃西餐的少了。前幾天上海的米其林西餐廳也倒閉了,收到手裡就砸在手裡,沒法做。”
他逐漸也不回收咖啡店,因為倒閉的很多裝置都是半自動咖啡機。而隨著中國咖啡品牌愈加連鎖化,集中度高,使用的裝置也變了。“現在連鎖店已經很少用半自動咖啡機,都是全自動的。半自動咖啡機預計再過2—3年就沒人會要了。”
他逐漸也不回收咖啡店,原因是倒閉的很多裝置都是半自動咖啡機/圖源:郭嘉亮 攝‍‍‍‍
吃一塹長一智,這是餐飲“收屍人”的修養。他們也從一具具餐飲廚具的“屍體”中,洞察了餐飲業的市場秘密。
猴哥拍的很多短影片講的就是這個:餐飲業什麼賽道掙錢,怎麼弄能掙錢。他發現,每個月回收四五十家店,有七成都是火鍋店。其次便是奶茶店和咖啡店。
而總有些品類,反覆有人倒下,又反覆有人從中站起來。
比如,酸菜魚、麻辣燙、火鍋店。“這些熱門領域隨時有人開店,符合老百姓日常所需。這不是消費升級的場所需要的裝置。只要價格足夠便宜,這些裝置隨時都可以賣出去。”猴哥說。他因此樂意囤的是最大眾的廚具,滿足最大公約數的需求。
廚具二手市場/圖源:郭嘉亮 攝
山東青島“90後”趙菠蘿在5年前做二手回收生意。他也給出了相似的結論,他今年回收過最多的餐飲店是火鍋店和早餐店。此外,開在商場的餐廳也是“畢業”最多的。
這是因為,商場的租金更高,而人流量卻在遞減。“商家們不得不花錢買流量”,結果,越買越虧。
“畢業”的商家在2024年也變多了。《中國餐飲大資料2021》顯示,中國新開業餐飲店的平均壽命,只有508天。而現在的壽命似乎更短了。
趙菠蘿的發現是,“基本6個月就可以決定一個店鋪的生死了”。意思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餐飲店的人工和店鋪支出都很固定。如果生意在這期間沒有起色,後面只會越來越差。
他現在不再見店就收了,而是反向選擇—見到優質的店,才去回收。
“什麼是優質?”
“成色八九成新的、沒開多久的新店。”趙菠蘿說,“這就像女生化妝品一樣,面膜是大家可以用的,但口紅就不行。”
“那什麼是餐飲業的面膜?”
“空調、冰箱是硬通貨。”
關於流量的生意
做二手餐飲裝置之前,猴哥剛破產。
他的移動腹地,始終在我們見面的咖啡館一帶,廣州南部。環城高速從中間穿過,一邊是有潔淨外牆的嶄新小區,一邊是大量廠房組成的擁擠屋頂。只有走近才會發現,這一塊被城中村自建房所帶來的溝壑定義,吸引的都是像猴哥一樣,來一線城市淘金的異鄉人。
據他講述,他8年前因工作調動到這裡落腳。那時,他處在如火如荼的網際網路行業,享受著專案蒸蒸日上帶來的百萬年薪。2019年底,電商的大幅增長眼見著到頂,他對上班再也沒興趣了,決心單幹。
他把目光瞄準了短影片平臺最火的珠寶帶貨。“生產珠寶的工廠幾乎都在這一塊,梵克雅寶等國際大牌都在這裡貼牌。”他指著身後的一片指代不明的區域說道。從地鐵站看,附近的站點都帶有“村”字,實際上,這裡正是創業者的天堂。
珠寶主播正在直播帶貨
每天,幾十位珠寶主播滔滔不絕地直播銷售。團隊發現,要想賣得快,只有花錢買流量獲取曝光度。潑天財富從短影片中來,月入千萬流水毫不費勁。
但升得快跌得也狠,“像過山車一樣”,買了又退貨的人源源不絕。半年時間,眼見庫存越堆越多,即將被壓垮之際,猴哥和合夥人商量,退出了這場漫長的、為流量而戰的生意。
但他沒放棄依附流量做生意。2023年,先是一位貴州老鄉做了“餐飲收屍人”,收益可觀,他接著在短影片上刷到了類似網紅。他感到心動,跑去北京拜師了一位網紅“收屍人”。這期間,他逐漸意識到,學會運用“網際網路工具”,將是對二手回收行業的一次重塑。
去年末,他開了個短影片賬號,“打算測試一下,看能不能做得起來”。定位很清晰,打造一個瞭解餐飲業的、銷售二手餐飲裝置的垂直賬號。用猴哥的話說,這叫“人設IP”。
“只有讓別人真正認同你這個人,才能把貨賣出去,復購率才會高。”
沒想到,賬號只做了半個月,就有100多人跑來找他買裝置。
接下來,就是流量生意顯靈的時候。他先是租下了300平米的店鋪,一個月後又找了個1000平米的倉庫,用來放大塊頭的冰櫃、蒸爐、桌椅、空調。目標是,客戶透過他的倉庫,就能配齊開店的所有裝置。
猴哥也自知,他的發展速度超過同行。他相信自己過去親歷的網際網路奇蹟,“把流量做起來了(風險)還好,在一個安全的範圍內”。
他告訴我:“很多人做生意是先租場地、僱人,買裝置搞裝修,幾十萬投進去了之後再做流量,這不符合現在的邏輯。太重的(資本)投入後,再去看自己能不能把事情做起來,風險非常大。”
因此,網際網路人的思維是,輕資產,重視流量。
他把工廠選在了離廣州南部較近的佛山,月租1萬多,只僱用了三個人。3人一起負責管倉庫、收貨、賣貨和當客服。
而他自己,只負責做流量,打造自己的IP。與他約定採訪見面時,他自帶了一套手機支架和手機,用來錄下我們的訪談。對話開始前,他給我的胸前也別了麥克風,“方便收音”。
猴哥釋出在社交平臺上的影片截圖
日常工作也有類似網際網路人的強度,他的一天沒有固定的吃飯和睡覺時間。若是碰到了回收商場的店鋪,經常需要等到22時後才被允許動工。一忙起來,又是凌晨3時後才能回家。我坐在猴哥的特斯拉上時,他說,如果他坐在副駕上,通常只需要10秒就可以立即睡著。
但這份與流量相關的工作帶來的正面收益,讓他甘之如飴。據他算賬,人力成本與倉庫租金成本,每月加起來約3萬,而他一個月的流水有時達幾十萬。
戴著圓框眼鏡、理平頭的趙菠蘿,也是熱烈擁抱網際網路流量的人。他在短影片賬號給自己寫的簡介是:畢業聯盟發起人。與他對談時,他的語言也帶著網際網路的特色,把“新冠期間”形容成“口罩”,把“倒閉”說成“畢業”。
與流量共處,也是趙菠蘿過去10年的工作。他以前寫過廣告文案,做過網際網路運營。後來,他自己開了一家麻辣燙店,還是要靠做流量,增加曝光度。
2020年前夕,麻辣燙店倒閉了。他在自己處理裝置時,遇到了餐飲業“收屍人”,從此得知這個水面下的行業。
後來,他判斷這是滿足餐飲老闆剛需的產業,運用短影片做了這一行,發現“比餐飲業好做一點”。
“不算暴利。大概利潤率15%,”趙菠蘿說,“也就掙得比上班多一些。”
有人歡喜有人憂
很難一概而論二手餐飲回收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行業。
餐飲垂類媒體紅餐網曾總結,二手回收廚具行業,是餐飲業最掙錢的行當之一,其“回報依託於餐飲行業的惡性競爭和畸形發展”。據其預測,二手回收商的裝置具備700%左右的利潤空間。行業規則是圍繞新裝置價格的5%~10%給予估價。在這個基礎上,再根據裝置的新舊程度和類別進行協商。接著,許多二手商人會以原價七八折的價錢賣出去。
不過,4位二手回收商告訴我,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現在的回收價格變得愈加多樣。九成新的裝置,大部分會以原價3折的價格收購。
作為新入局者,猴哥和趙菠蘿都有一套自己的“打法”——以低價取勝。猴哥定的規矩是按原價五折賣,靠口碑做回頭客生意。
猴哥的抖音頁面上展示的店鋪活動詳情/圖源:猴哥抖音截圖‍‍‍
“傳統做二手的他們,一般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暴利。但如果(我)在行業裡不做改變,還做暴利的生意,就沒意思了。”他要確保回收的廚具“快進快出”,用小利滾出大的利潤。
根據猴哥的設想,網際網路人可以顛覆這個傳統行業。“我分析過,二手房(平臺)有鏈家和貝殼,二手車有瓜子和優信,二手奢侈品也有平臺紅布林,手機有轉轉。但偏偏是二手廚具沒有相應的平臺。”
他相信,這個收破爛的生意,大資本也不感興趣。“我可以嘗試從中脫穎而出,做到行業頭部。這就是我做這行的原因。”
好訊息和壞訊息是參半的。2024年的確是二手回收商的“收屍大年”。但與此同時,他們發現,開餐飲店的人也變少了。
創業者開始謹慎起來。企查查資料顯示,上半年,全國共新增131萬家餐飲相關企業。相比2023年同期的168萬新增量,增幅收窄。
趙菠蘿發現,去年的時候,青島街邊餐飲業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而如今,街上空置的店鋪增多了。他明顯感到生意不如前三年。找他的買家都是老主顧。這意味著,“有需求的人變少了。現在連二手回收的同行都開始畢業了”。
兩位傳統二手餐飲裝置商也對我表示,二手廚具生意愈加難做,“沒人買”。在北京的河南人沐言說,他進入這個賽道4年,今年虧得最多。他展示的微信流水顯示,2024年頭8個月,他的收入為91.3萬,但總支出達145.3萬。
猴哥也有感受到賣貨週期變長。“今年,來複購的(商家)大都是因為裝置壞了。而因為擴大規模、更換(升級)裝置來買的人雖然有,但很少。”
更少的買家和增多的裝置,都對二手回收商控制成本和賣貨能力提出挑戰。
二手廚具生意愈加難做/圖源:郭嘉亮 攝
猴哥則說,雖然市場有所收縮,他依然相信私域流量的力量。
“我在平臺上吸引到的粉絲,一定要做到在私域和他成為朋友。成為朋友比靠薅羊毛降價獲得的客戶,價值和效率要高很多。這就是IP的作用。”
因為和餐飲老闆形成的信任關係,現在他將回收的裝置發朋友圈,很快會有人聯絡他購買。甚至有馬來西亞的粉絲聯絡他,和他聯手將二手廚具賣給海外餐廳。
趙菠蘿也是靠著信任關係賣二手貨。“面對畢業的餐飲老闆,我首先會給他們提供情緒價值,肯定他們過去的付出,保持好的關係。”他堅信,正是這些掏心窩子的話,讓他至少可以維持生意,度過市場調整期。
口碑與回頭客都需要時間的積澱。幸運的是,這一行相比競爭激烈的餐飲業,投入成本很低,也還未到凜冽寒冬的時候。
讓他們充滿希望的是,冬天快來了。
冬天一來,大街小巷將升起很多嶄新的招牌,熱辣滾燙的火鍋店又要開業了。
趙菠蘿與猴哥都說,8月末,已有好些老闆主動向他們諮詢:“有賣火鍋裝置的嗎?”
2023年我們建了一個付費微信群,帶大家認真搞錢,實現全年收入1600w的好成績,今年打算繼續搞!2024,我們的目標是讓群裡每個人都能掙到30w!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快新增客服微信

搞錢新增客服微信👇

近三個月案例👇
其他賬戶收益👇
有恆產者有恆心。擁有一筆穩定的資產,可以使人在瞬息萬變的社會里穩住心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