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隊的,隨手扔垃圾的,隨地大小便的,簡直就是一齣人類不文明行為大賞,據說熱力追蹤幾乎每天都會因為各種熊孩子的突發狀況停個一兩次。

不得不說,我們運氣算很好的,除了遇到倆隨手扔垃圾的,其他奇葩行為都沒碰上,還連刷了兩次熱力追蹤。
倆垃圾一次是保潔員看見處理了——不得不說,遊樂園中迪士尼的管理算不錯了,隔幾分鐘就有人去收拾一下,去年去西遊樂園到了晚上到處都是垃圾,還有一次是我看不順眼順手給扔了。
大熱的專案雷鳴山漂流直接被我pass了,一是不值得花太久的時間排隊,二是去年玩的時候尿騷味有點重。
當時還不敢不相信以為是自己的錯覺,直到後來看各種吐槽貼,才相信原來真就有人在這裡隨地大小便。
像這種偷偷把孩子抱到草叢裡解決的都算相對“文明”的。

還有的直接抱著孩子在飲水口撒尿。我但凡早刷到那個帖子一天,我都不去接那個直飲水。
最離譜的是直接在排隊通道里拉屎的:

迪士尼的衛生間已經遍地都是了,而且他們還有專門的廁所卡,只要你在十分鐘內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就可以,能耽誤多大的事啊?
就算不知道有廁所卡,在排隊和上廁所之間,肯定也要選擇後者啊。
我去年帶大聖去迪士尼排小飛俠,都排了半個小時了他突然要上廁所,我當時還不知道有廁所卡這個東西,就直接帶著他出來了。
咱就是說,這專案是非玩不可嗎?
不止迪士尼,這種奇葩行為幾乎覆蓋了每一個公共場所。
前兩天有個網友坐飛機遇到一個老太太直接讓孫子拉在塑膠袋裡。

噁心歸噁心,不過比起我之前在高鐵上遇到的那家人比,這位都算是講究人了。
幾年前我坐高鐵,上來一個老太太和一個媽媽抱著一個看起來一歲多的小男孩,上身穿了個肚兜,下身直接光著屁股。
她們的座位就在最前面,離廁所連三秒鐘都用不了,但是小男孩尿意來了,奶奶就把著他直接尿在過道。
我在當時的文章裡提到這件事,居然還有人出來說這麼大的小孩就是憋不住的。
小孩子憋不住分真性和假性,三歲之後,慢慢就能控制住自己了,憋不住主要是一種感覺,比如大聖每次嚷嚷著憋不住,你給他找個遊戲或者看個動畫轉移一下視線,他至少還能再憋半小時。
當然並不建議憋尿,但是他們完全是可以有時間去找廁所的,尤其是在上廁所非常方便的公眾場合,說憋不住不合適。
三歲以下的小孩子,確實是憋不住的,這是生理性的憋不住,尿意說來就來,一秒鐘都等不了。
但是這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尿不溼。
我是在大聖兩歲以後開始慢慢引導他有感覺了自己去廁所,但是往往還沒跑到廁所,就尿了,這種出門就不具備摘尿不溼的條件,所以我們拉拉褲一直穿到三歲,突然有一天,他可以自己去廁所了。
自然摘掉後,他一次也沒尿過褲子。
三歲以下的小孩,急著摘尿不溼幹嘛?
有的媽媽說自己孩子今年三歲處於尷尬期,不用穿尿不溼但是憋不住屎尿。
這話說出來不覺得自相矛盾嗎?憋不住屎尿那就是需要戴尿不溼。還尷尬期,尷尬不都是自找的嗎?
咱也不知道國內很多家長特別是老人,為什麼就跟尿不溼這個東西有血海深仇。有一年夏天,大聖一歲多,我們帶他去看噴泉,有個老太太跑來跟我們說我們這麼熱天給孩子穿短褲不行,“我孫子也這麼大,出門都穿開襠褲”。
你穿個開襠褲,小孩又憋不住,出了門可不就隨地拉撒?
尿不溼兜住的不止是屎尿,還有孩子的尊嚴。
要是出去爬山涉水,廁所不好找,你找個僻靜角落解決了可以理解,但是在到處是公廁的公共場所,放著廁所不去而隨地大小便,除了沒素質,沒有其他可以解釋的理由。
怎麼就不見你讓孩子拉尿在自己車上呢?
別說有孩子的能理解,媽齡都八年了我也理解不了一點。就算我能理解我兒子也理解不了,他是即便去了再偏僻的地方走三條大馬路也要找到公廁那種。
還好是男生,我經常給他準備個空瓶子,以防止他在實在沒公廁的地方被尿憋死。但是哪怕周圍連根人毛都沒有,你也得替他把風。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些成年人道德水準還比不上一個八歲的小孩。
你說他們不疼孩子吧,他們也捨得花錢帶孩子到處旅行,“見世面”,你說他們疼孩子吧,最丟臉的事都讓他們幹完了。
當孩子若干年後回首當年去迪士尼的經歷,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過山車的刺激也不是熱力追蹤的樂趣,而是在過道里承受著這麼多人厭惡鄙夷的目光拉了一泡屎。
這味道餘生都很難散去。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