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這波打擊,真的史無前例的狠!

東大這波打擊,是真的史無前例的狠,差點把歐美工業打停擺。據彭博社報道,歐盟駐華大使托萊多向東大喊話稱,歐方請求東大理解歐洲企業的恐懼和焦慮,磁鐵短缺對歐洲工業生產造成了非常非常嚴重的影響,希望能在下個月解決對歐稀土磁鐵出口的問題不得不說歐盟大使的姿態放得確實很低,看看這些措辭,又是請求又是恐懼什麼的,真就差跪下了。

自今年四月,東大為還擊特朗普加徵的高關稅,而對稀土磁鐵實施出口管制以來,整個西方的工業企業一片哀嚎,歐洲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儘管東大承諾加快審批速度,但缺磁少稀的問題已經把歐洲工業逼到岌岌可危的地步了。首當其衝的便是歐洲的支柱產業汽車,很多人以為稀土磁鐵主要用於電動車生產,而歐洲汽車多是燃油車,所以收緊稀土磁鐵出口對他們沒啥太大的影響。實則不然,傳統燃油車雖然是靠內燃機來驅動的,但車內的大量功能早已實現了電子電氣化,稀土磁鐵斷供帶來的負面影響一點也不比電車低。
比如車窗升降、座椅調節、電動助力轉向、冷卻風扇、雨刮器這些你一按它就能自動響應的背後,都需要小型的電動機來驅動。為了節省空間、減輕車重並保證反應迅速,這些小型電機很多都採用了稀土磁鐵。沒有它,電機的體積可能增大,反應變慢或者消耗更多電力。而且像防抱死剎車系統、電子穩定程式等關鍵安全系統裡的感測器,也需要高靈敏度的磁場探測,稀土磁鐵同樣不可或缺。可以說,現代燃油車的舒適性、安全性和效率提升,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高效小型化的電機和感測器的基礎之上,而這些零部件的生產原料,都必須要用到稀土磁鐵。
所以過去這幾個月,由於得不到充足的稀土磁鐵供應,幾乎所有歐洲汽車生產商都被迫進行了減產或停工。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爾德加德·穆勒日前發出警告稱,如果再不想辦法解決稀土磁鐵的供應問題,歐洲大多數汽車產線可能會在下個月中旬關閉現在的汽車市場,不管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競爭都很激烈,你看之前寶馬說要保持高貴的格調,不跟東大的車企打價格戰了,而且還要漲價去庫存。結果怎麼樣,銷售報表爛得跟一坨屎似的,只好把自己拉出的翔吃回去,重新迴歸價格戰。
價格戰能打下去的關鍵,不在於你喊出的價格有多便宜,而在於你有沒有足夠多的車,能源源不斷地賣給那些被低價吸引來的顧客。如果你工廠的產能跟不上,手裡根本沒那麼多現車可賣,顧客要麼得等好幾個月才可以提車,要麼乾脆連訂單都下不了,他們必然會轉向有現車或供貨穩定的其他品牌。價格戰本質是用低價搶佔市場份額,但市場份額是靠實打實賣出去的車來計算的。沒有產能支撐,你一輛車都多賣不出去,市場份額自然被那些“有車可賣”的對手搶走。價格戰還能吸引一批本來沒打算馬上買車的人出手。畢竟汽車是大件,買一輛能用三五年,使用者買完之後短期內肯定不會再買新車了,這相當於把購買力提前透支了。所以如果車企錯過這次價格戰,等以後再想賣車時,市場裡新增的買車人群已經沒多少了,想恢復銷量就更難上加難。
再一個就是,你企業承諾的東西不能兌現,必然會讓消費者形成品牌不可靠的認知,而長期信任度的下降,會讓競爭對手透過持續供貨來搶佔你的份額,等到你產能恢復的時候,市場格局早就已經被徹底改寫了,原品牌需付出更高成本才能奪回失地。
最近這幾個月,東大國內的車企,不管是電車還是燃油車,不管是內部銷售還是出口,哪一個不是賣得熱火朝天?再看看歐洲,BBA這些傳統品牌技術上沒有明顯的優勢,價格上也不便宜,完全靠豪華品牌力撐著,但你要是拿不出車賣,再豪華也等於鴨蛋。所以歐洲車企們不敢再賭了,包括大眾在內的許多品牌商已經明確表示:要把部分汽車零部件的生產轉回東大境內,同時還會把原來在美國本土製造的電機,運到東大進行組裝。
事實上,除了汽車產業,歐洲其他高階工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比如歐洲多國在淘汰核電後,選擇大力扶持風電補缺,像臨海的德國,芬蘭,西班牙都在大力扶持風電技術。但風電的核心零部件,風力渦輪機也需要永磁體稀土元素來鍛造。換句話說,稀土緊缺的問題影響的還不止是歐洲的工業生產活動,現在連能源安全也出現問題了一般來說,工業企業的庫存週期高於零售消費類企業,但最多也就只有三個月,而東大是從四月份開始收緊出口管制的,這麼算來留給歐洲企業的時間只有半個月了,下個月中旬前兩邊如果還沒談妥的話,估計很多廠就要關閉了,很多人也要失去工作了,怪不得歐盟駐華大使這麼低三下四的來求我們,可能他都沒想到東大這次居然一點餘地都沒留。

可能有人會認為歐洲這波有點躺著中槍的感覺,明明是東大和美國打架,承受代價的卻是歐洲,屬實有點冤了。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歐洲挨的這槍一點也不冤,純是他活該自己作出來的。自特朗普第二次上任以來,歐盟曾多次背刺東大,通過出賣我們的利益換取美國放棄對他們的戰略打壓,這些爛事我一隻手都數不過來比如對東大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使我們車企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從18%降到9%;禁止東大企業參與價值超過五百萬歐元的歐盟醫療器械公共招標專案。
最可氣的是歐盟還叫停了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說什麼只有東大在電動汽車關稅、農產品准入等領域讓步,他們才願意重啟談判。各位注意,歐盟的意思是我們先在這兩個問題上讓步了,他們才賞臉來跟我們談,而不是說我們讓步了,談判就一定能達成。這話裡裡外外的意思,就是歐盟自以為吃定我們了,覺得在美國瘋狂打壓東大的背景下,東大為了爭取歐盟不站隊美國,不管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會接受所以,他們才會一再的挑釁我們,甚至不惜為爭取一個向美國下跪的機會而把我們給賣了。
但歐盟沒有搞清楚一件事,東大與美國的世紀大對決,我們雖然希望歐盟不要站在美國一邊,但相較之下,歐盟對東大的依賴程度要高於東大對歐盟的依賴,政治上歐盟需要東大來抵禦美國的分解,經濟上歐盟對東大市場的需求高於東大對歐盟市場的需求,產業上歐盟對東大供應鏈和東大稀土的依賴程度,更是遠勝於東大對歐盟的零部件東大為人處世的原則一直很簡單,那就是雙贏,你贏,我也贏,但你要拿我的利益去給美國當投名狀那就對不起了。
收緊稀土磁鐵出口對歐洲的影響,東大難道不清楚嗎?肯定清楚,但還是這麼做了,目的就是摟草順便打一下歐盟這個兔子。這不,三個月庫存期快到了,東大絲毫沒有停手的意思,那個歐盟駐華大使的眼神一下就變清澈了,兩個月前還叫著嚷著給東大加關稅,現在卻畢恭畢敬說恐懼,求理解,求放過。請收斂一下,我還是喜歡那個桀驁不馴的歐盟,畢竟是高貴的發達國家嘛,不要做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