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AI科技評論
作者丨梁丙鑑
編輯丨馬曉寧
AI 科技評論獨家獲悉,位元組 AI Lab 即將全部收歸 Seed 團隊下。
位元組 AI Lab 是 Seed 成立之前位元組主要的 AI 探索部門,目前由李航管理,自2024年開始向 Seed 時任負責人朱文佳彙報。今年2月下旬,原 Google DeepMind 副總裁吳永輝入職位元組,成為 Seed 基礎研究負責人。此後李航的彙報物件變為吳永輝。
位元組 AI Lab 成立於2016年,最初由微軟亞洲研究院前常務副院長馬維英負責,直接向張一鳴彙報。 AI lab 目前有多個子團隊,包括機器人、AI4S 等方向,幾乎覆蓋人工智慧領域所有前沿技術研究。2018年其團隊規模達到150人,為字節跳動AI研究的核心部門。
AI Lab 主要研究重點是開發為字節跳動內容平臺服務的創新技術,曾參與位元組手勢識別、短影片特效等功能開發。其研究成果應用於今日頭條、抖音等產品,是支援抖音成長為國民級應用的基石,並奠定了當時位元組在國內AI領域的領先地位。
隨著抖音、TikTok 佔據絕對優勢的市場地位,流量商業化成為位元組面臨的 Top 級問題,AI Lab 在位元組內部重要性下降。2020年,AI Lab 從集團級前瞻性專案轉為技術中臺,為位元組多個團隊業務提供支援,馬維英的彙報物件也從張一鳴變為抖音負責人張楠。
2020年年中,馬維英離開位元組,AI Lab 負責人一職由李航接任至今。之後團隊重組,2023年開始,AI Lab 下屬負責大語言模型的 NLP 組及開發影片生成模型的 PixleDance 被先後轉入 Seed 之下。
同時為了應對新一輪大模型競爭,位元組決定迴歸“始終創業”的價值觀,建立獨立的新組織,於是加快籌建了獨立於原有組織架構的 Flow 和 Seed,前者做 AI 產品,後者做大模型研發。截至2023年底,兩者已成為與抖音、TikTok、火山引擎等位元組各大業務平級的組織。
Seed 自成立就在不斷吸納來自位元組內外的人才。除收攏搜尋、AML、AI Lab等內部部門中大模型方向人才外,對外也在積極爭搶人才。以面向應屆博士的 Top Seed 招募計劃為例,位元組會給優秀候選人 3-1 職級,薪資不低於百萬元。截至2024年底,位元組 AI 研究者中超 40%比例是近兩年加入的新人,對人才的渴求和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根據AI科技評論調查,加入位元組以來,吳永輝已在位元組署名三篇論文,均在強化學習方向。
AI科技評論此前獲悉,吳永輝於上月在 Seed 內部新建虛擬小組、縮短了彙報流程,建立一個更扁平的彙報體系,此次 AI Lab 將全部併入 Seed,也是吳永輝調整內部組織架構的一個重要舉措。
技術交流群邀請函
△長按新增小助手
掃描二維碼新增小助手微信
請備註:姓名-學校/公司-研究方向
(如:小張-哈工大-對話系統)
即可申請加入自然語言處理/Pytorch等技術交流群
關於我們
MLNLP 社群是由國內外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學者聯合構建的民間學術社群,目前已經發展為國內外知名的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社群,旨在促進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學術界、產業界和廣大愛好者之間的進步。
社群可以為相關從業者的深造、就業及研究等方面提供開放交流平臺。歡迎大家關注和加入我們。

掃描二維碼新增小助手微信
關於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