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救救我女兒吧,她是戀愛腦!


本文作者:劉小念
公眾號:寫故事的劉小念(ID:xgsdlxn)

大家好,我是李老師,好久不見,抱歉,有點小忙。

那就直奔主題吧。
給大家說過我見過的,最嚴重的“戀愛腦”,以及我和家長的應對吧。
希望能對大家有點小啟發,也期待大家更多的集思廣益。
我曾經帶過一個學生,她是初二下學期從別的學校轉到我班上的。
就叫她小小吧。
小小剛開始一切正常。
可是,一個星期後,我便發現她和班級上另外一個男孩的關係有些曖昧。
要知道,孩子們的那些小把戲,其實根本逃不過老師的眼睛。
老師當久了,他們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我們幾乎就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
異性相吸,對於這一點,我向來不緊張。
這恰恰證明,他們情感發育正常。
只要不出格,我通常是不去幹涉的。
因為成年人的介入,常常會讓原本單純美好的關係變得複雜,並在壓力下變形。
但是,我慢慢發現小小的狀態不對。
那個男孩只要跟別的女生說句話,她的臉色就會很難看,整個人完全進入不了學習狀態。
有一次,男孩走進教室時,剛好看到另一個女生在擦黑板。
女生跳著腳擦黑板最高處,依然有些夠不到。
於是,男生自然地過去幫忙。
結果,小小炸了,她罵了路過她的那個女生“綠茶”。
那個女生當然很生氣,說她有病。
兩人爭吵了幾句,這事也就過去了。
而我當時不在教室,所以這個前因我並不知情。
大概一個月後的一天,間操時間,這個男生來跟我請假:“老師,我今天不想上間操,想跟你聊聊。”
於是,在教室裡,這個男生痛苦地告訴我:“老師,我錯了,我不該跟小小談戀愛,我現在特別後悔,但我擺脫不了她,我很害怕。”
直到這時,我才知道,小小是個佔有慾極強的女孩。
男生看別的女生,她會生氣,一口氣寫十幾張紙條聲討他。
男生午間沒回她的紙條,跟男同學一起去操場打籃球了,她就把他的語文課本給撕爛了。
男生忍無可忍跟她提出分手,她擼起胳膊袖給他看:“前兩道傷,是另外兩個男生跟我分手留下的,我不在乎再添一道。”
男生嚇慘了,也知道自己惹了個根本承擔不起的麻煩。
幾經糾結,決定向我求助,並懇求我務必不能讓他父母知道,否則父母會打死他。
也是打那兒之後,我開始留意小小。
她的心思已經全然不在課堂上。
上課時,她不在寫紙條,就在畫畫。
每次交作業,她會等到那個男孩交作業時,緊隨其後,這樣她的作業本就可以和男孩的作業本在一起了。
男孩課間去衛生間,她就在走廊等著。
男孩出來後,不理她,她就默默跟在後面。
男孩中午跟同學打籃球,她買了整箱的可樂送給他和他的隊友們喝。
有一次,我的課,她全程都在看那個男孩,連我提問她,喊她的名字,都沒聽見。
她同桌捅了捅她,她站起來,看看我,看看那個男生,哭了……
我安慰她:“偶爾溜下號很正常,說明老師課講得不是那麼有吸引力,我加油,你也儘量跟上老師的節奏,好嗎?”
小小愣了一下,眼淚流得更兇了。
當天放學後,我跟小小聊了一會兒。
沒聊那個男生,也沒聊上課溜號的事情,只是問了問她對新學校是否適應,是否需要老師的幫助,以及表揚她作文寫得很棒,敏感多思,視野開闊。
這些話,讓戒備心理十足的小小很意外。
我說完了之後,她問我:“老師,沒有‘但是’嗎?”
我說:“什麼但是?”
她說:“你們老師把學生留下後,不都是先假裝表揚一下,然後轉折進入批評主題嗎?”
我笑了:“但是,我真的沒什麼要批評你的。”
“那我可以走了嗎?”
我說:“可以。”
她說:“真的可以嗎?”
我說:“真的。”
她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打那兒之後,我的課堂上,小小不再溜號。
事實證明,她是可以把注意力從男孩身上挪開的。
於是,我著重提問她,也叮囑別的老師分給她一些注意力。
因為,我默默地做了背調。
這是小小第三次轉學,全是因為早戀。
這個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要星星不給月亮的女孩,習慣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這一點,也帶到了她和男孩的相處之中。
只要對方對她有了好感,就不可以再跟別的女生說話、交往,必須對她有求必應,有問必答,用現代的說法“二十四孝”。
少年心性哪受得了這樣的束縛,兩個男孩都跟她斷交,於是,她先是懇求。
懇求不成便是自殘。
並因此弄得滿城風雨,父母不得不為她轉學。
據她從前的班主任說,她第二次吃安眠藥加割腕被搶救過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懇求媽媽:“媽媽,你去求求某某(男孩的名字),讓他跟我和好吧,沒有他,我真的不想活了。”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她媽媽雖然傷心生氣,但卻真的求助那個男孩的爸媽,讓男孩假裝應付一下小小,自己哪怕出點錢也可以……
有求必應的父母,有時是會給孩子造成“世界是圍著我轉”的錯覺。
所以,所謂的戀愛腦背後,其實是偏執的佔有慾和任性。

我知道,這樣的孩子,單純依靠父母來改變,太難了。
可是,如果不改變,她的人生還能轉到哪裡去呢?
這樣的孩子,需要移情,需要讓她看到比兩性情感更有挑戰的事情和世界。
我的嘗試是挑出她的一篇作文,投給一個少年刊物。
我經常把孩子們的作品推薦給這家雜誌社,跟他們的編輯也算小熟。
作文發過去之後,編輯給出了300多字的修改建議,裡面有肯定,也有一些意見。
我如實轉給小小,並加了一句:“老師和編輯都認為,你很有寫作天賦,思維獨特,加油!”
小小很開心,認真地做了修改。
事實上,第二次修改後,那個編輯就已經決定錄用。
但我還是讓編輯在大大的肯定之後,又提了一些小小的修改意見。
如此三次,小小的作文終於變成了鉛字。
我是等到稿費到了之後,才連同刊物一起給小小的。
當自己的作文,歷經波折變成鉛字,小小的開心可想而知。
我問她:“稿費怎麼處理?”
她想了想:“捨不得花,留著做紀念。”
我把她的稿費單拍了照:“來之不易,老師為你開心,我也得拍照做紀念,沾沾喜氣。”
然後,我倆還開心地跟稿費單合了影。
事實上,那120元的稿費,對於花錢如流水的小小來說,九牛一毛。
可是,因為來之不易,所以才會倍加珍惜。
這樣養尊處優,要風得風中養大的孩子,需要的就是挫折、等待、延遲滿足。
由作文這個小事件出發,我會在肯定小小的同時,在各方面給她一些小小的打擊:
比如敲打她,數學老師說你再專心一點,就可以及格,但老師認為你的能力僅僅是及格太浪費了;
比如在她等在走廊裡,守望那個男生時,假裝路過,不經意地說上一句:“有時間看看窗外的花和樹不好嗎?有些人,有些事,要麼不屬於你,要麼就是配不上你。”
比如,在她中午又想去給男孩買水時,叫住她:“今天中午幫老師批改幾篇作文。”
而那些所謂批改的作文,都是我歷年所教的孩子寫的範文。
與其說是讓她批改,不如說是讓她在“批改”中,開拓視野,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謙卑,是成長最重要的那級臺階。
我知道大家會問:老師,你這也太偏心這個孩子了?
事實上,這些“偏心”花費不了我多少精力,只需要那麼一點點額外的“因材施教”就夠了。
每個少年都是敏感體,他們是很容易被老師“招安”的。
這是這個職業賦予老師的光環,我們理應利用好它。
畢竟,校園裡的一個細節,可能就是孩子的一生。
校園裡的教育,也是家庭中某些缺失教育的塗改筆、修正帶。
小小前兩次轉學的經歷,讓她在總有退路間,已經接近於半自暴自棄。
畢竟,不管她如何折騰,父母總能為其善後。
可是,一個只在戀愛腦中反覆橫跳,乃至自殘的孩子,她的未來會怎樣?
所以,教師這個職業,真的是永遠如臨大亂,始終如履薄冰。
好在,小小後來變化很大,成了我的“信徒”。
因為她感覺得到老師對她的關心與用心,她在自己的慢慢變好裡,漸漸找到了自我,她的戀愛腦也被上進腦替代。
後來,初三上學期寒假,她找到我,主動出示了她手腕上的傷疤,告訴我它們的來歷,並向我“嘲笑”了自己曾經的幼稚。
“老師,現在想想,我真是比豬還蠢啊。”
我摸摸她的頭:“敢嘲笑自己是豬的人,那就不是個蠢人。從此以後,這些傷疤再不是傷疤,它會被你變成勳章,老師堅信。”
於是,小小眼淚流了出來,向我深鞠一躬:“老師,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我鄭重地告訴她:“你一直都沒讓我失望,但老師更希望,你活出不讓自己失望的一生。你可以的。”

小小現在人在北京,在一家規模不小的傳媒公司做運營總監。
曾經的“戀愛腦”,現在是霸道女總裁範兒,追她的人不少,但小丫頭如今是全身心地“先謀生,再謀愛。”
每次給我打電話時,還跟我吐槽:“曾經為我早戀而苦惱的爸媽,現在開始花式催婚了,哈哈哈。”
我願意聽她開心地自嘲,因為我知道,她已經把人生選擇權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裡。
這樣的人生,就是成功的,快樂的。
所以,回到這期跟我請教的女孩“戀愛腦”問題。
事實上,戀愛腦不分男孩女孩。
而據我觀察,這種孩子大機率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像小小這種嬌生慣養的寵溺型,想要的東西必須得到,一種是匱乏型,尤其是原生家庭缺乏陪伴與愛護的孩子。
前者,覺得自己想要就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得到,而後者,一旦擁有,就如救命稻草一樣360度無死角地佔有。
想要糾偏“戀愛腦”,功夫在詩外,最忌諱的是,羞辱打擊以及監控式盯防。
在哪裡壓迫,孩子們就在哪裡反抗。
打壓有時即是強調。
最好是抓住孩子身上一個優點,不斷放大,讓他們透過這個優點,在刻意練習中,找到自信,不斷提高配得感,生長腦發育,戀愛腦自然萎縮。
我曾經帶過的一個男孩,在初三還有兩個月就中考的關鍵時期喜歡上隔壁班的女生。
男孩成績很好,女生成績很一般。
男孩為此擺爛,想跟女生一起考職校。
男孩家長越是抓狂,男孩越是心意已決。
實在沒辦法了,我聯絡了在復旦當老師的大學同學,讓男孩一個人去了上海,然後讓我同學領著男孩參觀了凌晨兩點鐘的復旦自習教室。
燈火通明,座無虛席,已經那麼優秀的人,還在通宵達旦地努力。
然後,回來以後,我又帶他參加了職校的晚自習。
從職校回來的路上,男孩一路無話。
沉默已經代表了一切。
我跟他說:“惡人由老師來做,老師會跟那個女孩講,大家各自努力,日後爭取高處見。”
男孩點頭了。
而我跟那個女孩說的是:“老師非常尊重你們的感情,但老師希望你們之間只有高成,沒有低就,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敢不敢看看最後誰走得更高更遠?你們在這個年紀草率訂下終身,你大機率最終淪為背鍋俠,甚至和他變成仇人,所以,不如給彼此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高處見,或者高處再也不見。”
後來,那個男孩雖然沒考上曾經理想的復旦,但也去了一所985院校。
女孩先是上了3+2職校,後來唸到第三年的時候選擇了出國。
出國前,女孩還來學校看過我,跟我說:“老師,我每次想擺爛的時候,就想起你說的‘高處’,就不敢擺爛了,怕哪天在街上遇到你,連跟你打招呼的勇氣都沒有。”
“當你不敢擺爛的時候,就已經站在半高處了,繼續加油,老師等著未來,你站在高處俯視我。”
那女孩用擁抱跟我道別。
我禮貌地沒有問她和男孩是否還有聯絡。
事實上,很可能從他們離開初中校園的那一刻,彼此就已經是陌路了。
所以,對於很多所謂的早戀,還請為人父母別那麼緊張。
教室太小了,校園的天空也很小,他們很容易把喜歡的TA暫時當成全世界。
所以,當知道孩子有喜歡的人時,請先給一句祝福:恭喜你啊,這說明你情感發育得很正常。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默默觀察TA喜歡的型別,甚至可以跟TA交流一下那人的優缺點。
孩子說對方優點時,你要肯定TA的眼光。
在說到對方的缺點時,你也及時表揚TA的理性。
然後,在事隔很久之後,在聊天中,不經意地提及你身邊的同事或朋友,或孩子也熟悉的人,身上有類似的缺點,給你帶來的不爽,給他自己人生帶來的困擾等等。
當孩子站在與己無關的角度,看到帶著這些有缺點的成年人時,再看TA喜歡的那個人,好感銳減。
事實上,少年的感情是極其脆弱的。
有時,他們以為情深似海,其實,一個不經意的摳鼻子的小動作,就會讓他們由愛到恨,瞬間情感凍結。
所以,對待情竇初開,我有兩點體會:
一、功夫在詩外,帶孩子開眼界,不斷鞏固自信,而不是在感情裡找“他信”。
二、像對待熾熱的火炭一樣,你越撥,它火越旺。你冷著它,它很快也就熄火了。
這是我的一點拙見,也希望得到更多有經驗 ,有見識家長的補充。
我們共同學習,在養育這條路上,一起自我更新,不斷升級。
謝謝大家。
-經授權轉載-
今日薦讀
作者簡介
劉小念,一個寫故事的手藝人,也是一個二胎媽媽,專寫婚姻內外那些事兒,著有作品《二胎時代》《煮婦煉愛記》《創業情侶》等,開設公眾號:寫故事的劉小念(ID:xgsdlxn),回覆“目錄”,可閱讀所有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