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23歲中國女留學生在加州被謀殺!出國留學最大風險竟是遭遇人渣…

從昨天開始,留學圈傳來一則悲痛的訊息——一名叫莊孟涵(音譯)的23歲中國大四女留學生在美國加州的公寓內遇害身亡。
根據受害者好友透露,莊孟涵在國內某高中國際部畢業,成績優異且託福滿分,後進入加州藝術學院並拿到獎學金。如果不是被遇害,她本應該在今年畢業。
目前案件正在加緊調查中。之前有網友爆料莊孟涵生前曾在自己的社交媒體控訴自己的白人男友對她實施暴力和性虐待。另一知情者指出,死者男友從事設計藝術工作,曾因暴力行為被捕。
洛杉磯警察局最新發布的嫌疑人照片。當地警方稱該男子或為亞裔男性(非年長白人男友),身穿黑色長袖紐扣襯衫和黑色褲子。監控影片顯示,在受害者被發現當天下午,該男子從二樓臥室窗戶爬窗離開。
目前案件還在調查中。而留學圈裡類似的悲劇,這幾年似乎從沒有停止過。
  • 今年1月10日,“矽谷殺妻案”再次開庭,在法庭上,犯罪嫌疑人陳立人選擇了不認罪。之後的初審時間定在2025年6月23日,也就是說命案發生一年之後,被害的清華女生沉冤還未昭雪;
  • 此外,在2024年8月12號,一對就讀於悉尼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身亡。據報道,男子先刺死21歲的女生,又跳樓自盡……
本以為送孩子出國留學是鍍金、多一個人生選擇。殊不知,如果孩子遇人不淑,交往了一個人渣情侶、自己冒著生命危險談一場充滿危機、卻還不自知的戀愛,所帶來的後果和痛苦真是不敢想象。
一件件慘烈的華人留學生情侶情殺悲劇案件背後,讓我們不禁思考——
孩子步入成年,也意味著他們獲得了“合法合理”的戀愛資格,而這恰恰也是我們東亞父母對給予孩子幫助和支援最少的領域。

情殺+嗑藥,
兩起buff疊滿的悲劇事故
2024年1月,發生了讓整個華人圈震驚的“谷歌華人工程師殺妻案”。簡單回顧一下案情:
兇手陳某和受害人於某在2014年共同考入清華大學、並相識,成為情侶。2018年,二人又一同考入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分校,並於一年後同時拿到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畢業後,陳某進入谷歌工作、於某進入亞馬遜工作(2021年,女方跳槽到谷歌)
2022年,倆人領證結婚,雖然沒有入籍,但已打定主意在美國安家、共同養了兩隻貓,並於共同出資205萬在矽谷附近購置一處房產。兩個頂級理工學霸,從校園戀愛一路談到網際網路高薪企業,在海外過著體面的中產生活。 
本以為小日子就紅紅火火這樣過下去了,沒想到2024年1月16日,陳某用拳頭多次擊打妻子頭部,導致其最終死亡。
陳某自首後被指控謀殺罪,目前案件於當地時間2025年1月10日開庭。而在此次庭審中最重要的認罪環節,陳某卻選擇了不認罪。
陳某的律師表示:“由於跟陳某有關的醫療材料還有很多,還沒看完,因此希望有更充足的時間來準備。”
目前,初審時間定在2025年6月23日。

這廂風波未平,另外兩起風波又起。
同年8月13日,一對在悉尼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情侶雙雙死亡。警方初步判斷這可能是一起男方謀殺女方後再自殺的案件。
女留學生今年21歲,剛從中國返回澳洲不久。警方從女方朋友處得知,上週末女方曾向朋友表示打算與男友分手。 
公寓樓內的監控錄影顯示,這對情侶在案發當天凌晨發生過爭執。女子曾離開了住所,但不久後又折返。
警方推測,在凌晨到上午9點30分之間的某個時候,男子在兩人與室友共住的這所公寓內(當時室友不在家)用刀刺死了女友。隨後,他從陽臺跳下自殺。
其男友的屍體在公寓樓下的庭院中被發現,下半身赤裸,他的腳踝粉碎性骨折,這與從高處墜落的情況相符。
■ 案件發生後,警方在庭院裡搭帳篷遮擋屍體
就在此案發生的四天前,美國西雅圖發生的一起駭人聽聞的華人情侶兇殺案在華人圈裡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8月9日,現年25歲的Zoey Yun從夏威夷飛往西雅圖看望男友Andy Chu。當天的監控探頭拍到兩人曾一起外出購買雜物後,一同返回男方所住的聯排別墅。
■ 圖源fox13seattle 版權屬於原作者
第二天,監控只拍到男方一人離開住所。然而他所住的聯排別墅卻不斷的湧出水來,鄰居看到後告訴了房東,隨後警察來到了現場。
警方在進入房屋後,發現浴缸裡滿是水,浴室水槽裡還在不斷流水。女方被發現仰面躺著,喉嚨被割傷, 喉嚨上敷著冰袋,脖子後面放著小塊東西支撐著她的頭部。
屍檢後發現,Andy Chu扭斷了女友的脖子,並將她按在浴缸水下;女方的臉部、頭部、頸部、胸部、手臂和腿部均受到鈍器傷害;她的喉嚨和舌根處有一個很大、很重的白色高爾夫球。
兩天後,Andy Chu在一家醫院被逮捕。因為他襲擊、襲胸了急診室裡一名護士,並試圖掐住她的後頸將她的頭往下按。工作人員立馬報警後警察逮捕了Andy Chu,指控他謀殺和攻擊罪名。
Andy Chu在受審時表示,自己掐過女友的脖子,把她整個頭按到浴缸的水裡,讓其窒息。並試圖在離開前把高爾夫球放進女朋友的嘴裡來“修復”她的下巴。他承認自己曾經嗑過藥、吸食過大麻,所以行兇的過程都是自己“記得的事情”,但不確定是不是現實。
如果在往前推到2022年,還有一起震驚華人圈一時的華人留學生兇殺案。
當時19歲、猶他大學一年級的學生董某被發現死在一家汽車旅館,身旁就是她的前男友王某。王某給她注射了致命毒品、使其致死,並打算自殺、未遂。王某告訴警方:他與董仍然相愛,並“已經決定一起自殺”。
連續發生的華人留學生情侶兇殺案,讓家長——尤其是家有女兒的父母——膽顫心驚。本來就對國外的治安耿耿於懷,可沒想到千叮嚀萬囑咐,漏掉了孩子身邊的戀人。
為什麼留學生情侶更容易出事?
這兩年,華人留學生、留學生情侶出事的悲劇頻發。留學生這個群體,雖然這十幾年光環褪去不少,但依然是很多人羨慕的物件。
他們普遍家境優渥、頭腦聰慧、父母重視教育願意為其下重金、孩子年紀輕輕就能出國讀書、去世界各地長見識,這樣的人生已經跑贏了90%的人。可為什麼如此聰明、有見識的他們卻栽在了“情”字上?
拋開有嚴重的精神和心理問題的個案,看上去原本正常的留學生小情侶最終把戀愛演變成了情殺,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比如,文化差異巨大、難以融入。
許多華人留學生在異國他鄉面臨巨大的文化差異,可能難以融入當地社會,語言障礙、文化習俗差異都可能導致他們感到孤立無援。
由於缺乏足夠的社交支援,他們的情感需求可能會更加集中在戀愛關係上,一旦關係出現問題,留學生又難以找到可以傾訴和尋求幫助的物件,心理上容易失去平衡。
還有,學業和生活壓力。
華人留學生通常揹負著來自家庭的巨大期望,他們不僅要面對學業上的壓力,還要處理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這種雙重壓力容易引發心理和情緒問題,難免會將消極情緒遷怒到伴侶身上。
在“谷歌華人工程師殺妻案”中,有網友分析陳某行兇的深層動機,有性格使然、有精神問題、還有學霸人設帶來的榮光與枷鎖。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一些特有的“東亞因素”在其中:
第一,我們從小在情緒管理和健康戀愛教育方面的不足。
如何對自己的消極情緒做出正確應對?如何理性處理戀愛中的衝突或挫折?這些都是我們的弱項。
第二,東亞的“面子”文化控制慾。
東亞傳統文化重視 “面子”,一些留學生在戀愛中受挫,特別是被戀人拋棄時,可能感到“丟臉”,這讓他們感到無法承受,從而導致極端的情緒反應。另外,東亞圈對戀愛關係中的佔有慾和控制慾較強。
在戀人關係中,一方可能希望對方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無法接受對方有獨立的生活或做出分手的決定。一旦感情出現危機,他們的控制慾會變得更加極端,甚至演變為暴力行為。
最後,就是華人留學生群體相對薄弱的法律意識。
一些華人留學生對所在國的法律和社會規範瞭解不夠,缺乏處理衝突的合法途徑和方法。當他們在感情中遇到問題時,首先會選擇採取暴力的方式來解決,低估了自己行為的嚴重性。
在谷歌華人殺妻案裡,女方曾因男方動手打了她一記耳光報警,男方可能沒想到這個舉動會讓自己逮捕、關進看守所、留下案底。
■ 華人論壇上陳某年初的發帖
這一處理勢必引起一直以來學霸、精英人設男方的極大焦慮,擔心這個逮捕記錄會影響以後自己入籍,或是跳槽時的背調。最終,失控的情緒導致悲劇發生。
因為上述種種,才會讓一些留學生戀愛升級成了高危事件。
家長,著急阻攔、不如先“打入內部”
既然有可能成為高危事件,家長是不是聽聞孩子有戀愛的動靜,就火速掐滅?
在《比山更高》這本書裡,作者講述了初代登山者的故事。
他們大都完全無法得到父母理解,多數都需要跟家庭決裂,才能繼續登山之路。同時又因為他們的家庭和大環境是那麼不支援,少數高手走上了非常冒進的道路,急需登上高峰證明自己,以至於忽略了所有可能的風險。
冥冥之中就像宿命一般,父母越不支援,小孩越要走自己的路、甚至走得更瘋狂,最後迎來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結果。
懂了吧!孩子談戀愛亦是如此,爹媽攔得約兇、人家越要深愛。所以,家長不要著急反對,先想辦法“打入內部”,排查風險。
比如,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與孩子定期溝通。
要鼓勵和培養孩子與自己的開放溝通,養成與孩子定期影片和通話的習慣。在溝透過程中家長少干涉、批評,多聆聽和判斷,以免孩子逆反心理對家長隱瞞重要資訊。建議家長把微信之外的社交媒體也用起來,關注孩子常用的社交平臺賬號。
另外,要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尤其是關係好的朋友圈子。
在徵得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嘗試與他們的朋友、同學建立聯絡,可以透過與他們適度溝通,瞭解孩子的社交生活和戀愛情況。要提前與孩子、關係好的朋友制定應急方案:萬一孩子遇到感情問題或不健康的關係,聯絡誰、如何保護自己等。
最後,時機恰當時安排與孩子的戀愛物件建立溝通,讓孩子介紹他們的另一半給自己認識,透過影片、通話、社交媒體平臺等方式與對方交流,瞭解他們的性格、背景和行為。當然,要注意分寸感,情侶關係=結婚物件。
當然,這些建議只是治標,想要治本,還得從“源頭”抓起。
所謂“源頭”就是在孩子讀書期間不要“唯成績論”,要對孩子在人格、內心世界、精神方面、整個社會的關係等各方面進行最基本的認知教育。“唯成績論”的弊端之一是讓我們容易忽略一個人的人格缺陷。
在這幾起悲劇事件裡,行兇者都是平時看起來如常人一般。“谷歌華人殺妻案”中陳某的前同事接受採訪時還表示:
陳在谷歌旗下的YouTube短影片部門工作,沒有看出陳表現出精神上有問題。如果沒有發生殺妻案,他就是YouTube一個很正常的同事。 
一個人內心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平時看起來可能沒問題,一旦有一個刺激就容易滋生暴力和極端行為。
另外,關於暴力、家暴的教育,對孩子要從原生家庭抓起。
家庭暴力在國內普遍、但因為各種原因使得施暴者很少受到處罰。這些都會讓孩子“耳濡目染”,知道暴力是可以發生的、或者暴力是可以被忽略的。
我在寫這篇稿件時,又有一起華人家庭悲劇發生,這次不是華人情侶而是夫妻。8月17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凱瑞商學院教授朱某在家中槍殺了妻子嚴某,當時他們的19歲女兒和14歲兒子也在家。
夫妻倆本科是南開大學同學、出國留學、工作拿身份,一路相扶相持至今,最後卻換來這樣一個悲劇結果。很多網友看到新聞後覺得男方是名校教授、女方是精算師,按說都是高學歷、聰明理智的人,怎麼就走上了絕路。
但根據新聞報道得知,這次悲劇早已能看到端倪,因為男方過去就有過家暴歷史。
聽到孩子談戀愛,實事求是地講,家長最擔心的首先是懷孕問題,開明一些的家長會旁敲側擊提醒孩子做好保護措施。我們容易忽略戀愛中壓力和衝突的教育,而這正是導致情殺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
要讓孩子明白,在談戀愛這件事上,和誰談、以及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另一半的人品和穩定的情緒是一場健康的戀愛的基石。
本期福利
文末留言區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或感想,我們將為留言區點贊前3名讀者每人贈送一本《素食者》,下週五開獎,包郵哦~
找資源、聽講座和更多牛娃故事
👇關注“爸爸真棒”探索更多👇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