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有骨氣的導演:從不拍爛片,拿下戛納大獎,徹底改寫影史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點選上方 “藝非凡 ”  → 點選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每天分享一條藝術影片”
關注非凡君:feifan0001
最磅礴的江湖,
藏在最安靜的禪房裡。

“現在的武俠片,打戲就像是在蹦迪。”

俠客們忙著談情說愛、飛天遁地,江湖成了特效的遊樂場。

網友們的銳評,折射出當今武俠片的混沌現狀。
曾幾何時,不管是東廠與義士在黃沙落日中的對峙;
還是竹林刀光穿透晨霧,斑駁光影間,一位俠女在戛納驚豔世界;
抑或是古剎簷角滴落的雨珠,洗淨人間貪嗔,讓武俠遁入空門……
每一幀都是極致的東方絕美藝術。
而這些鏡頭,都出自同一位導演之手——胡金銓
▲ 胡金銓
他是第一個讓武俠片登上國際影壇的華人導演,也是唯一一個被西方影評人譽為“用膠片作畫的電影詩人”,李安、徐克執導的武俠片裡都有他的影子。
他的江湖,沒有濫情的兒女情長,沒有浮誇的特效堆砌,有的只是竹林的搖曳、古寺的鐘聲、客棧的肅殺,以及深藏其中的風骨與禪意。
《俠女》片段
《俠女》片段
01
禪房裡的刀光
胡氏武俠的動靜美學
胡金銓的江湖從不喧囂。
與張徹的陽剛熱血或徐克的浪漫奇情不同,胡氏武俠最驚人的特質竟是——靜。
那種深植於中國傳統文化骨髓中的靜,在《俠女》的竹林、《空山靈雨》的古寺、《龍門客棧》的邊關被演繹成一種近乎宗教般的美學儀式。
《龍門客棧》
當楊惠貞在竹林中與東廠特務對決時,陽光穿透竹葉灑下的斑駁光影,人物騰挪跳躍的剪影,配合京劇鼓點的節奏,創造出一種動中之靜的至高境界。
《俠女》
動靜相生,虛實相濟,既有刀光劍影的凌厲,又有山水畫般的留白。
《俠女》
這場僅10分鐘的戲,胡金銓拍了整整25天,後期更是一格一格精剪,最終成為武俠史上無法超越的經典。
動靜之間的微妙平衡,源自胡金銓深厚的傳統藝術修養。
其母是工筆畫家,他從小接受嚴格的中國畫訓練,深諳“勾、皴、擦、染、點”五法。
他將這些技法完美轉化為電影語言:在《龍門客棧》中,“勾”成了大全景的框架,“皴”化為不同角度的運鏡,“擦”是縹緲的雲霧,“染”是服飾的色彩,“點”則是演員的走位。
於是,畫面靜止時,每一幀都是一幅宋元山水;人物動起來,又似戲曲舞臺上的亮相,一板一眼皆含韻律。
《龍門客棧》
法國電影學者埃克托爾·羅德里格斯曾驚歎:“胡金銓彙集了各種藝術類型和哲學傳統的混雜關係,形成了一種綜合的中國特色形象”。
更絕妙的是,胡金銓將這種動靜美學昇華為禪宗哲思。
《空山靈雨》中,物外法師命女弟子在河中沐浴以考驗眾僧定力的場景,表面香豔實則澄明;
三位弟子取淨水的考驗,暗合“菩提本無樹”的禪機;
流犯邱明最終繼承衣缽,恰似六祖惠能頓悟成佛的演繹。
《空山靈雨》
胡金銓曾直言:“我對武術一點都不懂。我拍的動作完全是從國劇中借來的,我的武打動作是將舞蹈、音樂、戲劇合而為一。”
這種由武入禪的轉化,讓他的武俠片超越了電影本身,成為探討人性與道法自然的藝術品。
當代觀眾或許會覺得胡氏武俠太慢,但正是這種刻意為之的慢,構成了對快餐文化的無聲抗議。
《山中傳奇》開場,胡金銓用長達兩分鐘的跟拍鏡頭跟隨書生何雲青上山的腳步,山樹似乎也隨之移動,腳步聲窸窣作響,營造出“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的意境。
近乎奢侈的時間投入,在今天的電影工業中已成絕響。
而胡金銓用他的攝影機證明:真正的武俠美學不在眼花繚亂的特效,而在於一呼一吸間的禪意。
▲ 胡金銓在現場執導
02
水墨江湖
文人的精神流放地
胡金銓的江湖,本質上是一個文人的江湖。
與金庸筆下俠客的浪漫傳奇或古龍世界中殺手的冷峻孤絕不同,胡氏武俠的主角常是書生、畫師、僧侶——一群在亂世中尋找精神歸宿的知識分子。
《俠女》中的顧省齋正是典型:這位鄉野文人被捲入朝廷黨爭,既無力改變現實,又無法完全超脫,最終只能在山水間徒勞尋找遁入空門的楊惠貞。
《俠女》
胡金銓坦言,顧省齋的境遇正是他自己,一個流落港臺卻心繫故土的知識分子的寫照。
這種文人氣質使胡金銓的武俠片呈現出獨特的遊民美學。
他的主人公多為無家可歸的行者:《大醉俠》中的金燕子、《迎春閣之風波》裡的各路豪傑、《山中傳奇》的何雲青,都在客棧、古寺、荒野這些過渡性空間中漂泊。
香港影評人石琪敏銳指出:“胡金銓電影最大的特色,就是人物不停地行走。有如一個宿命的行者,在漫漫歧路中追尋逍遙自由之境。”
胡金銓對明代背景的痴迷也源於此。
他認為明代是中國遊民文化形成的轉折點,統治者朱元璋本身就是遊民出身,社會也出現大量山人、江湖藝人等邊緣群體。
在《龍門客棧》中,東廠特務與江湖義士的對抗,實則是權力機器與遊民社會的衝突。
那些被強行閹割的兄弟、隱姓埋名的俠客,都是被主流社會拋棄的無根者。
胡金銓賦予這些角色以尊嚴,讓他們在邊疆客棧這個法外之地重獲完整的人格。當那對太監兄弟含淚道出遭遇時,對白的情感張力彷彿勝過了任何華麗打鬥。
《龍門客棧》
這種文人視角使胡金銓的武俠片充滿詩畫江湖的特質。
他常跑到故宮博物院研究明代風俗畫,力求場景絕對真實。
《俠女》開場仿宋字跡的片頭、粗糙宣紙的質感,瞬間將觀眾帶入一個古典世界;荷花池中的月影、廢堡斑駁的石獅、大漠孤懸的落日,每個畫面都似從古畫中走出。
臺灣影評人焦雄屏評價:“對學電影的人而言是趣味盎然,對一般觀眾而言,也是高度的視覺文化享受。”
這種享受的本質,是中國文人千年積澱的審美情趣在銀幕上的復活。
尤為珍貴的是,胡金銓從未將江湖浪漫化。
他的俠客們沒有笑傲江湖的瀟灑,反而常陷於精神困境。
《俠女》結尾,當高僧傷口流出血液,所有人在佛光中跪倒時,超越善惡的宗教體驗與楊惠貞的遁入空門、顧省齋的繼續漂泊形成殘酷對比。
這種對俠義的祛魅,使胡金銓的武俠片獲得了罕見的哲學深度:
江湖不是快意恩仇的遊樂場,而是知識分子尋找精神歸宿的煉獄。
03
被遺忘的宗師
胡氏美學的當代迴響
令人唏噓的是,胡金銓生前並未獲得應有的認可。
《俠女》雖在戛納獲最高技術獎,卻因商業慘淡被製片公司冷落;
《空山靈雨》耗費兩年心血,票房卻一敗塗地。
《畫皮之陰陽法王》上線6天就下架
這位完美主義者常因與投資人超支超期的衝突,被貼上難以合作的標籤。
但今天,當我們重審武俠電影史,胡金銓的身影愈發清晰,他開創的美學正規化仍在滋養著當代導演。
但現代導演的傑作卻無不出師於胡金銓。
《臥虎藏龍》中玉嬌龍與李慕白的竹林對決,明顯致敬《俠女》的經典段落。那種以柔克剛的哲學,與胡氏的禪意武俠一脈相承。
《臥虎藏龍》
差別在於,李安用更現代的敘事技巧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張藝謀的《英雄》同樣借鑑了胡金銓的色彩象徵與空間敘事,將武俠提升為國家寓言的層次。
徐克雖以顛覆性改編著稱,但其《新龍門客棧》的核心衝突“廟堂與江湖的對抗”仍源自胡金銓的原作。
《新龍門客棧》
胡氏美學的影響甚至超越了武俠型別。
王家衛《一代宗師》中雨夜打戲的光影運用、侯孝賢《刺客聶隱娘》的山水長鏡頭、畢贛《路邊野餐》的詩意時空,都能看到胡金銓的影子。
《一代宗師》
這些導演各取所需:李安學到了禪意,張藝謀拿走了視覺奇觀,徐克繼承了政治隱喻,吳宇森則領悟了光影美學。
正如影評人張建德所言:“後世將會記得他是在理論實踐上提出戲曲風味電影的中國導演,在這一方面他依然是無人能及的。”
《大醉俠》
當代觀眾或許會問:在這個追求感官刺激的時代,胡金銓的“慢武俠”還有市場嗎?
答案不言而喻。
《俠女》
爭分奪秒的現代社會里,人們渴望的正是慢下來的藝術。
當所有人都急著講故事時,他寧願用五分鐘展示一片竹林的搖曳;
當商業片堆砌動作場面時,他卻讓高僧在陽光下靜坐,讓觀眾自己體會那份空靈。
《山中傳奇》
這也是為什麼《俠女》《空山靈雨》的定期重映總是一票難求。
在短影片吞噬注意力的今天,重訪胡金銓的江湖成了一種精神修行。
他的電影教會我們:真正的武俠美學不在招式的華麗,而在那一招一式間的留白;不在情節的緊湊,而在人物行走時的孤獨;不在特效的震撼,而在老僧衣袍掠過古寺地板的窸窣。
當《笑傲江湖》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響起時,人們才發現,胡金銓畢生追求的,正是這種大音希聲的境界。
推開胡金銓的禪房木門,裡面沒有刀光劍影,只有一炷清香、半卷殘經、窗外竹影婆娑。
而這位電影詩人用一生證明:最磅礴的江湖,藏在最安靜的禪房裡。
武俠的終極答案不在廝殺,而在參透廝殺後的放下;江湖的最高境界不是快意恩仇,而是“本來無一物”的澄明。
這個意義上,胡金銓不僅是武俠電影的大師,更是中國傳統美學在現代銀幕上的守夜人。
當新一代導演繼續在武俠已死的哀嘆中摸索時,不妨回到那個禪房,聽聽胡金銓電影里老僧的棒喝。
《俠女》
或許,武俠美學的未來,就藏在它的源頭裡。

《最美紅樓夢》
一次集齊9套響噹噹的傳世孤本
超全“紙上大觀園”
連國家圖書館都沒能集齊

這套書首次將散落在中、英、日三國博物館,以及私人珍藏的9部清代紅樓繪本匯於一書。
包括:
☉ 孫溫《全本紅樓夢》:耗盡半生心血,以230幅工筆重彩,再現大觀園的每一寸錦繡
☉ 改琦《紅樓夢圖詠》:以”吳帶當風“的飄逸,勾勒出黛玉“似泣非泣”的千古愁容
☉ 費丹旭《十二金釵圖》:仕女衣袂翻飛間,藏著失傳的“三藍暈染”絕技
☉ 《雙清仙館本》繡像:連寶釵團扇上的蝶翼紋路,都復刻了清宮緙絲秘樣
還有清代同治十二年繪本《紅樓夢賦圖冊》
清代汪圻《紅樓夢冊頁》
清代喻蘭《紅樓夢人物冊頁》
清代佚名《金陵十二釵正冊》
……
其中5種為海外迴流的孤本,2部曾現身蘇富比拍賣圖錄,連國家圖書館都未曾集齊。
現在下單,還有超~值禮物贈送:
禮物一:
超大八開收藏級宣紙畫8張
4張戴敦邦畫說紅樓+4張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禮物二:
《歸省慶元宵》郵票
未來二手市場“硬通貨”
禮物三:
紅迷必藏的限量
【戴敦邦紅樓夢藏書票】
禮物四:多件紅樓夢周邊:
金陵十二釵明信片、個性紅樓貼紙、
紅樓夢賦經摺本、紅樓夢圖詠冊頁、
古雅紅樓收納袋、紅樓手賬本、
紅樓收藏證書……
原價要1298元,
今天,直降至399元!
點選下圖,即可選購▼

探秘藝術家背後的故事
解析美學密碼
長按識別二維碼
加wx,提前佔座
點選下方圖片
一鍵進入優選商城
檢視更多非凡好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