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50歲以上的人來說,線上約會可能很有挑戰性,但這也是探索在人生後期追求幸福的機會。”
隨著年歲漸長,你會越來越瞭解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雖說約會交友軟體常常令人崩潰,但也有不期而遇的喜悅。
01
結婚二十多年,已是知命之年,我依然選擇了線上交友
結婚23年,最終分崩離析,那時被絕望包裹難以自拔,我當時50出頭,幹著兩份工作,只有兩個青春期的女兒和一條狗相伴。我從沒有考慮過約會,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一年後一個女兒從大學輟學,另一個又異常的獨立。幾個月後的某天我開始好奇現在還有哪些單身男士呢?出去約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上一次約會還是25年前了,那時的約會物件通常都是同學,或是聚會、工作中認識的熟人,現如今我認識的人裡要麼已婚,要麼太年輕,要麼年紀太大,要麼不合適。
最後只剩下了網上約會,我想這種模式不僅年輕人可以,我這個年紀應該也可以。對於交友軟體,我唯一的經歷就是看到還在上大學的女兒暑假回家,坐在床邊快速划走手機軟體上推薦的一個又一個男孩,每個人的瀏覽速度不超過兩秒。“慢點兒,”我一直對她說,“慢點,這麼快怎麼了解?這個人看起來不錯呀?或者那個?”

沒過多久,我就下載了約會軟體。過去的18個月裡,我的感情就像過山車一樣,一波跟著一波的興奮、期待、絕望、無聊然後就是沮喪。有些約會感覺不錯,有些平平無奇,交往過幾個人但始終沒有結果,我停了一會兒,但又重新用起了軟體,如此週而復始。
很多人確實透過交友軟體找到了伴侶,甚至是一見鍾情。但我們很多人不得不歷經成百上千次的沮喪,裡面的大多數人我們這輩子都不想再見了,包括那些造假的履歷,殺豬盤。儘管有些人的資料確實是真的,但騙照的情況卻是屢見不鮮:就不止一個人告訴過我軟體上的很多照片是多年前拍的,還有一些美顏照片和真人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只能說毫不相干。那些流言也都是一個套路“尋找人生的另一半”、“我會讓你每天都開開心心”,“我想要一個充實的人生”。更讓人煩躁的是看到那些已經被你拒絕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出現。
02
“雖有成見,但大齡女性有自己的優勢,她們不會再被愛衝昏了頭”
整個體驗已經很糟心了,年紀大的女人就更加悲劇。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發現比起各個年齡段的男人還有年輕的姑娘們,大齡女性線上約會的感覺是最糟糕的。婚戀市場上的男人是稀有資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男性的整體壽命要比女性少7年。

現實就是男人喜歡找更年輕的女人,線上約會讓這種慾望更加生動地顯現出來。2018年的一份研究分析了線上約會平臺男女之間186000條匿名簡訊。不到20歲的女性最容易吸引男人的目光,20還不到,也就是法律上剛剛成年的年紀,密歇根大學社會學教授伊麗莎白·布魯赫和物理學教授馬克·紐曼的這份研究甚至排除了65歲以上的人群。但男性的慾望在50歲左右時達到頂峰,要比30年前強烈得多。女人希望男人學歷越高越好,但男人卻只希望女人大學畢業就好。
“雖有成見,但大齡女性有自己的優勢,她們不會被愛衝昏了頭”
人類學家也是《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Anatomy of Love: A Natural History of Mating, Marriage and Why We Stray)一書的作者海倫·費舍爾說自己對50歲左右的女性使用線上交友軟體表示樂觀,因為“雖有成見,但大齡女性有自己的優勢,她們不會被愛衝昏了頭”。

費舍爾是金賽研究所高階研究員,專門研究浪漫關係與婚戀,也是交友軟體Match的首席科學顧問,過去的13年裡,費舍爾與Match聯合研究分析了大約5000名單身男女的個人生活,78歲的費舍爾發現“年紀越大就會越挑剔”。
針對Match使用者的一項調查發現,60歲以上的使用者更關注雙方是否來電,對方的養家能力或是對方能否成為一個好爸爸/好媽媽已經不在關注範圍之內。
03
男人想結婚,女人只想談戀愛
研究發現只有15%的有婚史的女性還想再婚,而30%的男性還想再婚。
詹妮·楊是威斯康辛大學英語及女性性別研究教授,她認為大齡女性對於自己的約會物件更加挑剔:“我們的荷爾蒙已發生了變化,我們拒絕妥協和諒解,那些獨立自主的女性尤其如此。”
楊自己也是透過線上交由找到了另一半,去年她在臉書組織了一個50000人的交友指導社群,就像她在一篇文章裡寫到的那樣“約會就是一個數字遊戲,傳統的目標要求女性提高吸引力,約見儘可能多的男性,但這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常常讓人灰心喪氣”。
她建議女性像對待工作一樣對待約會。每天檢視約會軟體的頻率不要超過2次,交流時語言要明確,不要說“我愛笑”,因為誰不喜歡呢?如果想要再婚,就明確表明立場,沒有必要成為所謂的“好女孩”,假裝自己喜歡他們喜歡的東西,沒有任何要求,從不生氣,有求必應,隨叫隨到。

年紀變大以後,大家對於約會物件和一段關係的期待會更加鬆弛,二十多歲的時候,因為宗教原因、社會經濟地位、職業、種族、性取向、性別的原因,你的父母或家族會催你趕緊嫁給某種型別的人,但這種壓力在50上下已經基本消失。
很多年長的女性表示雖然自己渴望愛情和穩定的關係,但是他們已經沒有辦法回到那種沒有私人空間,事事都要商量的狀態去了,這麼多年她們都是自己一個人過的,早已習慣獨居生活,某些人即便已經有了交往物件,也有意放緩戀愛的節奏。
幾年前,海倫·費舍爾見了一位聰明、有趣的男人,但兩人的距離跨越了整個美國。“我會為他離開紐約,離開我的朋友們嗎?”,她想了想認為“不值得”。但三年前海倫還是最終嫁給了這位小她7歲的作家。他們選擇了“分開同居”的生活方式。她仍然生活在居住了28年的曼哈頓公寓裡,而他仍然生活在布朗克斯,他們每天打電話,多數晚上一起生活,不在一起的時候她和朋友們一起,每晚她都睡在自己的公寓裡。
我第一次用線上交友軟體時,就好像打開了一個高壓水龍頭,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湧現在我螢幕前。之後,我就開啟了我的線上約會,有人聰明,有人善良,有人幽默,也有人很無禮,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如果沒有這些軟體,我是不可能認識他們的。
除了選擇更加自由之外,年紀大了以後也更能自如地應對被拒的情況。
70多歲的弗朗辛·拉索兩次喪偶之後,開始了她的線上約會,她說:“如果別人不再想約你出去,這確實讓人心裡不快,但是更糟糕的經歷也沒有打垮你,一週以後,一個月以後,這種糟糕的感覺自然就會消失”。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已經精於區別篩選優質的交往物件,面對那些不適合我們的人,我們也可以儘快放手。
04
只有經歷過婚姻後,才開始懂得如何愉悅自己
57歲的伊麗莎白有一套約會系統,她羅列了很多條件,她只見那些住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男人,打電話之前先是資訊溝通,她無法接受沒有婚史的男人,有一次她告訴對方“我們合不來”時,對方開始詛咒她,罵她。
她在過去的兩年了見了大約二十多個人,多數都是律師或是職業經理人,之後一個叫“約翰”的男人在軟體上“喜歡”了她,她被這個男人的教育背景所吸引,他們互通電話,之後相約小酌一杯,感覺不錯以後正式開始約會。她喜歡他的幽默和積極正面的態度,而他則傾倒於她的美貌、成就和堅強的意志。伊麗莎白說:“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進入彼此的生活,沒有這些軟體,就不會有人介紹我們認識”。

男人也一樣,20歲的男人認為只要發生性關係就很贊,但在人生的後半段,他們追求更高的境界,兩性關係主播丹·薩維奇稱這種關係是GGG(good in bed, giving of pleasure and game for anything),床上好功夫、反饋好情緒、敢追好生活。
一個名叫特蕾莎的女人說自己在二三十歲的時候完全不瞭解自己,“我常說自己雖然離婚5年了,但情感和身體的相互疏遠實際上要更久”。特蕾莎會與約會物件敞開心扉談論床笫之歡,“那是我的一部分,我希望自己80歲的時候仍能有肌膚之親”。
Match網站的調查發現60歲以上的單身群體比年輕單身群體更容易體驗到性高潮,而他們很少會因為要愉悅對方而假裝高潮。
銀髮族知道自己慾望所在,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當生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還有什麼好遮遮掩掩的呢?
安利時刻
【2025社沒共讀會】正在籌備中,即將和大家見面。
社沒共讀,經典同行。兩年間,我們已攜手1000+書友,精讀20本經典,共赴知識的盛宴。
2025年全新出發,我們將籌備全新主題與共讀書單,力求形式更加新穎,內容更加豐富,歡迎推薦你心中的主題與書目,或提出寶貴建議。
對【2025社沒共讀會】感興趣,別錯過!可以加入社沒共讀會交流群,領取往期社沒共讀會書單和24本電子書、參與2025年共讀主題和書單建議,免費參加12月份《金錢心理學》共讀
加下方老梁社長的微信,即可進入共讀大家庭,共同成長,快人一步。
暗號:2025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