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週報
記者丨馬歡 編輯丨梁勵
為了讓日本年輕人報考公務員,日本政府操碎了心。
最新的舉措是,增加假期。
據新華社報道,為了增加公務員崗位的吸引力,日本16個地區的政府部門已經實施或計劃引入“做四休三”彈性工作制。
所謂“做四休三”,就是在每週工作總時長不變、工資不變的前提下,將某一工作日的工作時間分攤至其他工作日,從而使每週可多休息一天。
然而,哪怕多休息一天,日本人也不想當公務員:日本公務員報考人數創下12年來的新低,同時,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超過一半受訪者反對“上四休三”。
01
57%受訪者反對
最早試點“上四休三”制度的,是位於東京都市圈的茨城縣。早在2024年4月,該地區就表示,公務員可以透過每天增加2小時工作時間,在總上班時間不變的情況下,換取一週多休一天。
不過,據媒體爆料,初試點的效果不太好,茨城縣7000名政府職員中,實際參與者僅28人。
今年1月,大阪、奈良等地也陸續跟進,東京都、巖手縣、秋田縣、群馬縣等地,則計劃今年4月起引入該制度;宮城縣和愛知縣將於未來兩年內開始實施。而日本國家級公務員則將在2025財年(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內實施這一制度。

△日本的行政中樞霞關 圖源:社交媒體
根據東京都政府方案,“做四休三”工作制適用物件為政府公務員。以前,這些公務員“做五休二”。新的工作制實施後,在確保四周工作時長達到155小時的前提下,他們可以選擇每週工作四天並休息三天。
日本總務省認為,這樣設立彈性工作制,可以讓公務員們更加自由地安排運用自己的時間,兼顧生活和工作。
但對於這項舉措,日本人的反應一般。
有人擔憂,政府部門職員休息日增多,或許會導致各部門人手不足,進而影響服務和工作。
還有人指出,看起來似乎多休息了一天,實際上工作總時長沒有變化,工作日還多出了額外的工作時間。比如,一名公務員需要週一至週四每天要工作近10小時,才可以選擇在週五休息。
“與其讓我高強度工作後休3天,還不如每天準點上下班呢。”一位日本年輕人向媒體抱怨道。
在《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中,57%的受訪者反對“上四休三”,贊成的人只有37%。
甚至不少日本家庭主婦也反對這個工作制。原因是她們認為,讓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丈夫多休息一天在家,不僅沒辦法分擔家務,反而會增加額外的工作量。
02
報考創新低
日本的考公熱正在退潮。日本人事院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度日本國家公務員考試一般崗位的報考人數為2.42萬人,同比減少7.9%,創下12年以來以來的新低。
根據日本總務省資料,日本國家公務員綜合職崗位為7.5:1,相當於每8個人錄取一個人。在日本47個省級(都道府縣)政府中,有45個反映沒有完成招聘計劃。與其它競爭激烈的亞洲國家比,想要在日本當上公務員可謂輕而易舉。
日本公務員待遇中規中矩。此前,日本政府已經分別於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為公務員上調薪水了,希望藉由改善公務員待遇,來吸引更多年輕人。
根據日本總務省的資料,日本國家公務員平均年薪已達到6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地方公務員57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8萬元),都高於日本勞動人口的平均年薪414萬日元(20萬元),這個數額略低於大企業,但高於中小企業。
為什麼待遇不錯的情況下,年輕人依然看不上這個鐵飯碗?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加班太多。日本曾公佈一個數據,近4成的公務員每月加班時間超過了100個小時,這已經大大高出了日本設定的“過勞死加班上限”——80小時。

△辛苦加班的日本公務員。圖源:NHK紀錄片截圖
加班時間變多,工作內容也更加繁瑣。一位年輕的地方公務員對《東洋經濟》表示:我們的工作技術含量很低,每天就是充當納稅人的“情緒垃圾桶”,應付各種投訴和抱怨,而且這些問題也得不到解決。
還有官僚又陳舊的工作環境。在很多地區,日本公務員至今還要用傳統的紙質檔案辦公,缺乏資訊化升級,這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來自日本人事院的就業意願調查顯示,關於不選擇國家公務員的理由,76%的日本學生認為“學習和準備國家公務員考試很難”,55%的學生則表示“加班和深夜、清晨的工作似乎很多”。
對於日本年輕人來說,與其去政府部門受氣,不如進大企業,那裡看上去職業發展空間更大。
對此,日本人事院只能解釋道:“這是人才多樣化加劇的結果”。
時至今日,儘管日本政府努力提高公務員的待遇,但依然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年輕人的看法。
面對年輕人的選擇,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的教授稻繼裕昭認為:“雖然這一趨勢在預料之中,但遲遲得不到改善的公務員勞動方式以及威信降低等問題,進一步加劇了趨勢。”在他看來,如果不進行改革,就無法吸引年輕有為的人才。“為了保持國家的競爭力,需要整個日本政府來解決。”

當東北把松花江的冰、長白山的雪、漠河的冷都標註上“可開發價值”,當南方把東莞的流水線、杭州的直播間、深圳的實驗室都接入“東北冰雪作業系統”,中國冰雪經濟將誕生真正的王者邏輯。
這也是冰雪長白 東風日白 2025(第三屆) 長白山論壇所追求的敘事:在東北振興與民企突圍的雙重追問中,打造中國商業文明的“精神地標”,透過有筋骨、有溫度的敘事,讓區域經濟故事成為讀懂當代中國的最佳註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