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期待的《美國隊長4》上映了,特別慘!
首先是內地票房預期一直在掉,從三億、兩億、一億多,現在的票房預期只剩1.25億,在國內的單日票房都快掉出前十了。
另一方面,評價更是糟糕,豆瓣現在僅有
5.3
分。

而前幾部美國隊長電影版,最差都沒低於7分呢。
當然,也不光是內地評價不好,北美同樣不行,爛番茄200多個媒體打分,只有50%的媒體評分新鮮度,5.5分。

而觀眾方面的評價其實也不行,影院觀眾的cinemascore評分僅有 B-。
IMDb勉強
6.1分
。新興的影迷打分平臺letterboxd
2.6分
,摺合成十分制也是
5.2分
,跟豆瓣差不多。

這麼多平臺的低評分,也算交叉證明了一件事,這部《美國隊長4》是真撲了,而且,是從媒體到觀眾全方位的撲了。

這應該是之前很多人沒想到的。
雖然吧,這幾年漫威的電影也經常撲,就好像2023年的《驚奇隊長2》或者是緊隨其後的《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
但是,那些電影,其實還是屬於漫威宇宙的支線電影。
但“美國隊長”系列可是和“鋼鐵俠”系列一樣,是扛起整個漫威電影宇宙的旗幟作品,當年的漫威電影宇宙能有如此影響力,首先就是這兩個系列的功勞。

所以,如果連美國隊長系列都撲了,那對漫威電影宇宙真的不是一個太好的事情。
而且,看過片子的都知道,這部電影的崩盤還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說,各方面其實都不太行。
無論是空洞的劇情,還是沒什麼亮點的動作戲,尤其是,這部連人物都立不太住了。
即便120分鐘的片長,也沒太讓獵鷹隊長有太多讓人記憶深刻的地方。

而這一部,最讓人不理解的地方,還在於,關於美國隊長的身份問題。
現在再回頭去看,當初的《復仇者聯盟4》,確實是終結這個系列最好的機會,鋼鐵俠犧牲,美隊退休,一切塵埃落定,就此別過。

只可惜,辛苦栽出來的搖錢樹,漫威自然是不捨得親手砍的,所以,故事還要繼續。
然後,從復聯4的結尾,美隊親手交出盾牌,由獵鷹接扁擔。到美劇版《獵鷹和冬兵》,去逐漸適應這個身份。

而來到《美國隊長4》,獵鷹已經非常習慣這個稱謂,並開始以新的身份面對世界了。
只是,所有觀眾的心裡,美國隊長應該還是那個人,斯蒂夫·羅傑斯。

所以,《美國隊長4》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還是一個“我是誰”的問題。
獵鷹接過盾牌,成為新的美國隊長,但是,你總是要證明,自己真的可以成為美國隊長吧。
於是,這部的核心其實就是身份認同的問題。
能看出來,創作者也是有這方面的計劃的,甚至,安排拉美裔的小哥丹尼·拉米雷斯出演新的獵鷹(關於丹尼·拉米雷斯還有個小八卦,之前華金·菲尼克斯落跑的那部NC-17男男限制級,另一個主角就是他,結果華金落跑,搞得片子停拍,丹尼非常沮喪。)

由他飾演的新獵鷹,全片都在糾結一個事情:那就是自己該如何像上一代獵鷹那樣,出色、能打、可以對得起獵鷹這個名字。
他還專門向安東尼·麥凱飾演的老獵鷹取經,反覆詢問,怎樣才能成為你那樣優秀的獵鷹。
但老獵鷹對這個問題,始終有點含含糊糊的。我一直以為,他會說,你不用像我,做你自己就好了,你可以成為你的獵鷹。
因為身份這個問題,其實也對應著老獵鷹自己的困惑,他是否真的可以接手這塊盾牌,成為新的一代美國隊長,他同樣在困擾。

但你決定拍攝《美國隊長4》,就是打算證明,他真的可以,他也可以是美國隊長吧。
結果,從現在來看,他完全不行,而且還差了太多。
一方面是,角色仍是始終活在斯蒂夫·羅傑斯的陰影下,片子裡會有意無意提到上一任美隊,暗示你不行,感覺總會有雙無形的眼睛盯著新美隊,言外之意則是,你還差得遠呢!
另一方面,甚至電影自己,也在全方位降級,主動說明,我們確實還差得遠。
就好像有網友吐槽,為了配合新美隊過低的戰鬥值,影片只敢配些老弱病殘當反派。
比如60多歲的炸雞叔,連點超級能力都沒有,純是一個要退休的黑幫大佬

或者是已經82歲的哈里森·福特,這個角色甚至心臟都不太行了,感覺你跟他說話都要考慮音量。

而真正的幕後大反派塞繆爾·斯登,其實也是個耍嘴型的選手,全片也感受不到他有太大的威脅,而且,你看他那個虛弱的樣子,好像一個長了身體的朗格(Krang),哪還好意思跟人家打。
好不容易,最後等到哈里森·福特變身紅巨人,這也是之前各種預告和物料反覆宣傳的超級大反派,你以為終於要有一場大戰了。
但結果,其實還是打不過,完全被壓制。最後,竟然用出了話療這種毫無邏輯的方式。新美隊竟然緊靠幾句話把反派給說服了,如此拉胯的危機處理方式,也是非常潦草了。

當然,這也說明,新美隊確實是不太行,也壓根沒法打,打也打不過,索性就不打了。
而當年“美國隊長”系列之所以精彩,尤其是《美國隊長2》的高評價,正是因為影片另闢蹊徑,以政治驚悚片的方式,拍了一部非常出色的動作片,情節緊張,動作戲精彩。
僅是那場電梯打戲,就讓太多影迷難忘。
而如今,連打都不能打了,美隊就真的可以歇了吧。
再回看《美國隊長4》的動作戲,其實獵鷹的動作戲已經算好的了,其他角色動作更差,看那些可怕的動作場面,真是又笨又慢,感覺那些武替給主角喂招都要等幾秒,有種擺出架勢等你打我的感覺,非常滑稽。

於是,全片看下來,其實也沒把新美隊是否可以成為新美隊這件最重要的事情講明白。
創作者對待這個角色似乎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隻要對手足夠弱,就能顯得我也挺強。
只是,當《復聯4》裡的滅霸都開始威脅整個宇宙了,你如今卻還在玩這種小打小鬧,真的很難刺激到觀眾了。
這應該也成為整個漫威電影宇宙最大的問題了,之前拍了那麼多部,世界實在太大了,已經不是資產,而是負擔了。
你現在已經很難跳出以往的框架,去再現自己的精彩了。
相比來講,推倒重來,講些新故事和新角色,可能都會比這些續集略好一些。
當然,更大的問題是,觀眾也早就看膩了這種超級英雄電影,感覺怎麼拍,也就那樣了。
而對美國隊長這個角色來說,既然斯蒂夫·羅傑斯都退休了,為什麼這個角色就不能跟著一起退休呢?
何必跟著死撐,搞得大家都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