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花花小萌主
以往我們提起家政行業,會將其定義為低技能、低門檻;提起從業人員,總是能想到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不高,賺著辛苦錢的弱勢群體;提到業務來源,印象幾乎停留在中介的小廣告上。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加入家政行業,其中不乏00後。江蘇泰州,一個22歲的女孩轉行做家政經紀人,據她所說,正常月收入平均下來是在8000到9000元。
有的網友持質疑態度,表示“自己都照顧不好,還照顧別人”;有的網友持觀望態度,表示“內卷的風還是吹到了家政行業”……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進入家政行業,成長於網際網路思維下的00後,又會在家政行業“卷”出怎樣的花來?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家政行業”成00後就業新藍海
目前,對家政行業的定義是,將部分家庭事務社會化、職業化、市場化,幫助家庭與社會互動,提高家庭生活質量。家政服務的內容也比較廣泛,涵蓋了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保潔、烹飪、照顧老人和小孩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家政服務的內容不斷擴充套件,出現了例如整理收納、兒童成長陪伴等新興服務專案。
據《2023年阿姨年鑑》顯示,2023年在崗阿姨中,41歲-50歲佔比為51%,50歲以上佔比為35%,即40歲以上的在崗阿姨佔比高達86%,“四五十歲”仍為家政行業主力軍。那麼,為何00後開始熱衷於做“阿姨”呢?估計和家政服務行業迎來“三高”有關。

圖片來源:《2023年阿姨年鑑》
1.市場規模創新高
從需求上來講,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二孩、三孩的推出,“一老一小”成為家政服務的重要支點。2023年養老護理員訂單佔比相較2022年增長4.1%,育兒嫂訂單佔比增長2.1%,未來,圍繞“一老一小”的服務還將持續保持高熱度。
同時,需求與供給之間卻並不匹配,統計顯示,我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長期保持在3000萬人左右的規模,而實際市場需求高達5000萬,缺口達到2000萬,尤其是高質量家政服務人員緊缺。商務部服貿司和艾媒諮詢共同釋出的《2024年中國家政服務行業發展狀況及消費洞察報告》裡面提到,我國家政服務業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11641億元,預計2026年有望突破1300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高階家政服務業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發展前景。
市場規模大,人員缺口也大,面對這樣的現狀,00後進入家政行業就不難理解了。北京某勞動保障職業學院,甚至設定有專門的家政專業,據悉,第一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似乎,家政行業,成為了00就業的新藍海。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2.薪資節節升高
近年來,我們一直說,要脫下孔乙己的長衫,脫下長衫無非是為了有更好的收入。《2023年阿姨年鑑》裡提到,2023年,平臺月薪在8000元及以上的阿姨佔比27.9%,而2020年,佔比還只有15.8%。2023年在崗阿姨最高工資高達35000元,平均工資7964.8元,相較於2020年平均工資增長38.5%。從業人員薪資穩步增長,高薪佔比大幅提升,這對於多年不漲薪的打工人來說,是非常大的誘惑。
《2023年阿姨年鑑》的分析裡還提到,工資為6000元以下的阿姨中,包月小時工佔比38%,多數為一二線城市半天小時工;養老護理員佔比14%,一般為自理老人;6000元及以下工資的家務員和育兒嫂樣本集中在三線以下城市。月嫂、育兒嫂、家務員的月平均工資分別為18876元、7552元、6559元,相較於三年前的平均工資分別實現了26.8%、12.1%、14.7%的增長。在招聘平臺上,不少家政服務崗位月薪在8000元至1萬元。
而根據《2024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2024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顯示,2023屆本科、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050元、4683元,2023屆本科、高職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平均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比例分別為57.8%、81.7%。
一邊是畢業就失業,平均薪資不高;一邊是有效供不充分,待遇提升快;兩相比較,做“阿姨”成為了很多00後的選擇。

圖片來源:《2023年阿姨年鑑》
3.權益保障逐步提高
年輕人或者說打工人的追求,無非是雙休不加班,薪資之外的工作生活平衡,雖然基本實現不了。據抽樣調查資料顯示,49%的家政阿姨每日休息8小時以下,31%的家政阿姨每日休息8-9小時,16%的家政阿姨每日休息9-10小時,4%的家政阿姨每日休息10小時以上。一位從事保潔的家政行業人員表示,“保潔工作就是身體上有點累,但那段時間明顯吃得好,睡得也好,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會特別好。”
對於00後來說,不需要應付職場上的表面社交,手機不需要24小時待命,從事家政行業,能讓自己的精神層面獲得一些自由。

圖片來源:小紅書

網際網路思維下的00後家政行業有哪些特徵?
00後是成長於網際網路的一代,或許天生就帶著數字化思維,隨著他們的進入,家政市場迎來了專業化、個性化、多元化的變革。那麼,網際網路思維下的00後家政行業,到底有哪些特徵呢?
1.平臺建設的系統化
比起過去傳統的家政行業,小作坊、小廣告,“網際網路+家政”的結合,讓原本看著低門檻的家政,一下子變得時尚起來。00後家政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平臺的數字化建設。
個人或者企業平臺,比如,深圳相關的家政企業拓展平臺全鏈路,能夠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高效高效利用,並推動線上預約、評價等功能的完善,提升了客戶體驗的便捷性和透明度。第三方平臺,比如京東、美團目前都已上線本地家政服務,尤其是京東京上線的自營家政業務,消費者只需要在京東APP搜尋“京東家政”即可下單,對於供需雙方都非常方便。
家政平臺數字化的建設,會對五六十歲的阿姨們形成職業傾軋,但也給了00後更大的進入空間和發揮餘地。

圖片來源:網路拼圖
2.市場細分的多元化
狹義的家政服務,多是保潔、保姆、月嫂,但在網際網路思維下,細分化的需求能被更早發現與捕捉,家政服務行業也衍生出“上門經濟”個性化、多元化、專業化的特徵。
比如,今年年初,人社部在“家政服務員”職業下增設了“整理收納師”工種,去年還新增了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社群健康助理員等新職業。這些崗位,經驗豐富的往往月薪過萬。除此之外,還有上門做飯、上門化妝、代喂寵物等服務場景不斷豐富,家政服務行業發展賽道越拓越寬。
再比如,一位“00後”月嫂,從一家醫學院護理專業畢業就選擇到江蘇常熟的一家母嬰護理機構做住家月嫂。一位“00後”後男生,畢業後就入職未來社群鄰里中心,負責中心養老服務板塊的運營工。這些現象都呈現出,00後將所學融入到家政服務行業,形成專業化、標準化,甚至智慧化的職業門檻。
數字化的變革,不僅是在看得見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在看不見的地方,網際網路發展形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整個行業顯得更加精準。

圖片來源:小紅書
3.服務推廣的IP化
過去家政行業想要請到“技術過硬”的服務人員,往往需要靠口碑傳播,靠親朋好友推薦,好的阿姨想要出圈,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的檢驗。而對於00後家政來說,他們對自己的推廣則有了更多的渠道。
比如,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如微信、抖音等)進行廣泛的傳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透過釋出優質的服務案例、客戶評價等內容,吸引更多潛在使用者的關注。
甚至可以用網際網路手段打造特色IP形象來增加辨識度,例如,長沙馬俐管家團隊藉助超級瑪麗的經典形象,打造出團隊瑪麗的IP形象,在打掃前後的鮮明對比中展示專業能力。
在00後的世界裡,沒有一個行業是枯燥的,他們總能用自己的方法,把家政轉化為自己的時代。

00後進入家政服務行業契合了哪些態勢
00後進入家政服務行業,固然有從業缺口、薪資等的可觀因素存在,從而拓展出系統化、多元化、IP化等特徵,但其實,也是經濟發展、市場推動及消費理念變化下的必然趨勢。
首先,是生活需求個性化。人們對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進入個性化時代,這就對家政行業提出了創新和升級的要求,一部分消費者已經不單滿足於過去常規的上門打掃服務,對個人生活所在空間的舒適性、合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除此之外,護理、管家、理財等專業服務模式的出現,也反映出家政服務業有逐漸向個性化的中高階方向升級的趨勢。而00後能憑藉較好的學習能力和體力,得心應手地應對這些新要求。
另外,家政服務數字化。2024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家政服務消費,“推動家政服務數字化”成為重點工作。運營平臺化、需求個性化、匹配精準化,“網際網路+家政”新業態讓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沉迷於數字化生活的00後有了發揮的空間。
最後,是消費場景家庭化。通常來說,我們的消費在戶外,在商圈,是依據家庭需求為核心衍生出來的。但未來,消費場景會逐漸家庭化,也就是消費的最小單位是家庭,家庭就是一個小的市場,越來越多的人會進入到家庭消費圈裡,透過合理的資源配置來最佳化生活成本。
所謂時勢造英雄,順勢而為,在這三種態勢的聯合作用下,會有越來越多00後進入到這個行業。
所以,00後進入家政服務行業,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看似能夠得到精神的自由,可觀的收入,但行業的挑戰也是巨大的,他們能否應對自如,決定了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方向,未來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