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雨姐事件,最荒誕的後續來了!

文:脆皮先生
來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01
2000萬粉絲大網紅“東北雨姐”被罰165萬,這件事,我不想說了。
如果一開始就缺乏真誠,口碑反噬,其實早已註定。
我沒想到的是,東北雨姐的墜落期,竟然催生出一條新的賽道:
那就是模仿她,然後贏麻了。
最先出現的是“東北雨哥”。
東北雨姐這邊才塌房,一個叫“東北雨哥”的人立馬上線,活躍於抖音。
一樣的東北農村題材,一樣的拍攝風格,甚至連運鏡手法都和東北雨姐大同小異。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是東北雨姐的小號,粉絲數也沒有意外的一下衝到6萬。
然後是“東北雨嬸”。
這個號模仿“東北雨姐”到什麼程度?
背景音樂一模一樣。
就連拍攝目的,也是為了讓大家看看真實的東北農村。
這還不夠。
你在抖音的搜尋框裡輸入“東北雨”,搜尋出的結果還有:
“東北雨弟”、“東北雨奶”、“東北雨爹”、“東北雨妹”…
彷彿東北雨姐從未消失。
網友們都氣笑了:
這是雨姐的平行宇宙分身嗎?
這屆網友起名是真的沒創意,就逮著一個人薅羊毛。
02
一雨落,萬雨生。
站在一個從業多年的自媒體人的角度,我並不覺得這種模仿能成功。
東北雨姐已是負面形象,任何依附於這個名字之上的簡單重複,都行之不遠。
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荒誕:
任何有流量的地方,就有無底線的追逐與狂歡。
多麼熟悉的一幕!
還記得“東方甄選”當初引發爭議後,迅速出現的“西方甄選”嗎?
還記得郭有才走紅後的群魔亂舞嗎?
今年5月,山東菏澤小夥郭有才,憑著一首老歌翻唱迅速走紅。
一個人帶火一座城,無數遊客湧入菏澤南站廣場,來聽郭有才唱歌。
隨之而來的,是各地一夜之間出現的翻版“樹哥”。
一律梳得鋥亮的大背頭,復古的西裝,唱著深情的老歌。
還有菏澤南站廣場上的醜態百出和搔首弄姿。
最後,當地不得不作出決定,關閉車站廣場。
流量本身當然是中性的。
但如果開啟的方式不對,洶湧而來的流量,也可能是開啟的潘多拉魔盒。
那些馬不停蹄的跟進與效仿;
那些譁眾取寵的樣子;
真的像一個小丑。
03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網路變了。
蹭流量、薅羊毛、割韭菜,成了一些人的網際網路生存法則。
流量和變現,開始顛覆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線。
一些亂七八糟的人,在短影片裡賺到了他們認知之外的財富。
一個15秒的影片, 一個包裝的人設,一個感人至深的段子。
就可以讓人迅速實現財富自由。
於是,跟隨者接踵而來。
他們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
他們渴望著不勞而獲。
只要能撈到好處,只要能增加熱度,他們無所不用其極。
今年上半年,一個上海的女教師,突然因為被傳“出軌”大火。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開直播了。
當然,這只是別人冒充她的身份來開播。
目的,不過是為了騙取打賞和吸粉。
不僅是她,還有更多人想在這一波網路熱點裡,分到一杯羹。
她們假裝著女教師,胡編亂造,譁眾取寵,不擇手段。
她們就像一群流量的禿鷲。
利用人性的弱點;
踐踏良知和善意;
敗壞正氣和道德。
網際網路時代。
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樣。
04
今年,似乎成了網紅的人設坍塌之年。
先是三隻羊;
然後是雲南網紅小英遭質疑;
再之後,是東北雨姐。
越來越多的網紅塌房,其實都在提出一個問題。
利益至上的年代,底線還重要嗎?
不錯,這是人人都可以舉起手機拍攝的時代;
不錯,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然後收穫財富與名氣。
但網路世界裡越來越多的魚龍混雜,和泥沙俱下,莫不在提醒我們:
離虛假的熱鬧感動遠一些,離真實的世界近一些。
基本的底線,請不要輕易跨越。
當我們只沉溺於短影片、段子帶來的快感;
當利益優於道德,流量凌駕于思想。
我們遲早會拋棄那些深刻的文化、思想、藝術與底線。
《娛樂至死》裡有一段話:
“人類悄無聲息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願,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不要讓自己沉迷於短平快的快感,而失去了理智的判斷;
不要讓自己在虛幻的短影片前,喪失了獨立的思考能力。
同時,更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網路監管。
讓那些蹭流量者無處可蹭,讓那些無底線者受到懲罰。
網路時代裡,請做一個守腦如玉的人。
總有些東西是彌足珍貴的。
我們別把它弄丟了。
感謝你讀到最後,點個【贊+在看】,並【分享】給更多人看。
– END –
* 作者:脆皮先生;一枚新晉奶爸,創業公司高管。曾花3個月時間複習,考上985高校碩士,成績全國前三。工作13個月,即成集團公司年薪最高員工。去過很多城市,也曾在路邊練攤。現在只想和你說最真的話,持續成長,不斷精進。來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青年計劃
一個清醒的公眾號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青年計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