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五,上海出了個全國單價地王。拿地主角祺祥望宇,充滿吃瓜元素:
非地產企業、今年新成立、浙商富豪二代。見《獨家!》
一時間,不少評論認為,富二代葉家姐妹是要自建頂豪留做家族傳承。
畢竟地塊很迷你,按套均400-500平算,也就10多套別墅。犧牲點容積率(審批能過的話),造出私密性拉滿的真正合院,也不是不行。
路數對這個“自住傳承說”不抬槓。但要說葉家想怎麼蓋就怎麼蓋,那就有點帶節奏和誇張了。規劃方案是要報批的。
祺祥望宇拿地後,有些報道冠以“浙江台州富婆”稱號。路數認為不準確。因為在葉華彪為數不多的公開報道里,他提到過女兒並不在台州長大。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路數的好奇點在於,這事還缺個配角,這樣故事邏輯線才會更完整連貫。先來說結論:
如果讓宸嘉參與到這塊地來,也不是沒可能。
這塊地開發難度很高。地貨比算下來,單價至少要到35萬+。這也是為什麼路數憑直覺認為只能是祺祥望宇去拿。而招商+徐房、中海純屬陪跑,主打“重在參與”表忠心。
一家制造業企業,初入地產圈就敢在上海核心區挑戰高難度的風貌別墅。它除非是自虐,否則更合理的劇本應該是:
引入代建方或者小股操盤方。
還有一點,但凡做過風貌的地產公司,旗下代建平臺未必對這塊地有興趣。
路數發現,在葉家一眾公司裡,有兩家公司很特殊:
上海楹嘉置業有限公司和上海瑾舒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的註冊地是上海十多年前的豪宅:
中海紫御豪庭。
這是上海普陀長風板塊2014年前後的首個法式精裝頂豪專案,有別墅和高層,分成好幾期開發。當年也曾轟動一時。如今,專案的業主們更能挺直腰板了。
路數的一位朋友能確認,中海紫御豪庭其中一期有個600多平獨棟,買家就是葉華彪。不僅如此,他兩位女兒也置業於此。
這就說明,葉家對中海紫御豪庭相當認可。
當然,另一方面原因是葉家公司的總部和工廠基地就在上海的普陀區和寶山區。中海紫御豪庭,匹配了這位浙商大佬“居住和工作”的剛需。
而中海紫御豪庭當年的關鍵操盤人,就是現在宸嘉發展董事長兼總裁崔帥。葉老闆和崔帥早就認識。
崔帥,設計出身,2020年因上海虹口區圍標事件,從中海地產上海公司總經理位置下課,轉頭帶著一批中海華東舊部,在宸嘉發展開啟再就業新徵程。
宸嘉的總部在上海,地產圈黑馬,成立不到5年。專案不算多,但各個在一二線核心城市,專攻中高階豪宅。
對了,市場口碑還不錯的宸嘉長風·嘉佰道就跟中海紫御豪庭,直線距離1公里。
宸嘉能夠高歌猛進,離不開金主險資國華人壽。而國華人壽背後,站著那位以“雞缸杯喝茶”聞名江湖的收藏巨鱷——劉益謙。
坊間傳聞,宸嘉取名來自劉大女婿名字——“陳佳”的諧音。
看來,劉大佬和葉大佬給公司起名,都是一個套路。
劉大佬在藝術品和金融投資玩得風生水起,對地產的執念同樣深厚——國華人壽直接投資了一堆的商業、辦公、養老地產等,還想方設法透過信託計劃和債權計劃等間接投資方式投資地產。
號稱2021年“上海金融法院建院以來最大標的額的案件”——四川信託訴泰禾借款糾紛案,兜兜轉轉搞半天原來是國華人壽踩雷,說白了,就是國華人壽以四川信託為通道,給泰禾貸款,錢沒收回來。
國華人壽涉嫌違規把資金投向住宅,踩了監管對保險公司的紅線要求,比如之前就被曝光過的福州福晟錢隆府專案。
國華人壽還把母公司天茂集團(000627.SZ)拖累了。今年,天茂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退市風險高懸。
宸嘉的應運而生,肩負著盤活國華人壽那些地產專案的重任。商業的就叫國華金融中心,養老的就叫國華合悅家,分佈在上海、武漢、寧波、重慶等。
後來沒多久,宸嘉就獨立拿地操盤,住宅盤名字裡明晃晃透著高階和做到100分的氣息,成都宸嘉100·嘉佰軒、長沙宸嘉•嘉臣道、武漢宸嘉100·嘉佰道、上海宸嘉100·嘉佰道、嘉佰道·徐匯等。
這一次,葉氏家族拿下的地塊在徐彙區的衡復風貌區,魅力和地段價值不言而喻。
地產圈和媒體圈人士,基本都知道劉益謙住在上海徐彙區,並且對徐彙區愛得深沉。這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
去年,宸嘉就在徐匯龍華寺邊上豪擲43.8億拿地(樓板價12.6萬/平)。最近,它又對徐匯東安路地塊的代建虎視眈眈。
這次的這塊全國單價地王,最後會不會引入宸嘉,時間是最好的編劇。按照出讓要求,地王是要48個月內完工竣備的。

第三個讀者群擴募中,如有興趣入群
請務必向公眾號直接留言傳送名片或自我介紹
手動邀請進群,謝謝
有時候加群的讀者會很多,請耐心等待
謝絕圍觀潛水
心平氣和地哀嘆行業和聊聊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