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的運營小編,疑似被高溫天氣搞瘋了…

大家好,我是馬可婷。
這年頭,品牌運營
“正經營業無人理,一朝抽象天下知”
最近小馬發現,可口可樂的運營小編,疑似被高溫天氣搞瘋了。
詳情請看VCR
前一秒小馬還沉浸在誤入了什麼影視剪輯的疑惑當中,下一秒怎麼人就轉到可樂裡去了?
評論區的網友更是抽象得毫不遜色,果然抽象的影片吸引來的人也必定是抽象的。
抽象1號:聽說了嗎?可口可樂裡有小人。

此時,一位廣東IP的朋友回覆:沒喝到過。

小馬:不是,我當喜劇片看的,怎麼變恐怖片了!
抽象2號:太好笑了,笑得我在床上拉了兩條黃金巨蟒,軟軟的好舒服

這更不對了吧。。。估計熱瘋了的不止有可口可樂的運營小編
抽象3號:以後再也不買可口可樂了,有小人,我怕吃人犯法

可口可樂受眾-1,精神失常者+1
更離譜的是,還有其他官方“配合演出”
愛瑪電動車真誠發問:人呢?
可口可樂的運營小編回答:已經被氣泡沖走了。

付匯天下忍不住吐槽:你好抽象
可口可樂:V我50檢視具體形態。

不過話說回來,這條影片雖然看著很無厘頭,但是內容用高溫天氣和冰可樂做心智聯想不得不說的確很適配。
而且這種讓人意想不到的、超乎常人理解剪輯手法正是當前網際網路使用者所喜愛的形式。
社媒上更新頻繁的品牌官方運營,如餓了麼、釘釘等就透過類似的內容製作收穫了不少粉絲

餓了麼最近更新的影片為例,先用抽象的、不用經過大腦進行資訊處理的表現形式吸引受眾注意,最後再猝不及防地向觀眾傳遞出品牌資訊
PS:小馬此處建議餓了麼小編下次縮短一點影片前半段的時長,本人差點因為太吵而退出這條影片)
這種短時間內營造出來的視覺衝擊能夠為使用者帶來即時的快感和情緒價值,而品牌則可以透過長期的“活人感”運營與使用者打成一片,塑造品牌的年輕化形象
而此前,可口可樂還並未深諳這種運營手法,更多地透過海報圖片的形式來表達抽象。
比如展示12L的可口可樂,小馬就沒見過像醬油桶一樣的可樂。

再比如只賣兩滴可樂,量少不說還不包郵。

還有在情人節當天向雞爪表白,有沒有收到Yes,I do的回應不知道,總之對方應該是“挨燉”了。

時而還腦洞大開cos起了鴨子

如此看來,作為一個還在成長中的官方運營可口可樂品牌運營內容和形式都在一點點地向使用者偏好的方向上靠攏。
不過,相較於這邊發展向好的社媒運營,最近可口可樂在產品策略上卻遇到了點問題。
前段時間,可口可樂新推出分享瓶上的包裝文案引發了不小爭議

只見可口可樂的瓶身包裝上印著“狗奴”二字,很多人表示不解,難道要大家上趕著買來罵自己嗎?

然而,也有人替可口可樂發聲,說這大概“貓奴”的出發點一致,是用來代表養寵一族的詞彙

但從營銷效果來看,文案表達所引發的歧義是事實,這足以證明可口可樂在文案設計對使用者心理洞察時的不夠嚴謹
此外,搜尋新包裝系列的相關分享貼,收穫的點贊互動量也是少之又少

縱觀整個系列的文案設計,小馬甚至懷疑有人把可口可樂市場部的網線給拔了。

雖然該營銷創意的目的顯而易見,是可口可樂為了迎合時下流行的社交語境將舊形式注入新概念,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眾所周知,分享瓶原本是可口可樂曾經現象級的營銷創意,還曾獲得過營銷界知名的廣告獎

對比可口可樂自己旗下的品牌酷兒Qoo不難發現,如今大家似乎對更具象化的品牌IP形象感興趣。

也就是說,當前的消費者不僅僅滿足於給自己貼標籤、尋求群體認同感,而是更傾向於將情感需求寄託、注入到其他載體身上
簡而言之就是,消費者的主體性和參與感更強了。
可以看到,酷兒Qoo的品牌運營內容當中,有關消費者對IP形象的二度創作、IP動畫形象的影片互動等內容的熱度往往更高
由此可見,無論是創意還是內容可口可樂都不能再侷限於照搬品牌過去的成功了。
說到這,小馬對可口可樂運營小編的瘋感又多了一絲理解
畢竟品牌運營們為了追熱點、討網友歡心,哪有不瘋的。。。
今日互動
哪個品牌的瘋感運營最讓你印象深刻?
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