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作品 | 拉斯維加斯華人圈
版權宣告 |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對於在拉斯維加斯生活了十多年的張貝文來說,在球場上擊球、扣殺和輕彈不是什麼挑戰。

她剛從巴黎奧運會歸來,參加羽毛球比賽。
“這是最高階段,即使在第 16 輪輸掉比賽後,我對自己的表現還是感到非常驚訝,”張蓓文說道。

雖然她有球拍和裝備,但她無法在拉斯維加斯訓練。
“現在我沒有在拉斯維加斯打羽毛球,即使打,我也只是為了好玩才去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打的,”她說道。
在唯一的專業羽毛球館 LV Badminton 關門之後,她沒有球館可以打球,甚至沒有地方進行專業練習,而且不是任何一家球館都能滿足她的要求。

甚至當地娛樂中心的體育館也不夠高,無法容納羽毛球專業運動員,甚至空調也會影響比賽。
“對於羽毛球來說,它至少有 25 英尺高。如果風持續不斷,打球就很困難,”張解釋說。

現在,她的任務是幫助在拉斯維加斯山谷建立羽毛球設施。
“我們從未停止尋找場地,但他們不租羽毛球場地,所以我們試圖建造,但這要花費數百萬美元,”她說。
該設施的建設耗時多年,但希望能趕上下屆奧運會。

“我希望人們能夠將這項運動視為未來,室內運動對拉斯維加斯來說確實很有好處,”她補充道。
拉斯維加斯的羽毛球運動員通常在戶外、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和沙漠微風社群中心等地進行比賽,但他們希望這項設施能儘快建成。

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