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2025穩了

2024年,醫藥行業整體過得不容易。全球生物醫藥投融資持續低迷,國際環境充滿不確定性,都給行業帶來了影響,CXO公司也普遍承壓,但越是在挑戰的時刻,越容易看出哪些企業更為優質、靠譜、有韌性。
日前,多家CXO企業陸續釋出了2024年的年報,有人歡喜有人憂,昨天,藥明康德交上的2024年業績答卷,不負眾望。市場也給出了積極反饋,藥明康德今天開盤一度盤中漲停。
根據披露資料,藥明康德2024全年整體營業收入392.41億元,剔除新冠商業化專案影響,這個數字相較於2023年同比增長了5.2%。但更難得的是,2024年藥明康德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利率達27.0%,創下了歷史新高。正向增長已是難得,利潤率攀升更尤為不易。
01
淨利潤再次突破百億,憑實力出圈
2024年年初,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曾給藥明康德清晰的業務發展路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不確定性。
彼時,藥明康德依然如期在去年年初發布了清晰的業績指引,給出2024年收入達到383-405億的預期,並預測剔除新冠商業化專案後將保持正增長(預計2.7-8.6%),歸母淨利率水平與2023年相當。指引範圍一如既往的精準,上下浮動的範圍很窄。
要知道,新冠訂單的潮水退去,許多CXO的表觀業績開始大幅下滑,利潤見底甚至出現虧損,但藥明康德剔除新冠訂單的影響,這兩年業績始終是穩中有升,即便與新冠高景氣度時的經營資料相比,仍然能維持在優秀水平,尤其是利潤率的攀升,讓人眼前一亮。
在CXO行業整體業績承壓的情況下,藥明康德這樣的大體量則更難增長。但藥明康德說到做到,不但成功兌現了去年年初發布的業績指引,並且繼2023年後,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利潤再次突破百億。
2024年,藥明康德的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利潤高達105.83億元。與此同時,藥明康德不斷提升經營效率,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利率也不降反增,在行業內逆勢增長。
藥明康德在年報中表示:全球客戶對藥明康德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從年度業績報告看來,確實如此。
縱觀2024年Q1到Q4,藥明康德每季度的收入和利潤都在穩步提升,一季高過一季,是兩個非常漂亮的增長曲線。其中,Q3、Q4單季度的營收都破了百億,尤其是第四季度,單季度收入高達115.4億,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利潤32.4億,收入和利潤均創了歷史的新高。
這也意味著,藥明康德的業務在過去一年中,經歷了年初的風波後,業績始終在持續向好。
02
近500億在手訂單,2025業績穩了
經歷了2024年美國《生物安全法案》草案洗禮的藥明康德,似乎對今年的業績增長更有信心了。
此次釋出的2025年業績指引中,藥明康德預測在2025年,整體收入達到前所未有的415-430億。藥明康德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革博士在年報中表示:“展望2025年,公司將重回增長軌道,預計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實現10-15%雙位數增長,同時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利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藥明康德管理層給出的業績指引一向精準,即使在去年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也沒有中途變更或下調,那麼今年的業績表現,無疑更加讓人期待。
在手訂單增量也為業績指引提供了充足的信心。目前,藥明康德2025年持續經營業務的在手訂單已高達493.1億元,相較於2023年同比增長了47.0%。
在國際局勢和同業競爭的雙重挑戰下,藥明康德依然贏下近500億的在手訂單,可見,即使面臨國際局勢的困擾,全球藥企依然願意選擇與藥明康德合作,反映了藥明康德的業務實力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不可替代性。
這是因為藥明康德是目前全球少數真正能做到“一體化、端到端”的CRDMO,其業務模式覆蓋了從藥物研究(R)、開發(D)到生產(M)的全流程,眾多業務模組間能夠高效協同,同時兼顧“質量、效率和成本”,從而洞察研發創新趨勢,提前把握行業機遇,滿足不同客戶多樣化的研發需求。
二十幾年來高品質的服務,為藥明康德積累了龐大穩定的客戶群,在全球範圍內的活躍客戶約 6,000家,全球前20大製藥企業都是藥明康德的合作伙伴。
2024年,在國際局勢的挑戰下,藥明康德來自於全球前20大製藥企業收入依然達到人民幣166.4億元,剔除新冠商業化專案同比增長24.1%。大客戶的依賴和信任度不降反增,可見其業績的韌性非凡。
藥明康德的CRDMO業務模式,全面、高效、靈活,不但深得大型藥企的信任,也贏得了全球眾多中小型Biotech的青睞。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預測,全球每年約有1,000家Biotech成立,其中80%以上是小型企業,也是藥明康德的“長尾客戶”目標群。
過去一年中,藥明康德僅化學、生物學和測試幾大業務板塊就新增了約1,000家客戶,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型客戶。這些“長尾客戶”雖然單家規模不大,但是數量龐大,專注創新,專案往往會從早期研發開始。相較於大型藥企,Biotech對CXO的依賴度更高,為產業的研發創新持續注入新的活力。
03
46萬個新化合物,鎖定未來“爆款”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預測,2023年至2028年間,全球製藥行業的研發費用將以6.6%的年複合增長率穩步增長。創新的源頭主要集中在小型公司,它們的研發投入增速預計將達到10.8%,成為推動未來醫藥創新的重要力量。
藥明康德透過“跟隨客戶”和“跟隨分子”戰略,陪這些客戶和他們的創新藥物一起成長,這也是藥明康德能夠贏得眾多早期客戶的原因所在。
依託於獨特的“一體化、端到端”CRDMO業務模式,藥明康德賦能平臺擁有強大的R端,可以從研發創新的源頭匯聚行業優質專案,透過提供R階段靈活、高通量的早期服務,與客戶建立長期信賴關係。當客戶的專案分子在藥明康德的平臺上從早期推進到後期,形成優質的“漏斗管線”,就會不斷為下游業務帶來高價值的轉化。
年報顯示,2024年藥明康德小分子藥物發現R階段為客戶成功合成並交付超過46萬個新化合物,同比增長10%,奠定了CRDMO業務持續增長的堅實基礎。藥明康德小分子D&M管線持續擴張,2024年累計新增分子1,187個;截至2024年底,小分子D&M管線總計3,377個,其中可能就蘊藏著未來的“爆款”。
2024年藥明康德小分子管線R到D轉化分子數共計366個。在藥明康德的CRDMO模的“漏斗”中,篩選出的分子不斷從上游流轉到下游,源源不斷的帶來優質後期專案。
2024年,藥明康德小分子D&M管線內包括2,865個臨床前和臨床I期專案,360個臨床II期專案, 80個臨床III期專案,72個商業化專案。其中,商業化和臨床III期專案共計新增了25個,將引領未來的持續增長。
這樣能夠從專案早期就“鎖定”爆款的能力,正是藥明康德CRDMO平臺的優勢所在,不僅是小分子,在新分子型別上也同樣如此。
04
10萬升多肽產能,加大規模優勢
提及新分子的爆款,就不得不說到這兩年的爆款多肽藥物GLP-1。
藥明康德CRDMO平臺大量的早期業務,可以形成對於行業發展趨勢的洞察力,為下游產能建設提供指引。正是如此,藥明康德得以提前數年佈局多肽和寡核苷酸業務能力。
基於客戶對多肽產能需求的提前預判,2024年底,藥明康德多肽固相合成反應釜總體積已增加至41,000L,在行業內遙遙領先,成功把握住了近幾年多肽減肥賽道GLP-1的“風口”。
資料顯示,2024年,藥明康德多肽和寡核苷酸業務TIDES業務收入達到58.0億元,同比強勁增長70.1%。截至2024年底,TIDES在手訂單同比增長103.9%。TIDES的 D和M服務客戶數同比提升15%,服務分子數量同比提升22%。
藥明康德表示,2025年底將進一步提升多肽產能至超100,000L,以支援不斷增長的多肽訂單放量。
除了加大多肽產能佈局,藥明康德也在不斷夯實全球化運營網路,使之更具有彈性和靈活度。在歐洲,藥明康德對瑞士庫威基地進行擴建,實現了2024年口服制劑產能翻倍;在美國,米德爾頓基地正在建設中,計劃於2026年底投入運營;在新加坡,研發及生產基地已正式開工建設,基地一期計劃於2027年投入運營;在中國,常州及泰興產能穩步提升,預計2025年底小分子原料藥反應釜總體積將超4,000kL。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投入,藥明康德CRDMO強大的M端已經形成行業領先的規模化優勢,成為其業務持續增長的重要護城河。
CXO是一個重資產、重經驗的行業,產能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人才與資本投入缺一不可。2024年藥明康德自由現金流達到歷史新高79.8億元。這意味著藥明康德將有充足的資金和能力對未來業務進行有效的佈局。藥明康德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將持續在全球建能力、擴規模,提升經營效率,激勵和保留人才,更好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創新需求,造福全球病患。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相信在下一個產業高速增長的風口來臨之時,藥明康德也不會錯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