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出海,八成會失敗?

眾所周知,我國的餐飲行業競爭十分殘酷,尤其是最近兩年,不少餐飲品牌開啟了加盟模式,餐飲門檻不斷下降。
2023年,國內餐飲企業的新增註冊量接近320萬,同比增長24%。
然而,餐飲價格戰卷生卷死,並沒有多少人能夠賺到利潤,甚至能維持經營就不錯了。
例如,2024年上半年,北京年營收1000萬元以上規模的餐飲業利潤總額1.8億元,同比下降88.8%,利潤率低至0.37%。
相比之下,海外的餐飲市場需求仍未充分釋放,中餐廳數量僅有60萬家,且市場非常分散。
為了尋找增長的“第二曲線”,餐飲企業紛紛佈局海外市場,餐飲業正式進入“大航海時代”。
2023年是餐飲業的“出海元年”,許多餐飲品牌加速向海外擴張,包括太二酸菜魚、張亮麻辣燙、楊銘宇黃燜雞、霸王茶姬、喜茶等。
餐飲品牌出海,大多數會選擇臨近的地方,比如香港和東南亞區域。
一方面,地區鄰近,方便員工招聘和原材料供應。另一方面,周邊地區和國家的飲食習慣更偏中式,可以作為餐飲出海的試水站點,再逐步拓展到歐美、澳洲等地。
例如,海底撈在海外運營了119家門店,其中60%開在東南亞。太二酸菜魚2021年在新加坡開設首家海外門店,2022年拓展到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2023年進入美國。
此外,由於海外供應鏈不完善等問題,出海的餐飲品牌主要集中在奶茶、咖啡這樣標準化水平高、供應鏈需求相對簡單的品類上。
例如,瑞幸咖啡2023年佈局海外市場,一年內在新加坡開設了32家直營店。蜜雪冰城目前在印尼開設了3000家,馬來西亞300家。
而對於標準的中餐來說,海底撈的出海具有重要意義。
過去,海外的中餐大多以“移民餐飲”的形式存在,國際消費者對中餐的認知侷限於唐人街的“夫妻店”,選單上的選擇也主要是北京烤鴨、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等傳統菜品。
而海底撈的首家海外門店開在了新加坡核心商業區,引領海外中餐進入了“品牌化”的新階段。如今,海底撈在東南亞多個國家的門店已經實現了高達80%-90%的本地顧客比例。
餐飲出海的繁榮,也同樣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支援。
2024年3月,中國商務部等九部門印發《關於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要加快中餐走出去,支援餐飲經營主體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並積極推動中餐廚師赴境外從業,支援餐飲原材料等進入國際市場。
由此可見,我國餐飲向海外拓展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然而,餐飲出海並不容易,有業內人士認為,失敗的比例高達80%。
即使是耕耘海外多年的海底撈,其海外運營的特海國際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虧損了458萬美元。
除了匯率波動損失之外,特海國際的運營成本也顯著上升。員工成本增長了17.3%,租金及相關費用增長了44.4%。
首先,中國餐飲“出海”最大的挑戰是原材料供應鏈問題。
海外的供應鏈並不順暢,在貨物準備、海關清關以及門店對接等方面常常會遇到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當地門店的產品研發和新品推出。
大多中國餐飲企業當前的解決方案是將供應鏈拆分——方便運輸、清關的鍋底和調味料等從中國出口,不易儲存和出口的新鮮食材在當地採購。
當地採購的主要問題在於,原材料成本可能遠高於中國,導致產品價格上漲。
例如,韓國水果價格是中國的10倍,這使得國內賣不到20元的鮮果茶,到韓國需要賣25-35元人民幣。
而將原材料出口到其他國家,還會遇到貿易限制。例如,泰國對茶葉的進口有限額,印尼限制不鏽鋼進口。
隨著海外需求不斷擴大,如果想進一步在海外發展,需要逐步實現本地化的採購和生產。例如,蜜雪冰城在東南亞建立了本地化倉儲體系,包括約6.6萬平方米的11個自主運營倉庫。
其次,海外的人員招聘和管理是餐飲出海的另一大難題。
從東南亞跨到歐美,由於企業的管理半徑有限,與當地的員工溝通難免存在障礙。
一般而言,餐飲企業的關鍵性職位(店長、經理)會從中國派遣。而輔助性職位(服務員、後廚)主要在當地招聘,且以華人為主。
對於出海企業,最好能夠招聘到熟悉當地情況、且足夠信任的人,可以避免很多坑。
例如,很多印尼做蜜雪冰城或其他茶飲品牌的,之前都是vivo、OPPO的高層管理人員,他們手中掌握著豐富的本地資源。
當他們10年前來到印尼時,面對的是一個2億多人需要更新智慧手機的巨大市場。而現在隨著手機更換週期的延長,他們開始轉向奶茶行業,進行第二次創業。
除了供應鏈和人員管理,餐飲企業還需要做好“本土化”工作。
海外市場的複雜性,不僅僅是供應鏈建設和人才管理,還體現在消費文化和消費習慣的差異。
例如,由於美國人有小費文化,太二酸菜魚針對北美市場取消了自助結賬、自助茶水等,加入了更多的人工服務。
本土化是中餐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時必須克服的挑戰。在發展初期,國內餐飲品牌的固有優勢可能會顯現。但如果未能適時進行本土化調整,這些優勢有可能會阻礙其發展。
總而言之,餐飲出海開店,相當於創立一個新品牌,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去適應一個完全陌生的市場,但海外路徑仍然值得探索。
參考資料:
莆田餐廳方誌忠:中餐出海勢不可擋 但80%可能會失敗_財新網
https://www.caixin.com/2024-08-28/102230690.html
海底撈國際業務上半年盈轉虧 國際市場共經營122家餐廳_財新網
https://www.caixin.com/2024-08-29/102231097.html
財新週刊|中國餐飲“出海”潮_財新週刊頻道
https://weekly.caixin.com/2024-07-13/102215686.html?p0#page2
文章用圖:圖蟲創意
本回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