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為何對川普同仇敵愾?

文丨鄧新華
昨天在地鐵上,看到一個少年問媽媽:“媽媽,聽說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稅加到125%了?是誰先加的啊?”
少年媽媽說:“是美國先加的。”
少年鬆了一口氣的樣子,說:“那就好!”
有些潛臺詞,要在現場看錶情、語氣才知道。我在現場,我知道這個少年意思是什麼。是:|這麼缺德的事,幸好是美國先做的,這樣我就不用羞愧了。”
這就是道義的力量。
可能有人會問:“經濟學也講道義嗎?”
經濟學不做價值判斷,但當然也研究道義現象。所謂道義,是人們從合作效率出發所做的價值判斷,它的基礎還是效率。當然,不是所有“道義”都有理。有些“道義”是錯的,那是因為人們對效率的認知錯了。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單獨寫篇文章,這裡我就不多講了。
講個42日川普對全球“宣戰”以後,我看到的一個有趣現象。
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見到,在事涉美國時,中國多數知識分子和官方同仇敵愾。以往基本是官方批美帝,但多數知識分子不怎麼認同。現在,好多知識分子改成天天罵川普了。
我認識的一些知識分子,僅僅在去年,還在為美國的保護主義辯護。
辯護的理由五花八門。例如,中國製造卷工人的待遇才獲得優勢,本來就是不對的,就應該對中國商品加稅;中國沒有履行全部加入世貿的承諾;美國想重振製造業也沒錯,總不能讓製造業掌握在別人手裡……
今年他們為什麼變成罵川普了呢?
我認為,並不是因為他們突然之間就認識到保護主義的危害了。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川普在俄烏問題上失去了道義,所以他們才反對川普的保護主義。
現在有兩種完全相反的人。一種人是,同一件事,如果是拜登做的,那肯定是錯的,但如果是川普做的,就是對的。像川普要求烏克蘭割地,這事要是拜登做的,那拜登不得被他們罵死?前幾天奧巴馬也說了,川普在稅上的瘋狂舉措,如果是他奧巴馬乾的,他肯定被美國人罵死。
另一種人相反,同一件事,如果是川普做的,那肯定是錯的,但如果是拜登做的,就是對的。像加稅125%這事,川普做的,肯定錯了,如果是拜登做的,就有理由。這一類人倒不是拜登粉,他們只是厭惡川普。
許多川普的支持者,可能至今也沒能理解,為何這麼多中國知識分子堅定反川普。
原因其實很簡單。
二戰後秩序的核心,就是禁止領土戰爭。
這是人類幾千年來,第一次形成“領土戰爭是不道義的”共識。這個道義,抑制了很多戰爭,是對普通人的保護。俄烏戰爭爆發那會兒,新加坡的李顯龍說得很清楚:新加坡不是選邊站,而是當這個道義被破壞了,每個小國都非常危險。美國自己也受益於這一道義。
對這個道義,知識分子的認可程度最高。
俄烏戰爭使這一道義岌岌可危,而川普上臺以後,又連連對它踹了好幾腳,使得大部分中國知識分子對川普厭惡不已,從而對美國也不敢相信了。
假如川普在稅上的瞎折騰,是在他調停俄烏戰爭之前搞的,還真不會有那麼多知識分子反對他。
所以川普倒是從反面推動了很多人站到反對保護主義的立場上來。
希望川普冷靜冷靜。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謝宗林翻譯的《人的行為》,限量超值附贈四大獨家資源:
資源一:《人的行為》《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自由秩序原理》三本書的思維導圖,原來售價99;
資源二:《人的行為》精讀講解的音訊課程,原來售價199;
資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為》的書籍朗讀,對應英文版裡邊每一章的小節,並把中英文對照文字放在了音訊下方,可以邊聽英文邊看文字。前兩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這次同樣買書免費附贈。
資源四:英文、謝譯、夏譯三個版本混排《人的行為》電子版,下單任意一本書籍或打賞文章,都可以獲贈此電子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