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子大了容易扯了X”這句話出自電影《讓子彈飛》中的葛優之口,屬於話糙理不糙。也是中國老話“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縮影。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論用什麼文字來表述,這些用詞都是告誡人們過於急切反而達不到目的;過於急躁反而容易出錯;過於激進可能會適得其反。

前幾天寫了一篇“回憶與傑克.斯塔克的一段往事”的微信發文,朋友們說咋沒有評論呢。當時也就是想起了這麼件事情隨手一寫,回頭一想,淺論一下只當是一己之見。
總統特朗普和馬斯克近日掀起了撤廢美國政府機構、解僱公務員、停止資助非政府組織的大行動。這波浪潮不但震動了美國朝野,影響了數萬人的職業生涯,也引發了全球的關注。這些日子關閉的有美國國際開發署,正在計劃關閉的是美國教育部。同時,由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部正在派人進駐美國各政府機構,要對這些機構進行稽核,首當其衝的是美國國防部和財政部。另外,特朗普近日還對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下手,推出全員“買斷計劃”——主動辭職者獲8個月薪資補償,據稱要裁掉9000人,基本上是總人數的20%。據媒體透露,特朗普政府還計劃對聯邦工作工作人員進行大規模裁員,譬如國稅局等,不少人將面臨失業風險。
特朗普上臺後的動作之大,範圍之廣,影響之巨,是美國曆屆總統中所沒有的,因此有歷史學家把特朗普稱為改變美國的第三位總統,第一位是華盛頓;第二位是林肯;而第三位就是特朗普!

但是,特朗普的舉動之大,挖掘之深,牽扯麵如此廣泛,觸動了美國眾多利益相關者的神經,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 政府的國際投入與效益
美國國際開發署成為特朗普首當其衝裁減物件。美國停止了對很多國家的援助專案,以及諸多涉及人權議題的經費支出。其理由是,美國政府資助的專案存在腐敗、浪費、低效,消耗大量納稅人的稅款。
特朗普所說的這些問題肯定是存在的,也是長期以來為人詬病的頑疾。那麼採用快刀斬亂麻並且簡單直接近乎粗暴的手法裁減是不是就能解決問題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機構都不存在了,經費肯定就省下來了,而且腐敗也沒有了,效率等於無窮大(效率等於輸出/輸入,輸入趨於零,結果就是無窮大)。但是,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
有美國智庫分析家指出,美國國際開發署及其人員的存在,作用遠大於損耗,整體是利大於弊,美國國際開發署所做的實際是美國軟實力的體現。國際影響力和向心力說白了就是要花錢,即使有些錢打了水漂也得花呀。
在過去的多年中,美國國際開發署在世界各地開展工作,同時在當地宣傳美國的價值觀和人權觀,介入當地的民權運動,為當地的異議力量鼓勁打氣,美國其它機構才能介入推動甚至引導當地的顏色革命。這讓很多對自己政府不滿的人視美國為救星,美國才有了“燈塔國”的稱號。美國國際開發署所做的事情,它援助的經費、技術、人員對美國來說起到了長遠播種和施展影響力的作用,最終肯定有利於美國自身。

由此可見,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已經極其狹隘地侷限在了美國短期的、自身的、肉眼可見的利益上。當然,這種行為會得到很多美國民眾的支援,因為美國普通老百姓認為這種長期的效益和自己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但是,大國總統就得有全域性觀和全球觀,把自己的政策和民眾的短視和無視結合在一起,吃虧的是國家,到頭來這個虧還得由民眾的子孫後代來承擔。
最近,小小盧安達暴揍剛果金,網上一致認為是某國在盧安達經營30年的結果,其實某國在盧安達和非洲苦心經營了至少70年。現在看到了這個結果,之前咒罵撒錢的不啃聲了。因為國際影響力和向心力就得靠撒錢和援助才能獲得。之後才會產生有利於自己國家的長期利益和結果。

美國國際開發署每年支出總和佔到美國財政不足2%,其實也不會對納稅人有很大影響,但對增強美國軟實力、帶來的各種長遠和隱形收益卻非常巨大。現在關閉了,美國很多民眾叫好。其實,遠遠地還有很多人在暗暗叫好呢。這就是特朗普獲得“川建國”榮譽稱號的一個原因!
(未完待續)

本文編輯:Jennie
往期內容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