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泉靈來了,總算給《再見愛人》的觀眾出了口氣。
尤其是她提問黃聖依的那句:
「你搞不搞得清楚,個人財產是什麼意思?你是掙錢的人,你知道你的錢在哪嗎?」
鏡頭給到黃聖依茫然的臉,也點醒了電視機前無數觀眾。
婚姻是一場歷經人生大部分時間的修行,維持幸福的親密關係到底該怎麼做?
這一期裡,張泉靈都點透了。

我覺得你們三對夫妻的感覺,絕了,除了不像夫妻,你們像各種角色。

張泉靈一出場,就是帶著「觀眾的嘴」來的。
節目播出至今,麥麥和李行亮之間的關係一直備受關注,網上不乏有聲音認為麥麥太「令人窒息」了。
當李行亮在談論自己理想和追求時,她的第一反應是貶低和嘲笑;
當她有想要李行亮做到的事時,卻又不直接說,而是以陰陽怪氣的方式表達。
兩人之間的相處方式,總是麥麥在強勢輸出,李行亮在沉默接受。

張泉靈在解釋這對關係時,畫了一個極其生動的套圈,表示大的那個圈是麥麥,小的圈是李行亮。
麥麥特別主動地要進入你的生活,而她的陰影部分想要你圈裡的陰影部分去填,如果你不填,她就不高興。

當李行亮問起自己陰影那部分到底是什麼時,張泉靈直言不諱:
是她還沒進入的部分,比如你的音樂事業。
她對李行亮和麥麥之間關係的評價,精準至極:
「一個青春期有自己愛好和追求的兒子」和「一個希望更多幫孩子走上正道的媽媽。」

而在闡述麥麥對待李行亮的態度時,她也舉了一個很絕的例子。
張泉靈見到麥麥的第一天晚上,麥麥一上來就給她夾了菜,張泉靈當時真正的想法是這姑娘太會照顧人了。
但她緊接著假定了一個場景,如果麥麥給她夾菜,到碗裡的那一剎那,張泉靈說的是:
我都不吃牛肉的!那個也不是我要吃的!問題是我要吃我會自己夾呀!我都沒有夾你為什麼要碰呢?
那麥麥該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她在藉由自己,演繹麥麥對待李行亮的方式。

在面對劉爽和葛夕這對時,張泉靈的解析則更是由表及裡。
葛夕希望劉爽能支稜起來,劉爽卻覺得自己已經到達過頂峰,享受現在的狀態很好,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劉爽希望能挽回兩人的感情,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張泉靈告訴劉爽:
一開始的時候,她努力進入你的生活,她仰望你,她崇拜你,她企圖輔助你。
(後來)她長大了,她在往外走,你不知道怎麼拉住她。

說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是「一個勤奮不輟的學員」和「恨鐵不成鋼的教練。」

而到楊子這裡,更是把他對黃聖依的掌控欲講得極其到位,說出無數觀眾的心聲:
你的「我」有那麼大,實心的,你把聖依包在你的我裡面,用你的方式指導她、保護她、支撐她。
原來她可能全部在你的那裡面,最近她有一點點她自己的部分。

一語點破楊子的問題,說他是個「不斷哄著僱員說你等我退休就怎麼怎麼樣」的畫大餅老闆。

看完這期節目,觀眾們的心聲終於有了最準確的表達。
甭管是麥麥的控制慾,還是楊子的「爹味」和劉爽的自負,在張泉靈這裡,都無所遁形。
張泉靈對這三對親密關係的拆分與剖析,實在透徹。

不得不說,這季《再見愛人》能封神是有原因的,這三對夫妻的關係恰恰代表了最典型的三種糟糕親密關係。
而張泉靈在這其中所呈現的作用,便是剝開問題表象的迷惑,帶著觀眾看出其中的本質。
她很擅長這件事,尤其是她對三對夫妻共同提出的問題:
如果你的另一半消失了,那你的生活質量到底是變好還是變好?

後來她解釋到,她也是在透過這種方式詢問婚姻當中你的另一半有什麼樣的價值。

她列舉了婚姻中最常見三種價值的定義:
功能性價值,做家務、帶孩子;
情緒價值,讓對方感到幸福;
經濟價值,維持家庭經濟的正常運轉。
然後分別分析了三對家庭的問題。
對於葛夕而言,劉爽的離開其實是會提升她的生活幸福感,因為劉爽既不承擔經濟價值,也不負責功能性價值。

但對於麥麥而言卻並非如此,因為李行亮不但承擔著功能性價值和經濟價值,還需要為她提供情緒價值。
她在其中,其實是處於索取和享受的位置。

面對麥麥認為家庭捆綁住自己,覺得自己和李行亮總是溝通不暢的問題。

張泉靈毫不留情地替她揭開本質:
因為你所有的提問,都是你的主場……在你的主場提問,他可不就是隨便嘛,它幾乎是一場終結式的談話。

甚至還現身教學了一段,認為麥麥應該多多瞭解愛人的精神世界,理解他的愛好。

而對於黃聖依,張泉靈其實是有心疼的因素在的。

所以她給了一個非常明顯的提醒:
你有個人資產嗎?
並強調了一句「你是掙錢的人」,讓黃聖依認清自己的價值。

在黃聖依說完家裡所有的經濟大權都掌握在楊子手裡後,楊子試圖狡辯,張泉靈果斷打斷:
但是你還是得把密碼告訴她。
而對於劉爽過於自負的認知,張泉靈也一點沒慣著,她雖然沒有點名,但旁敲側擊了一句:
這桌子上你肯定不是最有名的,你是名人包袱最重的。
甚至還聯動了楊子,在劉爽說怕自己賣貨只能賣個三千五千的,張泉靈果斷拿場上的楊子舉例:
三千五千別說,他都賣過,你怕啥?

談論與剖析間,張泉靈來這檔節目的意義也逐漸顯現出來。
她在透過這三對夫妻關係,告誡電視機前的觀眾一些親密關係中的大忌。
別去試圖干涉別人的人生,不要將所有的期待都壓注他人身上,就像張泉靈勸解麥琳的:
如果你覺得困在了那個地方,試試看,是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你的時間,試試看有沒有替代方案。

以及透過夫妻關係,最終看到的其實是親子關係的問題。
張泉靈費了大量口舌,試圖告訴她對李行亮的打壓是不合理的:
你這樣的表達方式在親密關係裡是問題,在親子關係裡也是非常致命的。

還有經濟問題在婚姻中佔有絕對比重的重要性,不可以被忽視,不能不當回事,自己應當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在。
就比如她和黃聖依的對話「你是掙錢的人,你知道你的錢在哪嗎?」「搞不搞的清楚個人資產是什麼意思?」

觀眾看了一期節目,彷彿上了一堂深度的親密關係課程。

張泉靈為什麼讓大家覺得靠譜、權威,但又能很輕易地說進觀眾的心裡?

不得不提的是她本身的經歷,曾是著名央視主持人,報道了北京奧運、汶川地震等多個重大事件,極為專業;
辭職後,又在《吐槽大會》《奇葩說》上妙語連珠,很瞭解現代人的「病症」。

她不但是一個足夠優秀的事業女性,而且對於親密關係的處理,也很清醒,有自己的態度。
2008年,張泉靈跟著中央電視臺去舉奧運火炬在珠峰的傳遞,在珠峰住了有一個月的時間。

從珠峰下來,汶川突發地震。
張泉靈在拉薩給丈夫打電話:「我其實有點想去前方。」
但當時她已經離家一個月了,兒子也只有一歲多,張泉靈有點擔憂,覺得自己是不是該回北京了,如果還不回家,作為媽媽來說是不是太不稱職了。
結果丈夫說了一句:
天吶,你是新聞記者,你想想唐山地震,唐山地震隔了三十年了,大家還在追溯當年的故事,你此刻如果能去前方,你不去要後悔一輩子啊。

丈夫懂張泉靈最想要什麼,「以及他會在那個時候點亮你。」
把她從猶豫之中拉出,給她最堅定的支援。
這場報道於張泉靈而言意義重大,成為她事業的重大轉折點之一。

當她回來後,丈夫只對她說了一句話:
泉靈,我現在發現你在鏡頭面前的那種自信,完全不一樣。

來自愛人的肯定,對張泉靈來說十分重要,所以她才會對現場的女嘉賓問出那個問題:「他點亮你嗎?」

讓三位女性嘉賓都頗有感觸,也讓觀眾更直接體會到健康的親密關係,一定得是相互扶持的。
所有的親密關係,最後都是人與人之間尊重與信任的功課。
她也很懂育兒,講對女兒的富養,不應該只是傳統意義上的物質給予,更是一種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

她知道如何保護孩子的安全感,也很清楚世間的父母是如何破壞這其中的秩序的,所以點醒大家,不該說的話要少說。

她還告誡所有的父母要有「配得感」。
孩子去遊樂園玩得開心,要她回去寫一篇作文;孩子旅遊興奮,告訴她回去好好學習再帶她來玩。
好像所有的快樂都是有條件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些感悟,正是來自於她多年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思考過的問題。
她用自己親身經歷告訴所有人,真正健康的愛,會讓對方變得更自信、更舒展、更幸福。
而你需要做的,一定是先探索自己的內心,接納自己的問題,能看透事情的本質,然後才會有碰撞出健康關係的可能。
所以,在面對類似的困擾時,先試著成為更好的自己吧。
▫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撰文丨姜姜
編輯丨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