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我們一提起網大,總是那種粗製濫造的低成本草臺班子的電影,是不太能拿出手的。
不過,這幾年在好萊塢,可能又是另一種情況了。
由於Netflix、Amazon、Disney、Apple 等幾大流媒體巨頭的介入,好萊塢對於網大的投資,也越來越恐怖了。
就好像前幾天,就有一部超級網大上線了,本片的媒體預計投資高達
3.2億
美金,也就是
20多億
人民幣的成本。
這就是上週五剛剛上線Netflix科幻大片《電幻國度》

本片3.2億美金的投資,真的是相當高了。
這麼說吧,按維基的統計,這樣的投資規模,放在整個影史,也可以進入前十五名,本片的投資排第13位,在它前面的都是復聯、星戰、阿凡達這種超級院線大片。

起碼從這組資料能看出來,好萊塢的網大現在也是真嚇人啊!
甚至突然會覺得,也許上週北美院線電影沒什麼大片上映,也是為了給本片讓路的,因為,真正的大片在線上平臺呢。
當然,科幻片《電幻國度》能成為影史最貴的網大,倒也不讓人意外。原書雖然不是那種大眾向的超級暢銷書,但是,卻也有一群死忠粉絲,且被眾多媒體和評論界力捧。
而電影版也擁有非常強大的陣容去支撐這個IP。
比如,導演請到的是復聯絡列成功的最重要導演組:羅素兄弟,主演則有因出演《怪奇物語》而在Netflix非常有人氣的“小11”米莉·波比·布朗以及這幾年同樣極有人氣的“星爵”克里斯·帕拉特。

這樣一個陣容配置,去做任何一部院線電影,成本也不會很低的。
起碼按媒體預估,羅素兄弟兩人的導演費用,可能就要超過2000萬,而米莉·波比·布朗以及克里斯·帕拉特兩人的片酬,可能同樣要有千萬,甚至幾千萬,這也進一步推高了本片的成本。
與此同時,作為一部特效為主的科幻片,本片在特效上的成本也非常高,而且,還有不少大場景的外景的實景搭景,也花了不少錢。只不過,在電視或者電腦上以網大的形式觀看,這種錢確實燒得有些意義不大,效果也不會那麼明顯。

當然,燒錢大戰已經成為如今幾大流媒體平臺的主要運營策略了。
畢竟當下流媒體平臺競爭激烈,傳統影視公司與大網際網路公司都進軍流媒體,要想在這生死之戰中保持市場吸引力,就必須持續推出更有噱頭的作品。
就好像Netflix之前也推出了《紅色通緝令》或者《灰影人》這種成本超過兩億美金的超級大片,而Amazon也有兩億美金投資的《明日之戰》等等。
流媒體平臺們都希望以這種方式,來增加平臺關注度,最終獲得更多訂閱使用者。

而這次的這部《電幻國度》,不知大家有沒有抽空去看下。
當然,如果沒看,倒也不是很可惜,因為也是那種挺水的網路電影。
相比之下,豆瓣6.1分的評分,都算是比較溫和的評價了,因為在媒體的角度,本片的評價更差,爛番茄上百個媒體的評分,只有15%的評分新鮮度,3.8分的評分,這已經是妥妥大爛片的評價了。

反倒是普通觀眾評價更溫和一些,就像豆瓣6.1分,IMDb 6分。基本都是3星左右的評價。
大概就是,雖然沒啥意思,但勉強能看,無腦爆米花電影嘛,又有明星和這麼多特效,看了倒也不吃虧。

這確實是比較適用於本片的一個評價,那就是,如果你作為一部打發時間的娛樂片,隨便看看玩,本片確實算是一個選擇吧。
但是,真不能太當真。
而媒體評分低,就是因為太當真了。
也就是說,如果你拿本片當一個作品來評價,尤其是有有那麼精彩的原著作為基礎的前提下,這部電影版的《電幻國度》,確實有點拉胯。
就像前面說的,原著之所以評價那麼高,還真不是因為他是那種很淺層的娛樂小說,而是因為本書非常有深度,對於虛擬與現實,人工智慧,未來世界等各種內容,都做出了他的思考。

它是那種真正可以成為科幻經典的作品,而書迷對本書的電影版的預期,也是《駭客帝國》《銀翼殺手》之類的深度作品,大家是希望本片可以在科幻大片的角度,拍出深度,甚至哲學意味。
而從現在的情況,影片最終還是被簡化成了一部非常潦草的青少年冒險題材,或者公路題材科幻片。
劇情非常簡單,基本上幾句話就能說得清。而主題也非常老套,無外乎主角幾個人聯起手來,對抗貪婪資本家與邪惡資本的故事,這在科幻片中,也有些過於常見了。

而且,因為本片分級為PG-13的原因,看起來也確實像一部兒童電影,整個故事走向和設定都很幼稚,過家家一樣的故事。
另外,似乎已經成為Netflix網大的套路了,本片也是被評價為有明顯的拼湊感,你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各種熟悉的科幻片的影子,包括但不限於《終結者》《銀翼殺手》《頭號玩家》等等,而米莉·波比·布朗之前也說過,這部電影還很像真人版的《機器人總動員》。

或者說,羅素兄弟雖然曾經拍攝過多部票房和口碑都非常成功的漫威電影,但離開漫威之後,他們確實還沒有什麼作品可以證明自己。
暫時的這幾部,其實都有些平庸了。

尤其是,在投資這麼高的前提下,最終還是弄出這樣毫無新意,也毫無特點的無腦爆米花,確實有些讓人失望。
而且,這麼高的投資,其實也很難收回成本。雖然,相比院線電影,網路平臺的作品在成本回收的時候,會有屬於他們的一套演算法,比如增加訂閱使用者以及提升平臺影響力。
但以本片當前的熱度以及社交媒體討論度,可能都很難實現它的目標了。
畢竟,這個成本的電影,可能需要成為非常現象級的作品,才有可能收回成本,對比Netflix以往的影視作品,大概要是《魷魚遊戲》或者《怪奇物語》這個級別。

而從最新的統計來看,本片開播首周播放資料並不是很行。本片在首周觀看時長為5380萬小時,約2520萬次觀看,與Netflix其他大製作相比表現遜色,甚至,很難進入Netflix的歷史播放排行榜前十,這就很尷尬了。

如果觀看量達不到預期,那就需要在之後頒獎季有所斬獲,或拿到奧斯卡,這樣才可能形成持續討論。
而對這部影片來說,這可能是個更難完成的任務。

所以,本片即便是影史投資最高的網大,但是,就像其他幾部大投資的網大一樣,很快就會被忘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