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重演,美國資本又來洗劫日本了!

果然,

日本被迫加息了。

日本央行3月19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決定結束負利率政策,將政策利率從負0.1%提高到0至0.1%範圍內,這是日本央行17年來首次加息,也正式中止了8年來的負利率時代。
一般國家加息最低也是25個基點,也就是0.25個百分點。但是,這次日本僅僅提高了10個基點,僅僅只是將基礎利率提高0.1個百分點。
日本為什麼要加息?既然加息了,為什麼又這麼“謹慎”?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說說這些問題。
我們來看下日本央行利率曲線:從1998年以後,日本基礎利率一直都非常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甚至採取了負利率。
負利率是什麼意思?
你把錢存銀行,銀行不但不給你利息,而且還要你倒給銀行錢。
為什麼要採取負利率?
大家賺到錢都不花了,都把錢存銀行了,銀行有那麼多錢,但是找銀行貸款的人卻很少。
你把錢存銀行,銀行把錢貸給別人,賺到錢後才能分一部分給你作為利息。但是,現在你把錢存銀行,銀行卻貸不出去,這個時候銀行再給你利息,豈不是要虧死它?
負利率意味著什麼啊?
意味著經濟非常差。
日本的GDP增長率也證明了這點:1998年以後,日本GDP增長率一直在1%左右,幾乎沒有增長,日本也因此被稱為“失落的20年”,目前直奔30年而去。
經濟非常差,大家賺到錢後都不花,都存銀行裡了,這肯定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怎麼辦?

最簡單的辦法自然就是:降息。

你把錢存在我這,我非但不給你利息,相反還要你倒給我存管費,你還會把錢存在我這嗎?
這是很多國家老百姓都無法想象的——現在的中國“四大行”工、農、中、建定存一年的利率已經降至1.65%了,很多人都受不了了,不願把錢存銀行了。
日本長期採取負利率的目的就是不讓老百姓把錢存銀行!
你賺到錢,不存銀行,總得乾點啥吧?要麼消費、要麼投資,這樣一來不就能促進經濟發展了嗎?
但是,日本很奇葩,即使日本央行採取了負利率,日本老百姓也不把錢拿出來消費和投資。
為什麼會這樣?
你在一個單位上班,掙得不多,而且看不到漲薪的希望,將來要結婚、生子、養老……你敢去消費嗎?再加上,整個社會形勢非常不好,幹啥賠啥,你敢去投資嗎?
2018年,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和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撰寫了一本書,叫做“低慾望社會”,就是日本人最真實的寫照:年輕人不想花錢、也沒錢可花,老年人有錢卻不敢花;這種“低慾望”是日本經濟萎靡不振的重要因素;現在的日本,是喪失大志的時代。
其實,今天的中國已經有點類似了,但是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中國和日本的國情不同,我們還有很多手段、工具來避免“低慾望社會”。
從日本政府的角度來說,肯定是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的,所以除了採取負利率外,必須還要用更加激烈的手段來刺激老百姓去消費、去投資,從而帶動經濟發展。

什麼手段比負利率還厲害?

當然是開動印鈔機了!

負利息,你都不肯把錢拿出來消費、投資,那麼我就開動印鈔機,讓錢貶值,看你把不把錢拿出來消費?

於是,從2012年安倍上臺後,就開始開動印鈔機,瘋狂印錢,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開始飛速擴張,由143K JPY Billion快速增加到760JPY Billion,增加了5.3倍。
從印錢這件事來說,日本央行比美聯儲還狠!
然而,印錢也沒有用。

無論日本央行印多少錢,被老百姓賺走後,依舊把它們存到銀行,既不消費,也不投資,經濟依舊半死不活。

我們知道一個最簡單的公式:

商品價格=總金額÷總商品數量。

日本的GDP增長率非常低,這就等於商品的數量沒有增加。

商品數量沒有增加,印的錢卻非常多,按理說,商品價格應該上升才對吧?但是,日本的商品價格卻始終也上不去。
我們來看下日本的通貨膨脹率:日本的通脹率非常低,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負值,偶爾高是因為上年的基礎低。
舉個簡單的例子:正常情況下,一個蘋果是100日元。明年,蘋果價格降到了98%元,那麼通貨膨脹率就是-2%;後年,蘋果價格又回到了100元,那麼通貨膨脹率就是2.04%。
絕大多數國家的通脹率都是正值,所以商品價格是一直上漲的。但是,日本不一樣,一年跌、一年漲,漲跌幅度基本一致,這就導致了日本商品在長時間內不漲價。
商品數量沒變(GDP增長率很低)、商品價格也沒有漲(通貨膨脹率很低),日本央行印的那麼多錢哪去了?

主要有兩種可能:

第一,存在銀行,成了“死錢”;

第二,流通到國際上了,被其它國家的人持有了。

第一種情況很好理解,這裡我們就不多說了,我們重點說第二種情況。

大家想想,如果現在你從銀行貸款,銀行不要你的利息,你怎麼才能利用這個政策掙錢?

做生意?

你沒那個能力,更何況整體經濟形勢不好,你也不敢借錢做生意。

怎麼辦?

於是,日本人就想到了一個辦法:炒匯。

我從銀行貸款100萬日元,然後把這100萬日元換成美元,假設1美元=100日元,那麼我就可以換成1萬美元。再然後,我把這1萬美元存到美國的銀行裡,每年獲得5%的利息。

這樣一來,我是不是基本是無風險獲利了?
貪這種“小便宜”的都是哪些人?
女人啊!
要是男人,看每個銀行的存款利息都差不多,隨便找個銀行存起來就是了。但是,女人不一樣,哪怕另一個銀行高0.1個百分點,她也會把錢存到那個銀行——就像我媳婦一樣,每次存錢,她都要對比各家銀行,挑一個利率最高的銀行存,哪怕僅僅多0.1個百分點的利息。

全世界的女人都是這樣的,日本女人也不例外!

日本女人管著家裡的錢,她們想要用“錢生錢”,便選擇了炒匯,於是便誕生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名詞,叫做

“渡邊太太”

什麼叫做“渡邊太太”呢?

在日本,“渡邊”是常見的姓氏,所以“渡邊太太”也被形容為家庭主婦,只不過那些家庭主婦是懂一些金融知識的——把自己家裡的存款或從銀行貸款日元,然後去炒匯。

渡邊太太有多牛呢?

有新聞報道,2007年的全球股災就有她們的一份“功勞”。

2007年2月27日,全球股市接連暴跌,平均跌幅為6.4%。中國的滬深股市也遭遇十年來最大跌幅,平均跌幅接近9%。當時,國外一些媒體報道說,“2·27股災”是由中國股市震盪引發的。但是,金融大鱷索羅斯卻認為,日本長期零利率催生的大量日元套利交易,是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查詢不到最新的資料,但是由於日本經濟這麼多年來非常“穩定”,所以以前的資料在今天依舊有代表性。
據2007年日本銀行的“資金迴圈表”顯示,日本的日元與外幣綜合結算投資信託餘額到2006 年末為105萬億日元。從投資主體來看,家庭投資最多,達到66萬億日元,佔整個投資的63%。大大超過了金融機構的25萬億日元和非金融法人的13萬億日元。
所以,千萬不要小瞧日本家庭主婦的力量,她們可是日本炒匯的主力——就像中國的“黃金大媽”一樣,她們完全有能力左右黃金市場!
其實,道理一點也不復雜,我們以中國為例大家就更容易理解“渡邊太太”了。
現在,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是1美元=7人民幣左右,比較穩定。

假設我有70萬人民幣,那麼我就兌換成10萬美元,然後存到美國的銀行裡,年利息為5.5%,遠比中國銀行的1.65%要高。一年後,假設匯率不變,我就等於賺了3.85個點。

如果中美貨幣政策沒有多大變化的話,匯率保持穩定還是相對比較容易的。所以,這基本就屬於無風險套利。

炒匯可以無風險套利,中國老百姓為什麼不那麼做?

那是因為

中國有外匯管制,普通老百姓想要拿人民幣兌換美元比較困難,到美國開戶也比較困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些大資本不會那麼做!

受貿易戰和經濟結構轉型影響,這兩年,中國經濟比較差,物價指數甚至出現了負值。

按照正常道理,這麼低的物價指數,中國央行早該採取降息刺激經濟發展了。

但是,中國央行為何遲遲沒有動靜?

就是因為現在美國的基準利率已經達到5.5%了,如果這個時候中國再降息,那麼美元和人民幣的利差將進一步加大,這樣一來,一些大資本就會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去“套利”。這就是所謂的“資本外流”。

瞭解上面的內容,後面的事情就容易理解了。

從2019年開始,以巴菲特為代表的歐美資本就開始進入日本股市,隨後國際資本和遊資也跟著瘋狂進入日本,在推高日本股市上漲的同時也帶動了物價指數。

目前日本的物價指數已經連續22個月大於3.0%——這幾個月在2.0-3.0%之間是因為上年的基數比較大,接下來會繼續上升。

按照正常道理,對於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來說,物價指數大於3.0%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如果不加以壓制,那麼就會形成“通脹螺旋”。
所謂的“通脹螺旋”就是指物價會發生螺旋式的上漲,越漲越高,最後就可能讓錢變成廢紙。
各國央行存在的最大意義之一就是:控制通脹。
比如,美聯儲最大的兩項職能就是:
第一,保證就業率;
第二,控制通脹。

所以,按照道理,為了控制通脹上升的勢頭,日本央行必須要採取措施進行壓制物價了。

但是,日本央行也很為難。

現在美國已經準備降息了,如果這個時候日本央行開啟加息的話,那麼美元和日元的利差就會變小。

上面我們給大家分析過:日本的女人在大規模炒匯,她們為了賺取利差,拿著日元兌換了大量的美元存在美國的銀行裡。一旦美元和日元的利差變小,她們的風險就變大了,那時她們就會把美元換成日元。

一旦日本的“渡邊太太們”把美元換成了大量的日元,那麼日本國內的日元數量就會大幅度增加,這不僅僅會加劇通脹,還會繼續推高日本股市。

歐美資本就是看重這點的。

歐美資本拿著大量的美元兌換日元,推高了日本的股市和通脹,逼迫日本央行加息;日本央行加息,渡邊太太們又會拿著美元換成日元,依舊會推高日本的股市和通脹。但是,如果日本央行不加息,日本就會陷入“通脹螺旋”,通脹依舊會越來越高!

所以,現在的日本央行已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加息不是,不加息也不是。

但是,日本的物價指數擺在那呢,不加息不行。
可能日本央行進行了慎重的分析,覺得:加息的代價可能要更小點。
但是,由於日本央行自己也不敢確定,所以就採取了非常保守的方式試探一下,這就是日本為什麼僅僅加息了10個基點的主要原因。
按照正常道理,日本採取加息措施,股市應該下跌,日元應該升值才對。但是,現實卻是完全相反,日本股市繼續上漲,日元繼續貶值。
現在的日本已經沒有辦法控制股市的上漲和物價了。
不加息,歐美資本會持續投資日本,繼續推高股市通脹,逼迫日本央行加息;加息,日元和美元利差變小,渡邊太太又會拿著美元換成日元,依舊會推高股市和通脹……

怎麼辦?

最終只有一個結果:逼迫日本央行大幅度加息。

只有逼迫日本央行大幅度加息,將大量日元鎖死在銀行裡,才會壓制住股市的上漲和通脹。

日本股市持續上漲,歐美資本拋掉股票,大賺一筆;再然後,逼迫日本央行加息,日元升值,歐美資本再大賺一筆。

大概過程是這樣的:現在美元兌日元的匯率是1美元=150日元。美國人拿1億美元換成150億日元,投資日本股市,股市上漲一倍,美國人就等於有了300億日元。然後,日本央行加息,日元升值,1美元=75日元,然後美國人拿300億日元換成4億美元。

歐美資本透過股市和匯市,一通操作,由開始的1億美元變成了4億美元,賺了4倍。
當年,美國就是這樣洗劫日本的。
現在歷史再度重演!
上一次,美國資本讓日本“失去了20年”,這一次又會讓日本失去多少年呢?

或許,再被洗劫一次,日本就再也沒有希望了!

這就是做“美國狗”的下場!
當主人餓了,找不到吃的時候,那麼只能拿自己養的狗開刀了!
—–全文到此為止。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文章,請點選下面的公眾號名片,關注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