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萬買房後,我沒有過上理想的生活

最近發現一個新現象,年輕人開始扎堆去遼寧阜新買房了。
和前兩年扎堆去鶴崗買房的現象有些相似,都是一個房價很低的東北小城市,大概三萬左右就能買到一套房躺平。
但是相比鶴崗來說,阜新的優勢似乎更明顯。
首先是地理位置更方便,阜新高鐵直達瀋陽只要48分鐘,直達北京只用兩個半小時。
其次阜新冬天的氣候沒有鶴崗那麼冷。
所以很多年輕人開始把阜新作為買房的首要參考地。
在某紅書上,#鶴崗買房 的瀏覽量目前只有一千多萬,而#阜新買房 話題的瀏覽量早已超過了兩千萬。
在這個話題下面,有人花2.8w在阜新買到理想的房子,在那邊定居;有人被低價房勸退,選擇了離開。
抱著好奇的心,我在網際網路上找到一些去阜新買房的年輕人,和他們聊了聊去阜新買房的真實感受。
他們中,有人在阜新定居開始了新生活;
有人買完房之後,一直沒去住;
還有人轉賣了房子,開始了下一場旅程。
但我最關心的其實還是:
真的有這樣一個地方,可以讓年輕人過上無房貸、無壓力、不焦慮的生活嗎?
以下是他們的回答。

大家都很好奇的是,在阜新,真的可以花三萬多就買一套房嗎?
是的,真的可以。
@電子廠學委 在阜新買的兩室一廳一衛的簡裝房,60平左右,6樓,去市中心坐公交40分鐘左右,買房總共花費3萬7不到。
@小易沒上班 買了一個72平的小三室一廳,步梯五樓,距離市中心開車15分鐘。買房花了3.1萬,硬裝花了2.5萬,軟裝花了0.7萬左右,零零碎碎一共花了6.6萬左右。
@林芳菲的小屋 買的房子在2樓,52.73平 ,離市中心9公里。買房花了3.9萬 ,中介費2000,裝修花了4萬多。
@加加 買了一套55平的毛坯房,花了3.7萬,後來又花了1.8萬做整體裝修。
看到他們買的房子和所付房價時,說不心動是不可能的。
畢竟在其他城市,買房依舊是昂貴的,有巨大壓力的,而在阜新,年輕人買房變得簡單、具體、輕鬆了起來。
全款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成了可能,不必背幾十年的房貸,不必被掏空家底,不必擔心樓盤會大崩。

雖然阜新的房價確實很低,但三萬塊對年輕人來說依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所以對於這筆錢的使用,大家也格外謹慎小心。
多家對比、實地考察是必須的,但經歷幻想破滅也是其中的一環。
@電子廠學委 大概看了一個星期的房子,一共看了三、四個小區的不同房源。
“阜新的便宜房子老、破、小、頂、偏,五個得佔三個,尤其是簡裝的房子裝修都比較老,供暖的時候如果家裡的水路狀態不好的話,很容易造成漏水之類的情況。”
所以對他來說,能買到一個還像樣的房子,屬於撿漏。
大多數低價的房子,都離市中心較遠,而且多是回遷房、老破小,步梯房。
實地看房過程中,還會發現很多隱藏的問題,比如窗戶漏風、衛生間漏水、暖氣不足、下水道反臭等等。
如果抱著花三萬塊就買到一套價低且還不錯的房子的期待,大機率會失望。
所以看房選房的過程,也就變成了一個人在碰撞中逐漸明確自己需求的過程。

這次採訪中,讓我比較意外的一個發現是,阜新買房潮中女性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25歲的女生@小桃在努力 一直有個婚前能擁有自己小房子的願望。畢業後的兩年裡她搬過六次家,帶著她的貓和狗,從一個區搬到另一個區,一個城市搬到另一個城市,從南方搬到北方。
無數次的斷舍離,無數次的折磨讓她無比渴望穩定,迫切地想要一個房子去承載自己的肉體和靈魂,不讓貓狗跟著自己繼續流浪。
31歲的女生@小易沒上班 在30歲的時候被裁員,在那之前,她在上海工作,一天到晚累得不行,但下班後還需要騎共享單車加搭乘地鐵,70分鐘才能回到住所。
那種工作狀態讓她感到內耗同時又沒有太多收穫,於是想趁著被裁的機會gap一段時間,換一種輕鬆自在點的方式生活。
遠離996的內卷狀態,純粹地體會生活的面貌,一個人靜靜。
她說:“我不想當機器了,我想好好生活。”
30歲的女生@蠟筆很新 一直想要一個房子,但在老家,房子一般都預設是兒子的,如果非要買,家人也會說買老家的房子,這樣比較有保證。
對她們來說,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是一個願望,是一種底氣,是一處避難所,也是一個烏托邦。
而阜新,剛好以一種簡單易得的方式,滿足了大家的這個需求。

雖然阜新地處東北地區,但是買房的人卻來自中國各地。
@加加 的老家在廣東佛山,但她卻和好朋友一起選擇了在離家兩千多公里的阜新買房。
原因是佛山房價太高了,看了一套,月供大概需要六七千。
@小易不上班 老家在湖南長沙,作為一個南方人,她從來沒有過東北生活的經驗,對南北差異很好奇,很想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人生多一些不一樣的體驗。
@蠟筆很新 的老家在浙江溫州,可她的積蓄根本買不起老家房子,壓力會很大。而阜新的房子卻可以讓她降低很多成本,買完房還有積蓄能夠支撐後面的生活。
果然,房價低,才是吸引年輕人買房的最大因素。即使相隔兩千多公里,也不是問題。

之前我一直覺得買房是一件大事,一件人生大事,所以一定需要特別重大的契機才會去考慮、執行這件事。
但我發現,對於去阜新買房的人來說,買房並不需要多麼重大的契機,想到就可以去做。
@電子廠學委 在失業後的一個晚上,突然在B站刷到了在阜新生活的影片,被那裡的低房價、安逸生活吸引到了,於是就下定決心要去阜新買房,讓自己安定一段時間,休養生息。
做完決定的第三天,他就收拾好了東西,坐上了廈門前往北方的列車。
@加加 和朋友早就有一起買房的打算。去年六月份,她們在某音、某紅書刷到了鶴崗買房很便宜的新聞,於是兩個人一拍即合,去了鶴崗看房。
但是看完房之後發現鶴崗太冷了,冬天有時候甚至會低到零下三四十度。於是她們又開始研究鶴崗周邊的其他城市,同樣房價低但沒那麼冷的城市,這個時候她們看到了阜新。
買房雖然是一件人生大事,但阜新的低房價,讓這個決定的難度也隨之降低了不少。
當試錯成本足夠低的時候,決定就變得易做了。

意料之中的一點是,去阜新買生活生活的外地人,都對阜新的評價挺高。
阜新不僅房價低,物價也低。
@小易沒上班 到阜新的第二天,一大早帶著狗狗逛了東山小區的早市,一大碗雞蛋羹2元、超大一根油條1元、西瓜6毛一斤。一人民幣可以當2.5東北幣花。
阜新當地人很熱情。
這句話幾乎每個採訪者都跟我說了一遍。
@電子廠學委 一開始去阜新買房的時候,是在酒店住著,但是看房的過程中他和房東阿姨商量,能不能先在裡面住著。那個時候他還沒有交定金,但是大姨卻很信任地把家裡的房子鑰匙交給他了,讓他先在裡面住著。
“這邊的叔叔阿姨都特別好,怎麼說呢,就是路見不平直接拔刀相助那種。”@加加
她搬家的時候,路過的叔叔阿姨都會很熱心地搭把手,幫忙搬行李。
房子裝修的時候還遇到了很好的材料店老闆。幫她們找工人,定水電材料、瓷磚、水泥、沙子等等。給她們的價格基本也是全平臺最低的,最後她們整個裝修,硬裝只花了1萬出頭。省了很多錢,也省了很多心。
在阜新最重要的是,有了生活感。
“我最喜歡下午買罐啤酒去阜新煤礦公園坐在長椅上喝酒,秋天還不是很冷,就看大爺大媽們逛公園,聽風聲、喝點酒還挺舒服的,很自在也很放鬆。有的時候半夜想吃宵夜家旁邊也有店開門,賣麵條和雞架,現在想想還挺幸福的。”@電子廠學委
@小易沒上班 感覺自己近五六年都沒有這麼放鬆地生活過了。職業發展的路上一直都在卷,每一份工作基本都是無縫銜接,從來沒有心力去慢下來。
而在阜新,她學會了慢慢養活自己。每天想的都是明天吃什麼比較健康,蔬菜應該怎麼搭配,明天買菜是去超市還是早市…
“真的純粹就是在生活!”
“我喜歡早市,喜歡坐三輪車在街上溜達,喜歡坐公交車從頭坐到尾,喜歡在家裡聽雨聲,喜歡自己不慌不忙地從床上起來洗漱吃飯,甚至喜歡我可以花高達兩個小時洗澡,所有的一切都看起來那麼歲月靜好。” @momo 
阜新在某種程度上,確實緩解了很多年輕人的焦慮。
讓這些被工作被生活追趕的年輕人,得到了一次喘息機會。
想起了契訶夫在《醋栗》中寫的一段話:
“誰一生當中哪怕只釣到過一次鱸魚,或者秋天只見過一次鶇鳥南飛,看它們怎樣在晴朗涼爽的日子裡成群飛過鄉村,那他就再也不想做城裡人了,他一直到死都會嚮往那種自由的生活。”

但,在阜新買了房就可以躺平嗎?
答案是不一定。
的確有人在那邊過上了理想的安逸生活。
比如@林芳菲的小屋 每天睡到自然醒,起來後會做自己喜歡的美食、喜歡的事,生活很安靜,不用做無用社交,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不過,留下的外地人比例並不是很高,雖然很多人都跟我分享了在阜新的好處,但最後,不少去阜新買房的外地人都選擇了離開。
有人是因為意外,被迫離開。
比如@電子廠學委 是因為家裡老人生病急需用錢,於是選擇把房子轉賣了出去。
有人是因為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比如@小桃在努力 在準備考研,計劃等年底的時候把房子轉手。
有人是因為不想讓房子一直閒置。
@momo 從安徽去阜新買完房之後,就沒什麼錢了,第二年過完年才過去裝修、生活了一段時間。雖然房子在不斷的完善,在她在一次又一次不得不為了生存回老家把房子閒置時,開始重新思考,真的要讓房子在無人居住的情況下一點點破敗嗎?
於是,她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把房子轉賣出去。
還有人已經開始尋找下一個“阜新”。
@小易沒上班 在阜新買的房子單元入住率不高,暖氣比較一般,所以冬天的時候還是有點冷,她的無毛貓都開始長毛了。於是考慮之下,她賣掉了三萬的房子,攜貓帶狗去了大理,那邊的天氣更暖和,氣候更舒服,也更適合怕冷的無毛貓。
離開阜新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在阜新工作不好找。
“阜新的工資普遍很低,兩千到三千,而且沒有社保沒有雙休,夢寐以求的養老生活,還是需要穩定的收入來維持。”@煙雨天
在阜新生活,很符合契訶夫的另一句話,“天氣好極了,錢幾乎沒有。”
那些留在阜新長久定居的人,要麼在做線上工作,要麼有一定的積蓄可以不考慮工作收入問題。
如果還想繼續打拼、繼續掙錢,那麼阜新大機率滿足不了。

雖然不少人最後選擇了離開阜新,但沒有人後悔去了阜新。
@電子廠學委 在去阜新之前,整個人是一種特別難受崩潰的狀態,但是他清楚地記得,在剛買房子不久,他在床上被陽光曬醒了,大概四五點鐘,他就看著外邊的藍天,腦子裡很安靜很安靜,大概持續了半個小時之後他忍不住嚎啕大哭。
也是從那天起,他的狀態開始逐漸好轉。
對他來說,阜新就是他的烏托邦,雖然現在離開了,但他從不後悔,而且很感激當初的自己做了去阜新買房的選擇。
@小易沒上班 雖然現在去了大理,但她並沒有想過要完全離開阜新,只是想要解鎖更多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她希望以後做一個“候鳥”,過年在長沙生活陪陪家人,冬天在東北阜新生活,學學滑雪,其他時間也可以在雲南生活,四季如春不受冬冷夏熱的影響。
阜新在某種程度上就像一個停靠的碼頭,給那些忙碌、疲憊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停靠喘息的地方。
阜新也許無法讓每個年輕人都過上無房貸、無壓力、不焦慮的理想生活,但至少它讓一些人的生活變得有盼頭,有期待了,因為你知道,有這樣這樣一條退路。
而一個正常的社會,就是累了可以歇一歇躺一躺,等休息好了再繼續向前出發。
@電子廠學委 在離開阜新那天雖然很捨不得,但同時又感到些許放鬆,感覺自己告別了自己的一段時光,一段掙扎恢復變好的時光。
他說,“生活總得向前嘛,我的經歷我的記憶留住了我在房子裡的感受就足夠了。”
這是新世相的「差一點就躺平了」系列第一期。我們將繼續分享年輕人一邊迷茫一邊找出路的各種嘗試。未必是正確答案,但也許能給你靈感和勇氣。
撰稿:清嘉

責編:梁珂
設計:雲圖(實習)‍‍

晚禱時刻  
“只要可能,
你需得生活在有趣的地方。
這樣,你可以遇見有趣的人,
見證有趣的事。”
——歐文•D. 亞隆&瑪麗蓮•亞隆《生命的禮物》

 你堅持的東西,
 這個世界
 總有地方容得下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