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隱形殺手!研究表明:高使用率的燃氣灶增加兒童癌症風險16倍!

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期刊發表的這篇文章中,美國的科研團隊研究了天然氣和丙烷爐灶在燃燒過程中釋放的苯對居民健康的影響。苯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研究評估了美國630萬居民中暴露於最高5%苯排放量的燃氣爐灶的苯暴露水平及相關健康風險。研究使用了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CONTAM多區室內空氣質量模型,模擬了24種房屋平面圖中的苯濃度分佈,並結合美國住房資料進行分析。
01
研究背景
在美國,約38%的家庭使用天然氣或丙烷爐灶進行烹飪,而這些爐灶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出多種汙染物,其中包括苯。苯是一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和美國環境保護署(USEPA)列為人類致癌物。長期接觸苯會導致白血病等嚴重健康問題。儘管苯的潛在健康風險顯著,但關於其在家庭中的分佈和長期暴露的研究仍然有限。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家中工作,室內空氣質量對健康的影響變得更加重要。
本研究利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開發的多區室內空氣質量模型CONTAM,模擬了美國家庭中由燃氣爐灶燃燒產生的苯濃度分佈。透過結合苯的排放率和美國住房資料,研究評估了不同使用情境下的苯暴露水平及其健康風險。結果顯示,在中到高使用頻率且通風不良的情況下,燃氣爐灶的苯排放顯著增加了癌症風險,尤其是對兒童而言,其增量終生癌症風險(ILTCR)比成年人高1.85倍。此外,雖然通風措施可以減輕風險,但即使是高效通風系統也無法完全消除兒童和成人的致癌健康後果。這表明,改善室內空氣汙染物的管理對保護公共健康尤為重要。
02
研究發現
這篇論文研究了美國家庭中使用燃氣灶具時苯的暴露及其健康風險。研究發現,燃氣灶具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苯,這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透過使用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多區域室內空氣質量模型(CONTAM),研究人員模擬了不同房型下的苯濃度分佈,並結合美國住房資料評估了健康風險。結果表明,在中高強度使用燃氣灶且通風不良的家庭中,苯的排放顯著增加了癌症風險,尤其是兒童,其增量終生癌症風險(ILTCR)比成人高1.85倍。儘管非癌症結果的危害商數在所有場景中均小於1,但通風可以顯著減輕風險,特別是使用高效(≥75%)的排氣罩可以顯著降低廚房中的苯暴露。研究強調了應對燃燒相關室內空氣汙染物以保護公共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通風條件有限的家庭中。
燃氣灶具的使用顯著提高了室內苯濃度,尤其是在通風不良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在小型住宅中尤為明顯。高強度使用燃氣灶具的家庭中,苯濃度經常超過加州OEHHA的8小時參考暴露限值1 ppb,導致潛在的健康風險。通風在降低苯濃度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使用高效排氣罩(75%捕獲效率)顯著減少了暴露。然而,即使在最佳通風條件下,致癌健康風險仍然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的1E-06 ILTCR閾值,特別是在臥室中,因人們通常在此花費大量時間。
03
臨床意義
癌症風險增加:研究結果顯示,在中到高煤氣灶使用率且通風不良的情況下,住宅內的苯排放顯著增加了癌症風險,尤其是對於兒童,其增量終身癌症風險(ILTCR)比成人高1.85倍。這表明兒童對苯暴露的致癌效應更為敏感。  通風的關鍵作用:高效通風系統顯著降低了廚房中的苯暴露,但即便在最佳通風條件下,仍無法完全消除兒童和成人的癌症風險,這表明改善通風措施是減少苯暴露的關鍵。  非癌症健康影響:儘管癌症風險增加,研究顯示在所有場景下,非癌症健康影響的危害商數(HQ)均小於1,表明苯暴露在短期內可能不會產生顯著的非癌症健康影響。  白血病病例預測:對於暴露於高苯排放煤氣灶的美國居民,尤其是兒童,研究預測每年可能會增加16到69例與煤氣灶相關的白血病病例,這強調了減少苯暴露以降低白血病風險的重要性。  政策和公共衛生策略的必要性:研究結果強調了制定政策和策略以減少煤氣灶苯排放暴露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兒童等敏感人群。建議包括使用電磁爐替代煤氣灶、改善家庭通風(例如使用高效排氣罩)以及在交通繁忙或工業活動密集的地區減少室外苯水平。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提供了關於家庭內苯暴露及其健康影響的重要資料,強調了改善通風和減少苯暴露對保護公共健康的必要性,尤其是在煤氣灶廣泛使用的地區。這些發現對提高室內空氣質量和制定相關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04
實驗策略
1. 苯排放率測量:研究借鑑了Kashtan等人之前在87個家庭中測量的苯排放率資料,這些家庭分佈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14個縣。研究假設中火的排放量約為大火的一半。
2. CONTAM模型驗證:透過在六個測試家庭中測量的苯濃度驗證CONTAM模型的效能。這些家庭的房間包括廚房、客廳和臥室等。在測試中,研究團隊記錄了爐灶開啟和關閉時各房間的苯濃度變化。
3. 模擬場景:研究模擬了四種類型的住宅:製造房屋(MH)、獨立屋(DH)、連排屋(AH)和公寓(APT)。透過分析不同爐灶使用場景(低、中、高)和通風情況(窗戶開啟程度和抽油煙機效率),估算苯濃度。
4. 健康風險評估:使用USEPA的方法對苯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風險進行了評估。風險評估考慮了苯濃度、吸入速率、暴露時間和人體體重等因素。研究特別關注了兒童和成人的暴露風險。
5. 白血病病例估算:透過將增量終身癌症風險(ILTCR)與暴露人口規模相乘,估算因暴露於高苯排放燃氣爐灶而導致的白血病病例數,尤其是針對兒童和成年人。
05
資料解讀
圖1:模型化和實測苯濃度在不同室內環境中的相關性
Figure 1 展示了在測試家庭中不同房間的模型化苯濃度(y軸)與實測苯濃度(x軸)之間的相關性。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室內環境:臥室(紅色)、廚房(藍色)和客廳(綠色)。 透過迴歸模型分析了模型化苯濃度與實測苯濃度之間的相關性。結果顯示,模型解釋了資料變異性的79%,且統計學上顯著。總資料點數為177,標準誤差為0.17。斜率為1.0575,表明模型化濃度與實測濃度之間接近1:1的關係,顯示出良好的模型效能。截距在統計上不顯著,表明模型偏差最小。 結論:該模型在不同室內環境中對苯濃度的預測表現出強相關性和較小的殘差誤差,表明模型穩健且具有良好的預測能力。
圖2:測試房屋H1中不同房間的苯濃度測量值與模型預測值
Figure 2 是在一個900平方英尺的單戶住宅H1中測量並模擬了不同房間的苯濃度,以評估模型預測與實際測量的吻合程度。  A. 廚房中的苯濃度測量值與模型預測值。實驗中,'背景'表示點燃爐灶前的苯濃度,'爐灶開啟'表示一個燃燒器高火和烤箱設定在350ºF時的濃度,'爐灶關閉'表示關閉燃燒器和烤箱後的濃度。結果顯示,測量值與模型預測值之間的吻合度較高。  B. 客廳中的苯濃度測量值與模型預測值。與廚房類似,實驗分為'背景'、'爐灶開啟'和'爐灶關閉'三個階段,結果表明測量值與模型預測值之間的吻合度較高。  C. 臥室1(靠近廚房)的苯濃度測量值與模型預測值。實驗同樣分為三個階段,結果顯示測量值與模型預測值之間的吻合度較高。  D. 臥室2(遠離廚房)的苯濃度測量值與模型預測值。實驗結果同樣顯示了測量值與模型預測值之間的高吻合度。  結論:在測試房屋H1的所有房間中,苯濃度的測量值與模型預測值之間具有高度的相關性,表明該模型在預測室內苯濃度方面具有良好的準確性。
圖3:非通風條件下廚房、客廳和臥室的苯濃度模型(ppbv C6H6)
Figure 3 展示了在非通風條件下(窗戶關閉且不使用抽油煙機),不同型別住宅中廚房、客廳和臥室的苯濃度模型。研究物件包括製造房屋(MH)、聯排房屋(AH)、獨立房屋(DH)和公寓(APT),並比較了不同房間和不同爐灶使用強度下的苯濃度。  A. 為了評估製造房屋(MH)中非通風條件下的苯濃度,作者對四個面積為930平方英尺的房屋進行了建模。結果顯示,廚房、客廳和臥室在高、中、低爐灶使用情況下的苯濃度變化。苯濃度的黑色實線標記為1 ppbv,代表加州OEHHA對非癌症效應的8小時參考暴露限值。  B. 為了評估聯排房屋(AH)中非通風條件下的苯濃度,作者對六個面積從1040到2840平方英尺的房屋進行了建模。結果顯示,廚房、客廳和臥室在高、中、低爐灶使用情況下的苯濃度變化。  C. 為了評估獨立房屋(DH)中非通風條件下的苯濃度,作者對七個面積從1030到2080平方英尺的房屋進行了建模。結果顯示,廚房、客廳和臥室在高、中、低爐灶使用情況下的苯濃度變化。  D. 為了評估公寓(APT)中非通風條件下的苯濃度,作者對七個面積從690到1740平方英尺的房屋進行了建模。結果顯示,廚房、客廳和臥室在高、中、低爐灶使用情況下的苯濃度變化。  結論:在非通風條件下,廚房、客廳和臥室的苯濃度受爐灶使用強度影響顯著,不同型別住宅的苯濃度模型顯示出類似的趨勢。
圖4:通風和非通風情況下的每日平均苯暴露濃度(ppbv)
Figure 4 展示了在不同住宅型別和通風條件下,苯暴露濃度的變化。研究重點是評估在美國家庭中,使用苯排放量最高的5%燃氣灶時的苯暴露情況。  A. 圖中展示了在不同通風效率(25%、50%、75%)的抽油煙機下,獨立住宅(低、中、高爐灶使用頻率)和公寓、移動房屋、連體住宅中的苯暴露濃度。誤差線表示可能的苯暴露濃度範圍。結果表明,通風效率越高,苯暴露濃度越低,而爐灶使用頻率越高,苯暴露濃度越高。  結論:通風條件和爐灶使用頻率顯著影響苯的暴露濃度。提高通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苯的暴露風險。
圖5:非通風情況下成人和兒童的增量終生癌症風險
Figure 5 展示了在不同爐灶使用頻率下(高、中、低)成人和兒童在廚房、客廳和臥室的個體風險,以及整個家庭的累積風險(“總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常用的終生癌症風險限值為1E-06。  A. 在高爐灶使用頻率的非通風情況下,成人和兒童在廚房、客廳和臥室的增量終生癌症風險均被評估。結果顯示,所有區域的風險均超過了1E-06的限值。  B. 在中等爐灶使用頻率的非通風情況下,成人和兒童在廚房、客廳和臥室的增量終生癌症風險同樣被評估。結果表明,這些區域的風險也超過了1E-06的限值。  C. 在低爐灶使用頻率的非通風情況下,成人和兒童在廚房、客廳和臥室的增量終生癌症風險被評估。結果顯示,風險水平低於高和中等使用頻率,但仍然進行了評估。  結論:在非通風情況下,高和中等爐灶使用頻率會導致成人和兒童的增量終生癌症風險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限值1E-06。
圖6:窗戶和抽油煙機使用場景下相對於無通風條件的增量終生癌症風險
Figure 6 展示了在不同窗戶和抽油煙機使用場景下,與無通風條件相比的增量終生癌症風險(ILTCR),以評估廚房通風措施對降低癌症風險的影響。  A. 高頻率爐灶使用情況下,作者比較了窗戶關閉、窗戶全天開啟、窗戶適度開啟(晚上兩小時、早上一小時和下午一小時)三種窗戶使用場景下的增量終生癌症風險,所有窗戶場景均在抽油煙機關閉的情況下進行。結果顯示,窗戶開啟程度越高,增量終生癌症風險越低。  B. 中等頻率爐灶使用情況下,作者同樣比較了窗戶關閉、窗戶全天開啟、窗戶適度開啟三種窗戶使用場景下的增量終生癌症風險,所有窗戶場景均在抽油煙機關閉的情況下進行。結果表明,與高頻率爐灶使用情況類似,窗戶開啟程度越高,增量終生癌症風險越低。  結論:無論是高頻率還是中等頻率的爐灶使用,增加窗戶開啟時間和抽油煙機的捕獲效率都能有效降低增量終生癌症風險。
06
主要結論
這項研究探討了由於燃氣灶具燃燒導致的苯暴露及其對健康的潛在風險,特別關注美國家庭中苯排放量最高的5%的燃氣灶具使用者。研究發現,燃氣灶具使用會顯著提高室內苯濃度,尤其是在缺乏通風的情況下,苯的濃度經常超過加州OEHHA規定的8小時參考暴露限值1 ppb,可能對較小住宅中的居民健康構成威脅。高頻率的爐灶使用情境下,臥室、客廳和廚房中苯的濃度升高,增加了長期接觸苯的癌症風險。儘管通風措施(如高效通風罩)能夠降低暴露風險,但即使在最好的通風情況下,苯的致癌風險仍然超出世衛組織的增量終生癌症風險(ILTCR)閾值1E-06,特別是在臥室中,這裡是人們通常花費最多時間的地方。兒童由於其生理特性,面臨更高的苯暴露風險,其ILTCR比成人高1.85倍。建議透過提高通風效率和政策干預來減少苯暴露,保護易感人群如兒童。
07
討論總結
研究強調了MPC在細胞代謝中的關鍵作用,並指出了MPC的失調與多種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研究指出,瞭解MPC的結構和抑制機制對於開發新的治療策略至關重要。研究揭示了MPC1和MPC2形成的異二聚體結構是其功能單元,解決了有關MPC寡聚化狀態和拓撲結構的爭議。研究還強調了MPC作為藥物靶點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代謝疾病的治療中。透過揭示MPC的抑制機制,該研究提供了開發特異性更強、選擇性更高的MPC抑制劑的可能途徑,這對於改善現有藥物的療效和減少副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基於當前的結構資料進行化學結構的最佳化,以提高抑制劑的親和力和特異性。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