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3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muye
致富,靠的是清醒的認知和執行力。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亞楠朗讀音訊

經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說:“人的一生都在與本能作戰,而財富是對反人性者的獎賞。”
人性是慾望的容器,被慾望操控的人生,註定與發財無緣。
而普通人一直在用慾望餵養貧窮。
所以,一個人想要積累財富第一步就是:學會禁慾。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安吉拉·達克沃斯,在對190個窮人進行追蹤調查後發現。
窮人特別容易輸給物慾,經受不住促銷誘惑、剋制不住消費衝動。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各種商品廣告鋪天蓋地,誘惑著我們不斷買買買。
看到新款的手機、漂亮的衣服、各種補貼加持的汽車,我們總是忍不住心動,即便超出了自己的經濟能力也要想方設法擁有。
每一次衝動消費,都是在把自己的積蓄往外扔。
而真正的聰明人,都在理性消費,把錢用來投資自己。
你只有行動起來,去學習,去投資,你才會慢慢變富,慢慢變好。
海底撈CEO楊利娟在當服務員的時候,別的小姑娘領了工資買裙子、買化妝品。
唯獨楊利娟把錢存下來,一聲不吭地買了一個鍵盤,讓影印店的人教她打字。
幾年後,網際網路開始普及。
當時買臺電腦要幾千塊錢,楊麗娟和同事商量合夥買一臺電腦,被同事拒絕了。
無奈,楊利娟咬牙攢了幾個月工資買一臺電腦,並且報了個電腦班,成了海底撈最早會用電腦的一批員工。
正因為掌握了這些技能,當海底撈連上電腦系統後,楊麗娟很快就適應了這樣的節奏。
從普通服務員到大堂經理,到營運長,再到CEO,楊利娟收入一路水漲船高。
生活中,很多人寧願花錢吃大餐,也不願報網課學技能;寧願在促銷中當剁手黨,也不願辦卡去健身。
他們在信貸、分期、打折的商業促銷中盲目消費,卻忘了最該花錢的地方,是增強自己賺錢的本事。
你要知道,消費是在流血,投資自己才是續命。
《一個購物狂的自白》裡有這樣一段臺詞:
“會花錢的人,都懂得投資自己;真正的投資自己,不是把錢花在體現自我價值的地方,而是花在最能產生新價值的地方。”
人生是公平的,你有幾分能力,就賺幾分錢。
對於普通人而言,想要自己擁有賺錢的能力,先讓自己變得值錢。
當你變得值錢了,賺錢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消費主義告訴你,存錢很愚蠢,趕緊花掉才是王道。
可我想告訴你的是,人生總有1—2次翻身的機會,抓住了機會,才有可能實現階級躍遷。
如果你能降低物慾,手裡有存款,你就能抓住一些別人抓不住的機會。
比如,某個行業突然火了,你可以投資進去;發現了某個好專案,你可以立馬行動。
這些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如果你手裡沒錢,那這些機會註定都跟你無緣。
博主@程立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程立畢業後進入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上班,每個月有兩萬多塊錢的收入。
當時,很多同事都租住在高檔小區,購買奢侈品,節假日也是全國各地到處飛。
而他租住在一間只有四十平米的小公寓,每個月房租2500,上下班也是騎車。
他的衣櫃裡只有七套衣服,三雙鞋,剛好夠一週輪換。
每天他也儘可能的自己帶飯吃,一來健康,二來省錢,公司樓下隨便一頓午飯就要三十起步。
畢業不到三年時間,他就存下了60萬。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他得知有個學長正在參與新能源電池的創業專案。
他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機會,便把60萬塊錢全部投了進去。
後來,這家新能源公司被一家企業收購,他當初投資的60萬,得到了150萬的回報。
斯坦福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存款達年收入50%的人群,把握重大機遇的成功率提高400%。
當你陷入消費主義陷阱,花掉的不只是金錢,更是那些本可能擁有的隱藏機會。
禁物慾,就是給自己多一點選擇。
當機會降臨時,你有能力去選擇那個好過一點的選項,有能力選擇向上走的路徑。

作家連嶽說:
“儲蓄是變富的第一步,有了一定儲蓄之後,你才能開始第二步——投資。我們的財富之路、幸福之路,必須由儲蓄開始。儲蓄永遠是富人思維。”
職場人阿秀分享說,他在北京工作時,收入非常可觀。
他是一個物質慾望很低的人,穿的用的都是大牌平替。
當時他手頭有30萬時,他決定出來創業。
他想的是:即便自己完全沒有收入,30萬也足夠自己生活一兩年了。
於是,他義無反顧投身事業之中,最終將公司越做越大,收入翻了十幾倍。
奉行及時行樂和超前消費,只會讓你在“精緻窮”的路上越走越遠。
控制住自己的購買慾,積攢下來的錢或許就是你在遭遇職場危機時創業的起始資金。
禁慾並不是要你當苦行僧,而是清醒地知道,現在的忍耐是為了以後更豐盈的人生。
普通人賺錢的本質,就是先剋制慾望,把有限的資源砸向能滾雪球的事情。
美國企業家托馬斯·斯特勞早年間做點小本買賣,靠賣水果、賣報紙為生。
生意利潤微薄,可他把賺到的每一分錢都存了起來。
他奉行一個消費原則:該花錢的地方,千千萬萬要花,不該花錢的地方,一分一釐都要省。
他穿著廉價的衣服,開著一輛舊車,住在一間小公寓裡。
就這樣,他攢下了創業的第一筆資金,在亞特蘭大開了一家家用電器店。
賺到錢以後,他依然保持著節儉的生活習慣。
當他意識到連鎖經營的潛力時,拿出全部積蓄,一口氣開設了好幾家分店,形成了連鎖品牌。
有句話說:如果你年紀輕輕就開始存錢,過低慾望生活,那麼恭喜你,你要走上坡路了。
不是每個慾望都應該被滿足,過度放縱自己的慾望,只會被鎖死在底層。

▽
矽谷投資人納瓦爾說:“致富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清醒的認知和執行力。”
所謂的認知是:人,要有自知之明,什麼賺錢能力就過什麼生活,不要過度消費。
所謂的執行力是: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衝動,節約金錢,為未來的投資和生活做好準備。
當然,這過程肯定不容易,它需要我們具備堅定的意志和自律的精神。
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離財富自由更近一步。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