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吃pho的時候,配著sriracha辣醬嗎?
沒想到,火遍全球的美版“老乾媽”,背後的男人居然是個華裔。
拿到一手爛牌,竟打出了王炸。


圖片來自insider,版權屬原作者
華人移民在美逆襲,成辣椒醬大王
關於是拉差的記錄可以追溯到1949年。
當時,泰國的一位阿姨用辣椒、醋、糖、鹽和大蒜製作了一款辣椒醬。人們便以她居住的海濱小鎮Si Racha,為這款辣椒醬命名。
東南亞人愛吃的小眾辣椒醬,怎麼會在如今的美國如此普遍,隨便去個超市都能買到呢?

圖片來自cdn,版權屬原作者
這一切,離不開下面這位名叫David Tran的華裔大叔的功勞。

圖片來自insider,版權屬原作者
從越南到美國,危機變轉機
出生在越南的華人Tran,從70年代開始,便用他哥哥位於西貢北部農場種植的辣椒為原材料製作辣醬。
這也是他和美國產生淵源的開始。
Tran將辣椒磨碎,他的岳父把從美國軍人那裡得到的廢棄Gerber嬰兒食品罐清洗乾淨,他的姐夫再重新利用罐子裝滿辣椒醬後出售。
這種辣醬在美軍基地附近的商店很受歡迎。
據《紐約時報》報道,家人在每個罐子的蓋子上都印上一隻公雞作為logo,因為Tran屬雞。

圖片來自asiaone,版權屬原作者
家族企業,生活小康,一切看著都不錯。
只可惜沒過多久,一場意外打破了往日的平靜。
因為越南國內的動盪局勢,Tran選擇和其他3000名難民一起,登上前往香港的貨輪,並於1979年來到了美國。
“我的小舅子在洛杉磯。我們通電話時,我問他,‘洛杉磯有紅辣椒嗎?’ 他說是的。然後我們就離開了,”Tran告訴《泰晤士報》。
到了80年,剛來到加州沒多久,他就重操舊業,開始製作辣椒醬。他和兩個小舅子湊了5萬美元,以每月700美元的租金,在華埠租借了一棟面積2500平方英尺的廠房,從此開始了自己在美國的辣醬加工生涯。
這回,Tran以當年離開越南而登上的那隻船的名字,Huy Fong,為他的公司命名。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具有多元文化魅力的辣醬
來到美國後,Tran意識到不能侷限於亞裔消費者,而是要著眼於美國的多元文化消費者群體。
“我為亞洲社群製作了這種醬汁,”Tran告訴紐時。“我知道,越南人在這裡重新定居後,他們會想要他們的辣醬來搭配越南河粉……但我希望我的辣醬不僅可以賣給越南人,還可以被更多人接受。”
根據其瓶身上的描述,是拉差可用於搭配多種菜餚,包括湯、義大利麵、熱狗、漢堡包、炒麵等,更符合美國人的飲食。
經過改良後的辣醬,口味更加國際化,真的在美國火了!據NBC報道,2019 年,該公司的年收入超過1.5億美元,佔美國15.5億美元辣醬市場10% 的市場份額。
更厲害的是,該辣醬從來不打廣告,靠的是口耳相傳。

圖片來自insider,版權屬原作者
對於如今的成功,老爺子表示,“我認為,在美國以外的許多地方普遍存在一種誤解,即美國人不喜歡熱的東西。因此,是拉差在大洋彼岸受歡迎,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圖片來自ytimg,版權屬原作者
一個機遇加上勤奮,華人打破文化的壁壘,在美國闖出一片天,一切得來不易啊。
相關攻略:
本文由北美省錢快報小編整理,圖片及資訊來自Twitter、nypost等,版權屬於原作者。本文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否則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