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來源:本文來自網路公開資料。 高階筆記達人 | 李雲 責編 | 柒 排版 | 沐言 第 8920篇深度好文:4884字 | 11 分鐘閱讀
筆記君說:
2025年4月18日凌晨,恆安集團官方微博沉痛宣告:恆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許連捷,因病情醫治無果,於4月17日16時50分與世長辭,享年73歲。
因為家境貧寒,許連捷從13歲開始賣雞蛋、水果、瓜子,為了賺錢,他“幾乎能想起來的都幹過”。
改革開放後,許連捷覺得“天上掉金子”的時代來了,他辦過運輸隊,做過服裝代工廠。但好景不長,由於美國對中國紡織品實施了限額,代工業務銳減。
1985年,許連捷敏銳捕捉到了“衛生巾”的商業機會,在和好友施文博商議後,二人一拍即合,創立了恆安實業公司,品牌名定為了“安樂”,取其安全、快樂之意,成為最早進入中國衛生巾市場的企業之一。
1995年開始,恆安銷售收入徘徊在十億左右。作為一家家族企業,沒有透明運作的制度,導致專業人才進不來,公司的業務很難發展。
許連捷於繁榮中也看到了危機,他帶領恆安集團走上變革之路。
1998年,許連捷選擇上市,為企業匯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恆安在香港掛牌,以10倍的市盈率順利入市,同時創下了當年港股上市最高市盈率和最高認購倍數的奇蹟。
2002年,許連捷花費2000萬元引進世界著名管理諮詢公司,對公司進行全面管理變革。他從自己下手開始革命,將自己的集權層層瓦解,推動了集團的變革。
在第一次改革中,恆安集團實現了家族企業到現代企業的轉變。緊接著,許連捷又展開了第二次精細管理的變革。
2008年,金融危機到來,許連捷再次引進世界知名管理諮詢公司,從企業戰略規劃、管控模式、供應鏈最佳化、績效管理模組等四大模組全方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2013年,恆安營收突破200億港元大關後,許連捷決定開啟恆安的第三次管理變革,在2014年3月聘請了IBM公司和SAP公司,推進建立一套整合供應鏈、流程、庫存、物流和渠道的資訊化系統,打造大資料產業模式。
如今,恆安集團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一家與國際接軌的快消品公司。
在恆安集團40年的發展歷程中,許連捷始終堅守實體經濟,把實體產業當作事業,帶領恆安集團從一家鄉鎮小廠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家庭生活用品企業之一。
創業過程中,許連捷始終以“以誠待人,信守諾言”作為生意的底色,並以“誠信、拼搏、創新、奉獻”作為恆安企業文化的核心。
安踏董事長丁志忠、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特步董事長丁水波等將其視為“閩商領袖”,也從許連捷身上學到了很多。
如今,許連捷老先生已駕鶴西去,我們只能從他講過的話中去領略創業的精神、人格的魅力,實踐的經驗以及一部分人生感悟!
一、誠信
是為人做事的根本
1.“以誠待人,信守諾言”是為人做事的根本,也是人生最大的財富。誠信經營,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人生事業最大的回報。
2.誠信一開始就是一塊“金字招牌”,大家認可的就是誠信的口碑,認可講誠信的人。
3.信是一個累積的過程,積累的越久,價值就越高。人生在一件事情上講誠信不難,但一輩子都信守每一個承諾,卻很不容易。

4.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誠信,人生就破產了。做企業也一樣,要把誠信作為一種堅守的理念,溶入企業的每一個經營行為中。
5.“得信者天助”,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
6.承諾之前要先想好,做得到還是做不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諾。
7.我們一直堅持對消費者誠信的意識,從研發入手,推出的產品一定是要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消費者只有認可了我們的產品,才能最終成為我們的忠誠客戶。
8.講誠信,有時候從眼前利益來看好像是吃了虧,但久而久之,當我們的信用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誠信便成了巨大的無形資產,會得到越來越多無形的豐厚回報。
9.做生意,要注意誠信,做不到的事就不要隨便許諾,信用是吃不完的。
10.一個人有了信用,沒本錢也有生意做。
二、經營管理
做專、做精、做透,才能盈利
1.要解決企業遇到的困境,就要善於學習、借鑑。
2.依法納稅,稅交了,錢卻沒少賺。從何而來?就是從暗處流失的。否則會有多少雙手在掏後腰包的錢?抓住這些手,堵住漏洞,企業自然就提高了效益。
3.任何一種事物,是沒辦法絕對平衡的,在與別人合作,只要你抱著“自己得49%,讓別人得51%”的一種心理,你就會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
4.做生意要守信,要專業,先不求賺錢多少,而一定要把產品做好。
5.不管做任何事情,把事情做到全行業最棒,都能夠賺錢。
6.我每做一個決策,包括價格調整,或者營銷策略調整,都要跑一跑市場,去一線看看,絕對不是坐在屋子裡面拍腦袋就乾的。
7.內部制度的建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因為自己是最瞭解企業狀況的。
外協給予的都是共性化的工具,如何把這些工具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在每個流程節點上形成可衡量的標準,都要自己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定。
8.變革,不是說變就變的,要很清楚為什麼要變?改變能創造多少價值?確定清楚這些再去做變革,不要為變而變。

9.給客戶帶來價值,瞭解客戶的需要,再把這些需求轉化為產品。
10.能讓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的是基層管理者,企業一定要給他們期權。技術人員也要給,這些人有了股份,他們會留在企業,為企業創造價值,跟企業一起成長。
11.初創企業時,困難是最大的,但我從沒有想過放棄,因為我一直想,這麼好的創業機會,這麼好的政策,如果不把握住機會,就太可惜了。
12.規範、建立標準很重要,一旦標準建立起來,企業的效率就會得到提升,沒有標準的話,進退都不自如。
所以,企業變革要堅定,把工作規範起來,一切上了軌道以後,效率自然會提升,在這個基礎上持續改善,爭取每天都進步。
13.企業走出去,不僅是帶著資金、還帶著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理念去尋求利他共贏的合作,要確立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有長期的規劃和科學的佈局,在佈局產能協作的同時,應該同期考慮綠色發展,因為只有做到綠色發展,才能最終做到可持續發展、長遠健康共同發展。
14.民營企業走出去投資、辦廠、設立工業園區,不是誰買下誰、誰征服誰,而是要在共同的目標下實現資源與平臺的共享,最終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15.時代對我們敞開了新的機會大門,以創新為驅動、以開放的心態參與協作共享,我們的民營企業將有更大的作為,也將為這個世界創造出更高的價值,成就海絲新未來。
16.所謂“危機”,我的理解是“危中有機”。
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的環境下,我們的企業應該看到發展的機遇,樹立長遠發展的理念,要相信在經濟調整期中有更好的發展和飛躍的機會。
17.實踐證明,在當今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大潮中,僅從本企業或者本國的經濟利益出發對外投資,難以被投資東道國接納,只有貫徹互利共贏的原則,企業“走出去”才能更好地克服水土不服的問題。
18.變革是大資料時代商業模式改變的要求,勢在必行,沒有退路!所有的管理要為經營服務。
19.透過運營的資訊化、視覺化,強化運營全過程審計,從而及時把握企業經營方向。
20.企業能否變革成功,關鍵在於“一把手”,如果“一把手”的思維、觀念不願改變提升,那麼變革肯定不會成功。
21.變革的時代沒有旁觀者,只有行動才能找到路徑。

22.任何一場變革,最難的是轉變思維觀念,最怕的是舊思想“死灰復燃””。我們要自我檢討,回顧反思,真正樹立起“經營者”理念。
23.有問題不可怕,把原因找出來,拿出對策和解決方案,落地執行,就一定能夠改善。
24.要成功,一定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付出就會有收穫,不付出而得到的收穫,是投機取巧。
25.恆安人從來不比別人聰明,只是比別人更努力。從創業開始,恆安人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的。
26.當老闆不容易,當一個成功的老闆更不容易。

27.價值共創、責任共擔、利益共享。
28.做好安全生產是“花小錢辦大事”。
29.安全事故一旦發生,必將令個人、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搞好安全生產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必須警鐘長鳴,常抓不懈。
30.唯有安全生產這個環節不出差錯,企業才能健康持續地發展。
31.面對問題要找出癥結所在,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分析發展路徑,明確“變”與“不變”,對於不足的,需要快速做出改變,而且是徹底的改變。
32.人力的浪費,時間的浪費比材料浪費更可怕。材料的浪費是看得見的,時間浪費卻往往被忽略。
33.人要有“以豐補欠”的意識,收成好的年頭要有存糧,到了災年才能度過。
34.對於恆安來說,赴港上市並不是像現在一樣為了融資,獲得資本市場的肯定。更是一次自我革新,一次規範化、企業標準化的洗禮。
三、關於創新
惟變不變,恆變者安
1.惟變不變,恆變者安。“創新”是恆安秉承的發展理念。
2.最輝煌的時刻,也是危機到來的時刻。

3.只有引進高檔裝置,才能從根本上擺脫低水平的競爭。
4.今天,我們身處網際網路時代,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比以往的任何時代變化都要快,在這樣的環境中,企業的商業模式總是在不斷地被顛覆,唯有商業模式背後的價值觀保持相對穩定。往往正是這些價值觀支撐著創業者去不斷調整。
5.變革是大資料時代商業模式改變的要求,勢在必行,沒有退路!所有的管理要為經營服務。
6.什麼是商業創新?我的回答很簡單,解決痛點就是升級,解決消費者痛點,進行產品升級,毛利率也要隨之升高,這就是商業創新。
7.創新要圍繞著價值的創新,一定要滿足客戶需求來創新創造。創新,就是改變不足與弱點,提升商品價值。
8.持續的創新與變革,適時的自我改變,讓恆安在不同時期適應了外部環境的變化,保持了企業健康發展。
9.創新是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永恆動力,只有透過創新與變革,才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活力。
10.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企業家接手實業、專注實業,而且在老一輩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與創新,融入了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和先進管理模式,他們更有國際化的視野和知識,能夠應對未來企業國際化的競爭。
11.學習是企業創新的源泉,學習比經驗更重要!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地去創新,持之以恆地去適應時代的更迭變化。在變化中,我們不能被輝煌業績限制。

12.只有透過變革,提升效率,持續為客戶創造更高的價值,不斷滿足客戶新的需求,才能鞏固我們的市場地位。可以說,變革是大資料時代商業模式改變的要求,勢在必行,沒有退路!所有的管理要為經營服務。
13.創新最主要的困難是在對價值的認識。我們做創新,一定要清楚我們要為客戶帶來什麼樣的新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客戶,才能得到長久發展。
四、奉獻
1.共同發展、共同成長才能夠促使社會進步,不單單是我好就好。
2.我們這一代人都非常感恩黨領導下偉大的改革開放。一直以來,我們心懷感激,努力奮進。
3.有多少財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為社會多做一點貢獻。

4.本人和恆安集團能有今天,得益於偉大的改革開放,受益於‘晉江經驗’的指引,也離不開歷屆黨委政府的幫助和支援。
5.相較於錦上添花,我更在乎雪中送炭。我們從事社會公益事業,是不求回報的。如果披著慈善的外衣要專案、要好處,那不是行善,是交易。
6.錢不在多。一塊錢,就是一份心力。有心比有錢更能影響更多的人。
7.慈善,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畢生的追求。
參考文章:
1.《【行業人物】許連捷:誠信終將成巨大無形資產,帶來豐厚回報》,生活用紙雜誌;
2.《中國衛生巾之父|許連捷:以愛拼敢贏的晉江精神奉獻“家國恆安”》,
衛生產品觀察;
3.《痛惜!中國紙業大亨,剛剛走了》,華韜商略;
4.《許連捷,這位傑出的晉江企業家值得人們銘記》,礪石商業評論;
5.《【商學院】導師許連捷:最輝煌時,正是創新轉型時》,大泉商;
6.《恆安CEO許連捷今日演講猛料多:創新、開放、共享,成就海絲新未來》,
新進界;
7.《【人物】許連捷:實體經濟迎來最好時機》,中國造紙雜誌社;
8.《許連捷:浪費材料看得見,浪費時間卻往往被忽略!》,大泉商;
9.《“變革者”許連捷:60多歲以30出頭的精氣神衝在企業變革一線!》,廈大EMBA江浙滬教學中心;
10.《恆安許連捷:見證“晉江經驗”》,北大縱橫。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好文閱讀推薦: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