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5 年 2 月 23 日,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使用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機完成了第一本聖經的印刷。
這一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誌,使書籍得以大規模生產,並向更廣泛的受眾傳播知識。
根據一些資料顯示,古騰堡聖經的印刷過程早於它五年,即1450年就在他位於德國美因茨(Mainz)的印刷工坊中開始。
他可能早在 15 世紀 30 年代就開始開發一種新的印刷技術,而《聖經》的完成證明了這種技術的可行性。
第一本印刷版聖經被稱為《古騰堡聖經》、《馬薩林聖經》或《四十二行聖經》,因為其頁面上兩列文字的每一行都印有行數。
180 冊
古騰堡聖經最初印製了 180 冊。如今,全球僅存四十九本,但其中只有二十本是完整的兩卷本(新舊約)。
活字由單個字母和符號組成,可以快速排列和重新排列,以組成不同的單詞和短語。然後將字型塗上墨水,壓制成紙張或牛皮紙(一種用動物皮製成的昂貴羊皮紙)。
古騰堡自己發明了木製印刷機、金屬活字和新印刷工藝中使用的油基墨水。
每個字母都有很多個金屬活字,這增加了印刷的可能性,也提高了印刷機的效率和程序。
古騰堡與他的合夥人彼得·肖弗(Peter Schoeffer)以及約翰·福克斯(Johan Fuchs)一起進行了最初的印刷,儘管關於那次事件的可靠資訊很少,但最終他與兩人捲入了一場官司。
革命性發明
當時,印刷術是一項必要的發明,因為大學規模不斷擴大,人們對書籍的需求也超出了手抄本的承受能力。在那時,書籍僅透過雕版印刷(xylography)製作,即用整頁木刻版進行印刷。
據專家介紹,古騰堡聖經不僅是歷史上第一本印刷書籍,而且是有史以來印刷質量最好的書籍,無論是紙張和油墨的質量,還是印刷工藝的完美程度。
這項發明和聖經本身徹底改變了當時的文化和社會,並引發了新教改革。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美文精選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