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者是趕時髦?多數人後悔終身?瞭解性別確認護理的真相

靠譜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美國華人雜談
作者 | Socialworkers.org
譯者 | Yanzi
全文共 5751 字,閱讀大約需要11分鐘
本文系作者原創,授權“美國華人雜談”獨家釋出。轉載需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每逢大選年,一個被熱炒的話題就是LGBTQ權利,更具體來說,是跨性別者的權利。川普反覆描繪一個虛假的畫面,“送進學校是男孩子,出學校成了女孩子。”對於一些州對於跨性別者的保護措施,中文讀者也常有誤解,比如認為跨性別者都是因為跟風追趕時髦,大量跨性別者在接受了性別確認護理後後悔,但治療不可逆。我們因此翻譯了下文,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跨性別者需要接受何種治療,這些治療到底如何實施。
在全美範圍內,許多州正在透過法律,限制人們獲得性別確認護理。這種護理對需要的人來說是醫學上必要的,並且是安全的,已經有幾十年的研究支援。它也得到了代表超過 130 萬醫生的各大醫學協會的認可。
然而,這些限制背後不僅是組織有序的謠言傳播,還助長了對提供性別平等醫療服務的醫生的威脅和暴力,導致他們無法繼續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誤解:性別確認護理不安全。
事實:性別確認護理通常可以挽救生命,並得到了各大醫療和心理健康協會的支援。
性別確認護理,或稱為與過渡相關的護理,是對所有年齡段的跨性別提供的必要醫療服務。這類護理不只是單一的治療,而是一系列的服務,包括心理健康護理、醫療護理和社會支援。對每個年齡段的患者,什麼型別的護理是合適的、何時能提供護理,都有明確的、以醫學證據為基礎的標準。
這種護理對很多跨性別和非二元性別者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他們可能因性別焦慮症狀,或性別認同與出生時的性別不一致而感到困擾。透過性別確認護理,跨性別和非二元性別者能夠以真實的自我生活,像其他任何醫療服務一樣,這有助於他們過上安全、健康的生活。
這種護理始終根據患者的年齡、醫學證據以及與醫生、患者和家長的充分討論來決定。美國醫學會、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心理學會等主要醫療組織都承認,幫助人們確認性別認同在醫學上是必要的。全國有130多萬名醫生支援這一觀點。
誤解:接受性別確認護理的孩子將面對會永久改變他們一生的醫療干預。
事實:在青春期之前,性別確認護理完全是社會性的,如改變姓名、性別代詞、服裝和髮型等。
在童年或青春期開始階段,跨性別和非二元兒童和青少年會與父母和醫療服務提供者(包括心理健康專家)密切合作,討論最適合孩子年齡和利益的社會性調整。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孩子和醫療專業人員會共同做出決定,在孩子能夠達到真正知情同意的年齡之前,不會進行永久性的醫療干預。
在青春期之前的性別轉換,主要是社會性的調整,如改名、使用不同的代詞、改變穿著和髮型。這些都是非醫療、非侵入性的步驟,並且完全可逆,幫助孩子開始以符合他/她們性別認同的方式生活和表達。
青春期期間或青春期過後,可能會涉及一些醫療治療,但這些決定都需要經過青少年、家人和醫生的充分討論和深思熟慮。
這種社會轉型對跨性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幫助。研究表明,能夠透過社會性轉型並得到姓名和性別認同確認的跨性別青年,其自殺風險和抑鬱程度明顯低於未得到確認的跨性別青年,並且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和自我價值認同與同齡人相似。
誤解:青春期阻斷劑會導致永久性的、不可逆轉的副作用,包括不孕不育。
事實:青春期阻斷是暫時的,完全可逆的,即使有長期影響,也非常微小。如果停止使用青春期阻斷劑,正常的青春期會恢復,對生育沒有任何影響。
“青春期阻斷劑”(簡稱“阻斷劑”)是一種可以暫時阻斷青春期的藥物,其作用是完全可逆的。
對於在年幼時意識到自己性別的跨性別和非二元兒童,青春期可能帶來強烈的痛苦和焦慮,因為青春期會導致自我身體發育與性別認同不符,這包括一些不可逆或只能透過手術才能逆轉的身體發育變化。例如,無法獲得阻斷劑的跨性別男孩將經歷包括乳房發育在內的青春期,而如果不希望乳房發育,可能需要在未來接受手術切除。
在這種情況下,醫生可能會與兒童、父母和治療師協商後,在青春期早期開具青春期阻斷劑,以暫時阻止不希望經歷的生理和發育變化。使用這種藥物是為了讓青少年有時間繼續探索自己的性別認同,並在他們成年後再考慮更永久的過渡相關護理。
青春期阻斷劑是安全的。1993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將青春期阻斷劑用於治療順性青少年的性早熟,原因是其副作用小、療效高;30年後的今天,青春期阻斷劑仍然是治療與出生性別一致的(也稱“順性”)青少年性早熟的最佳方案。所有服用青春期阻斷劑的青少年,無論是順性還是跨性別,都會受到其護理團隊的監控,以確保沒有副作用或併發症出現。
青春期阻斷劑是完全可逆的。如果停止使用青春期阻斷劑,青春期會恢復正常,即使有長期影響,通常也很小。雖然骨礦物質密度可能會稍微降低,但可以透過補充鈣和維生素D來解決。以往的研究表明,接受青春期阻斷劑治療性早熟的順性別青年的生育能力和生殖功能正常。
青春期阻斷劑也能挽救生命。研究發現,能夠接受青春期阻斷劑治療的跨性別和非二元青少年報告了積極的心理社會影響,包括幸福感增加和抑鬱程度降低。最近的研究還發現,與無法獲得理想治療的跨性別青少年相比,接受青春期阻斷劑的跨性別青少年自殺風險大大降低,有時降低幅度超過70%。
誤解:性別確認的荷爾蒙治療(HRT)是給兒童使用的,對長期健康不利。
事實:激素治療通常只適用於18歲及以上的人。經過醫生的指導和管理,激素治療是安全的。
性別確認荷爾蒙是處方藥,供跨性別和非二元性別者使用,以幫助他/她們的身體朝著所認同的性別發展。這種藥物能讓跨性別和非二元人更好地生活在自己認同的性別中,從而減少性別焦慮、抑鬱、焦慮和自殺等心理健康問題。
性別確認荷爾蒙藥物是睪酮或雌激素的合成版本。這些荷爾蒙在順性別男性和女性體內自然產生。全球有數以百萬計的順性別男性和女性安全地使用這些藥物。
一般來說,只有年滿18歲的人才能被處方使用性別確認激素。雖然青少年可以從十幾歲開始接受這種治療,但需要醫生的批准、家長的同意和青少年的知情同意。通常情況下,這種治療只適用於那些已經服用青春期阻斷劑或進行了社會轉型的青少年。
在醫生的指導和適當的管理下,青少年和成年人使用性別確認激素是安全的。根據使用時間的不同,這些激素的影響可能是完全或部分可逆的。知情同意程式包括討論副作用和益處,就像任何其他藥物或治療的知情同意程式一樣。
對於跨性別青少年和成年人來說,性別確認荷爾蒙可以挽救生命。特雷弗專案(Trevor Project)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獲得性別確認荷爾蒙的跨性別青少年抑鬱率較低,自殺風險也更小。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青少年時期獲得性別確認荷爾蒙的跨性別,心理健康結果普遍比成年後獲得這種荷爾蒙的人更好。
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開始使用性別確認荷爾蒙兩年後,跨性別青年的生活滿意度和積極情緒水平顯著提高,同時性別焦慮、抑鬱和焦慮水平則降低。
誤解:接受性別確認護理的兒童會被醫生實施“殘害”手術。
事實:除了極少數例外情況,跨性別通常在18歲及以上才能接受性別確認手術。
沒有單一的性別確認手術,跨性別也不一定需要接受任何手術或特定手術。性別確認手術包括一系列手術,比如透過整形手術改變面部特徵,使其更符合男性或女性的特徵;透過“上身手術”改變胸部;或透過“下身手術”改變生殖器。
跨性別和非二元人在成年之前不能進行確認性別的生殖器手術。只有在極少數例外情況下,16或17歲的青少年在堅持自己的性別認同並且已經服用性別確認荷爾蒙一段時間,並獲得父母和醫生的批准後,才可以接受相關手術。
在任何情況下,性別確認手術都需要經過心理健康提供者和醫生(包括內分泌科醫生和/或外科醫生)的多次討論,以確保手術的適合性。
這些手術並不是跨性別特有的。數十年來,這些手術因美容和醫療原因同樣安全有效地應用於順性人和雙性人。研究表明,跨性別和雙性人接受類似手術後的併發症發生率都很低,跨性別的發生率甚至更低。
誤解:只有左派、極端主義醫生才會為年輕人提供性別確認護理。
事實:每個主要醫療組織都支援為跨性別和非二元人提供性別確認護理。
美國兒科學會、美國醫學會和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等主要醫療組織,代表著超過1.3億人的健康。這些組織包括數以百萬計的醫生、研究人員和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他們支援為跨性別和非二元人提供適合其年齡的性別確認護理。
性別確認護理並不是新出現的概念,而是一直存在的。近年來,一些極端政客為了一己私利,將其變成了一個爭議性話題。
誤解:年輕人突然變成跨性別是因為這很時髦。
事實:跨性別並不是新鮮事。與前幾代人相比,年輕人覺得以真實自我的方式生活更安全、更自在。
跨性別一直以來都存在,並將繼續以真實的自我生活,儘管面臨一些極不友好的法律。現在,人們更願意公開自己的性別和性身份,並在 LGBTQ+ (同志、跨性別及其他性少數群體)的身份活出真實的自我。
這種變化的原因是跨性別感到更加安全地“出櫃”,同時公眾對 LGBTQ+ 權利的支援和接受度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人們對跨性別和性別認同的認識也在改變。隨著跨性別越來越受到關注,許多跨性別願意以真實的自我公開生活,人們在生活中看到的跨性別形象越來越多,接觸到的跨性別也越來越多。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在年輕時就公開表示自己是 LGBTQ+,而且他們的性身份和性別認同比“典型”的同性、雙性和跨性別者更為廣泛。這是因為在支援平等政策的國家中,年輕群體比老一代人更傾向於支援平等和肯定 LGBTQ+ 的態度。這形成了一個正向迴圈:
  • 更高的接受度讓更多的人走出來
  • 更多的人站出來,提高了 LGBTQ+ 的能見度
  • 提高知名度,增加接受度
  • 接受度的提高讓更多人走出來
誤解:社交媒體導致所謂的“社會傳染病”,讓年輕人因為潮流而想改變性別。
事實:右翼提出的“社會傳染病”理論,已經多次被推翻,因為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支援這個說法。
這個理論也叫“速髮型性別焦慮症”,並且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美國心理學協會、美國精神病學協會以及超過 120 個醫療機構共同發表宣告,呼籲停止使用這個術語,因為它“缺乏充分的科學證據”,並且“可能帶來心理上的傷害和負擔”。宣告還特別提到,那些用這個錯誤理論作為依據來推動反對跨性別者法律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誤解:大多數性別轉變的年輕人都會後悔自己的決定,想要“停止性別轉變”。
事實:這種情況非常罕見。研究顯示,後悔或停止性別轉變的比例低至 1% 或 2%。
研究發現,停止性別轉變的情況很少見,比例低至 1% 或 2%。符合性別焦慮症診斷並接受社會或醫療過渡的跨性別青少年大多數不會脫離性別認同。最近發表在《兒科雜誌》(Pediatrics)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對 300 多名首次開始社會性過渡的跨性別青少年進行了長達五年的追蹤調查,發現超過 92% 的青少年在五年後仍堅持自己的性別認同。
此外,現有的循證護理標準確保無論任何年齡的人,都需要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並在與醫生和心理健康提供者仔細協商後,才會進行任何永久性、不可逆的改變。
誤解:反跨性別州立法議案的浪潮都是為了保護孩子。
事實:當立法試圖規定誰能接受性別確認護理時,政客們實際上是在將黨派之爭引入私人領域,試圖將歧視寫入法律,而非基於科學、醫學和證據。
性別確認護理的標準已有幾十年的發展,且基於明確、成熟且基於循證護理指南。2022年,世界跨性別健康專業協會(WPATH)釋出了第八版護理標準,進一步明確瞭如何為跨性別者提供護理。
當這些立法試圖規範誰可以獲得性別確認護理時,政客們不僅在干預父母為孩子做出的醫療決策,還阻礙了醫生和醫療服務提供者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這類法律不僅沒有保護孩子,反而對家庭和醫療系統造成了負面影響。
誤解:你只需要看一次治療師,就可以開始接受性別確認護理。
事實:性別確認護理的嚴格而全面的標準已經存在了幾十年,通常包括多次諮詢、醫療轉介信、以及滿足特定醫療標準等要求
關於誰可以接受性別確認護理以及何時接受,已經有明確、完善且基於循證的護理標準,這些標準已經實施了幾十年。比如,2022年,世界跨性別健康專業協會(WPATH)釋出了第八版護理標準。此外,內分泌學會和美國兒科學會也釋出了相關指南。
由於各州對性別確認護理的法律規定不同,具體的護理流程可能會有所差異。然而,通常情況下,跨性別者(如果是未滿 18 歲的未成年人,則連同他們的家人)首先會諮詢專門從事性別確認護理的醫療機構。有些人可能在初次向初級保健醫生或治療師表露性別困惑後獲得轉診,而有些人則直接從性別確認診所開始他們的護理歷程。
對於尋求性別確認醫療護理的患者,通常會經歷較長時間的諮詢過程。如果藥物或手術成為其性別認同歷程的一部分,只有在經過進一步評估,確保符合相關標準後,才會開具處方。這通常包括醫療檔案、轉診信、父母的同意書,以及持續的心理健康支援。在所有階段,只有在進行全面諮詢並獲得知情同意的情況下,才會提供性別確認護理。
誤解:自由派父母強迫孩子跨性別。
事實:性別認同是與生俱來的,沒人可以讓別人“跨性別”。父母支援跨性別孩子,就是在幫助他/她們獲得必要的護理,過上快樂真實的生活。
無論年齡大小,支援跨性別和非二元人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尊重和肯定他/她們的身份和心路歷程。簡單的開始就是使用他/她們選擇的名字和代詞。如果用錯了,直接道歉、改正就好。
對於跨性別青少年來說,這一點尤為關鍵。青春期是所有青少年開始發展自主性和獨立性、瞭解自己的身份、為成年做準備的時期。父母透過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興趣,提供一個充滿愛和支援的環境,可以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當父母、照顧者和老師支援跨性別青少年的旅程,他們就是在幫助孩子真實地做自己。研究表明,得到支援的跨性別青少年心理更健康,抑鬱、焦慮、自殺風險都更低。
同樣,父母、照顧者和老師如果支援跨性別青少年的性別認同,他們就能幫助孩子真實地做自己,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家長的支援甚至可以拯救生命。研究發現,和那些沒有得到支援的跨性別青少年相比,能夠順利完成社會轉型、得到性別認同、姓名和代詞肯定的跨性別青少年,復原能力更強,幸福感更高,抑鬱、焦慮、性別焦慮症和自殺風險都明顯降低。
關注我們,不再失聯
電報頻道t.me/piyaoba
檢視更多精彩文章,請前往正義補丁網站justicepatch.org
來源:
https://www.socialworkers.org/LinkClick.aspx?fileticket=SfQYdWPJAoY%3D&portalid=0
相關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