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亮真誠的女性敘事,如何講述?

封面與頭圖來源 | Aesop伊索
進入三月,藉由不同載體,品牌們也相繼在商場、在門店、在播客、在展覽、在對談中,次第有序地鋪開女性敘事。
Aesop伊索繼續拿出了看家本領,將文學、藝術、音樂作為共鳴途徑,於全國門店發起四個致意女性角色的活動,用感官空間引領我們感知女性生命的深邃與遼闊;ubras則將看著「問題不大」的「女性不適」推向大眾輿論場,把「僅她可見」的困境轉化為「共同關注」的女性友好議題;觀夏向著女性更加內裡的精神訴求走去,在與女性的「自由與想象」互文裡,將女性生命的廣度與豐富躍然呈現;巴黎歐萊雅聚焦女性前行路上的低谷與挑戰,用一句「外柔內韌」的「沒關係,每一步都值得」,打破「不配得感」的束縛……
有人把這些看作是品牌溢價表達的一部分,有人認為是品牌在履行公共責任,也有人質疑這些無非只是品牌顱內的符號遊戲。當然,對於品牌女性敘事背後的真實意圖,註定會有不同的回聲。但在我們看來,好的廣告也可以擔起改變社會的一部分,而品牌在女性平等、自由路上的深度思考與真誠探索,都終將為女性力量的向下紮根、向上生長提供土壤。
2022年,Aesop伊索就在新加坡首度推出了Aesop女性文學圖書館活動,透過「女性之聲」傳遞真實表達,致敬獨一無二的女性群像;2023國際婦女節,Aesop伊索將上海東平路門店變成「女性文學圖書館」,以文學的力量共建女性善意、美好的連結;2024年,Aesop伊索則呈現以雙城記為主題的女性文學圖書館,繼續以文學力量傾聽女性心聲與成長故事。
◎ 圖源:Aesop伊索
正是Aesop伊索歷年來有了足夠多、且鮮活的女性敘事樣本,當屬於女性的節日再次到來之際,不只一個聲音在關心——這家一直擅長藉由空間體驗和場景提案力,引領顧客感知人文情懷與視野的品牌,今年會以怎樣的面貌呈現女性力量?
呼應一系列期待,Aesop伊索繼續拿出了看家本領,將文學、藝術、音樂作為共鳴途徑,於全國門店發起「她的故事、她的表達、她的聲音、她的綻放」四個致意女性角色的活動,用感官空間來引領我們感知女性生命的深邃與遼闊。
◎ 圖源:Aesop伊索
今年女性文學圖書館的活動仍會保留,只不過在去年三家門店的基礎上,擴充了北京王府中環與深圳羅湖永珍城兩家店,活動形式也更具精神力量的流轉與延續。Aesop邀請大家攜帶一本由女性或女性支持者創作的書籍,交由門店專業顧問,並寫下喜愛它的原因,再挑選一本店內書籍進行交換。被交換的書,既是私人閱讀史的饋贈,也是集體女性敘事的拼圖。
此外,剝離具體的形式與符號,Aesop伊索從女性藝術創作的本質切入,特別挑選了「生活詩人」川內倫子、用藝術還原生命本真的安妮卡·易、跨文化藝術先鋒韓夢雲三位傑出女性藝術家的個展,邀請大家一同探索她們穿透文化規訓的藝術表達。
與此同時,以「她的聲音」為索引,Aesop伊索重拾女性音樂創作的脈絡和肌理,將品牌對音樂圖景中細膩的人文關懷,與對女性突破桎梏創作實踐的禮讚聯絡在一起,於全國門店的聽覺感官體驗中,啟發人們細心回溯女性爭取話語權的微觀史。
◎ 圖源:Aesop伊索
令人動容的是,Aesop伊索不只是單薄地呈現不斷成長的女性力量,而是同步看向那些被生存困住的弱勢群體,並以百合花致意在完成自我生命圓滿的同時,將生命能量持續傳遞的女性群體力量,這讓Aesop伊索的女性敘事有了向上的昇華。
聚焦女性精神世界的關聯性,呈現女性力量的多元面貌,是Aesop伊索以行動尊重和支援女性力量的「步履不停」。在此路上,文字、圖書、藝術、展覽,這一系列強有力的感知線索,都在幫助錨定品牌的意識形態與價值理念。
事實上,大概沒有多少品牌像Aesop伊索這樣有勇氣與耐心,在品牌成立至今的三十多年,既能兼顧商業訴求、美學表達與社會意義,還能持續不斷地從空間的視角關注世界的多元。這種「聯結感」,讓散落在世界各地的Aesop伊索實體店,成為人們慰藉感官、涉足空間詩學、以及與世界對話的「目的地」。
當品牌腳踏實地沉下心來,去打撈那些日常容易被過濾掉的女性困境,並竭盡所能地持續言說和具體解決,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轉變?
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期間,ubras推出全新主題TVC短片,以三個極具公共性的場景,將「僅她可見」的女性困境推向大眾輿論場。
短片中,洗手間排著長隊的女孩,乍看之下可能只是日常生活中一個普通的畫面,卻透露出女性生理差異帶來的生活不便,亦是女性在公共空間裡的隱形困境;母親懷抱哭鬧嬰兒時,不斷調整上滑內衣卻安撫孩子「問題不大」,揭露女性習慣性自我消解困境的常態;女白領在會議中因肩帶滑落頻繁調整姿勢,展現「保持得體」與「身體舒適」的永恆矛盾。
針對這些「隱形不適」,鏡頭之外的ubras也有不同維度的解決方案。
落在一件貼身衣物上,ubras深度共情女性生活中的真實需求,推出全新隱形支援系列,首創無壓感力挺杯,科技3D建模,對胸部0壓力,打破傳統聚攏內衣強擠壓、厚重;以及專業的6D柔塑杯帶杯bra-in美背吊帶,W型定型紗結構,微塑承託,面料特別新增涼感紗線,讓身體透氣舒爽。
ubras所帶來的不僅是身體維度穩穩地支撐,也是對女性群體的溫柔託舉,從對一件不舒適的內衣說「不」開始,讓隱形不適,不僅她可見。
◎ 圖源:ubras
落在公共互動上,藉著故事徵集,ubras再次接住那些對於女性而言,藏在生活裡看似「問題不大」的時刻,將「僅她可見」的困境轉化為「共同關注」的女性友好議題。
落在更長期主義的踐行上,「看見女性」其實是ubras長期的品牌命題。
不論是成立ubras CARE公益品牌,關注乳腺癌術後女性,提供專業術後內衣及心理支援,並開展粉紅關懷日等活動,創新小粉標提升乳腺自檢意識;還是推出呼呼睡衣系列,聚焦女性睡眠問題,推動社會關注睡眠和情緒焦慮的隱匿關係,相比把「女性友好」當作話題標籤,ubras會真誠聚焦於女性面對的真實困境,並填入具體行動細節,把「彼此看見、彼此支撐」這件事裝入自身的社會責任與品牌理念並行的劇本里,回應女性對舒適和自由的渴望,也推動社會對女性友好共識的進步。這是品牌的珍貴之處,也是品牌構建使用者向心力的重要支點。
觀夏今年的婦女節企劃依舊充滿張力。
告別禮物、鮮花等符號化營銷,觀夏今年以文學、藝術、香氣與對話為指引,邀請藝術家彭薇、戰地記者與紀錄片導演周秩君、作家與學者梁鴻、騰訊網首席製作人陳曉楠等女性創作者們一同,與女性共啟「自由與想象」新篇章。
藝術維度,觀夏攜手藝術家彭薇,在觀夏國子監、觀夏閒庭、觀夏蜀館以及觀夏葵園共創好玩的空間,探索文化藝術與生活的交融;文學維度,觀夏在Nosepaper 2025春日特輯中,聯合平行詩歌節,特邀餘秀華、翟永明、林白等十一位女性寫作者,以「和世界玩兒」為題,推出一冊春日限定詩集,希望用詩歌記錄女性身心的自在遊走;香氣維度,觀夏推出「我」和「珍珠與老木匣」兩支「自由與想象」系列新香,並與鵬薇創作藝術膠囊系列「臥遊·春日畫卷」,邀請女性於香氣中,沉浸享受春天。
◎ 圖源:觀夏
對女性敘事主題月的解讀,觀夏給了我們新視角。在觀夏看來,三月不只有伍爾夫,不只有大女主,不只有滿分答卷,不只有拼盡全力和證明自己,不只有清醒且獨立,不只有成為獨一無二,不只有成為更好的自己……從這些「大女主」人設與成功學的焦慮走出,觀夏以「和世界玩兒」的態度將生活的「狹窄」消解,重新連線女性的「自由與想象」。
重要的是,這種連線有豐潤的層次。去年,觀夏在洛克外灘源店構建了一間女作家的書房,在書本開合間,觸碰充滿自由與想象的多重宇宙;今年,觀夏向著女性更加內裡的精神訴求走去,在詩歌裡、在自我書寫裡、線上下論壇的對話裡、在重建獨屬於自己的新香裡,與女性的「自由與想象」互文,將女性的浪漫與輕盈、女性生命的廣度與豐富躍然呈現。
今年國際婦女節期間,巴黎歐萊雅再度相守值得之約,攜手品牌代言人鞏俐、唐嫣、鍾楚曦,帶來三支女性短片,以她們的真實經歷與感悟,和每一位正經歷風雨的女性朋友,溫柔說一句——「沒關係,每一步都值得」。
此外,巴黎歐萊雅以聲音為介質,聯合14檔播客推出專題企劃「沒關係,每一步都值得」。透過與各行各業「歷練」中走出來的值得女性的沉浸式對談,從小鹿那些沒能實現的野心、葉詩文那些天才光環褪去的失意、楊天真那些無法達到完美的時刻、李思思那些跳出舒適圈的不易、滕叢叢那些看不到結果的過程等生活的遺憾,在女性之間的故事關照中,用音波傳遞「我值得擁有」的力量。
讓音波延伸,巴黎歐萊雅更帶著「值得話筒」走向街頭,邀請普通女性消費者講出自己的「沒關係,都值得」的故事,並將這些故事以聲音的形式帶上「聽見·值得之夜」現場,共同彙集在有聲長廊,呈現「值得」力量的表達共築。
1973年,巴黎歐萊雅打破了男性視角中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憑藉「我值得擁有」的宣言,將敘事座標拉向女性價值與女性力量。扣回當下,巴黎歐萊雅越過成功與光鮮敘事,聚焦每一位女性在前行路上的低谷、挑戰與努力,用一句「外柔內韌」的「沒關係,每一步都值得」打破「不配得感」的束縛,致意女性不同的人生可能。
不得不說,「我值得擁有」這句廣告語的能量真的很強大。它的重心不僅是一句廣告語,而是扛起了時代意識與社會多元的變遷,一步一步去詮釋女性價值與力量,持續且堅定地向世界傳遞女性聲音。

瞭解更多精彩案例,點選下方關注首席品牌官公眾號。
首席品牌官 創立於 2013 年,是品牌人成長及經驗共享平臺,平臺包括自媒體、社群、培訓和品牌活動

「首席品牌官」自媒體系“CMO 價值營銷自媒體聯盟”發起機構、“公關傳播行業最具影響力原創自媒體”。投稿、內容合作,請聯絡「品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