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內容具毀滅性!它揭示了一個真相….

對當代男性而言,看黃片早已不是偶爾的放縱,而是日常習慣。
心理學家邁克爾·卡斯爾曼(Michael Castleman)在2020 年《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誌中指出:單身男性平均每天觀看25分鐘色情內容,已婚男性則為7.5分鐘。他提到,很多人看黃片的隨意程度,就像出門買杯咖啡那麼簡單。而對於從小就能隨時接觸網路色情的Z世代男性,這種影響極具毀滅性。色情內容塑造了,或者說扭曲了我們這代人的認知。
當然,這是個複雜問題。信徒男性們清楚意識到看黃片並不只是「壞習慣」,而是必須戒除的罪。然而即便如此,戒除也絕非易事。因為這不僅僅是慾望的問題,更折射出現代人的孤獨、羞恥、網路成癮,以及追求即時快感卻忽視長遠成長的社會病。
我們生活在一個矛盾的時代:一邊將性捧上神壇,一邊又把它變成廉價商品;感官刺激無處不在,心靈連線卻遙不可及。要解決如此根深蒂固的問題,沒有單一解藥。但再複雜的困局,也總有突破口。
色情內容如何塑造了Z世代
最近,我在帶領一個Z世代高中男生的討論小組時,問他們:「如果你每天看黃片,持續一整年,你覺得這會影響你的生活嗎?」答案顯而易見,當然會。他們不需要別人告訴他們,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現實。他們親身體驗過那種挫敗感、羞恥感,以及色情內容如何重塑了他們。他們早已疲憊不堪。
它塑造了我們對性的認知:扭曲期待、助長極端,讓我們追求刺激而非親密
它塑造了我們對關係的理解:比起真實人際的複雜與磨合,我們更習慣螢幕上可預測、按需供應的快感。
它塑造了我們對自己的感受:當我們拿自己和數字最佳化的身體與性表現對比時,自信被侵蝕,自我價值感一點點瓦解。
色情內容就像毒品,副作用和後果數不勝數,而成癮已成為日常現實。戒斷似乎不可能。
我接著問他們:「如果每天10分鐘的色情內容能重塑你的大腦,那每天10分鐘的聖經會帶來什麼?」雖然沒出現我預想的震撼場面,但當他們開始思考這個可能性時,臉上閃過一絲盼望。
色情塑造了我們,但新舊約能更深刻地重塑我們。
色情內容揭示了一個屬靈真相
作為年輕人,我深知為什麼許多弟兄讀不進去聖經,因為骨子裡,他們不相信這真的有用。 詩篇作者曾祈求身心得醫治:耶he華啊,求你可憐我,因為我軟弱。」(詩6:2)但過去的我總覺得,這種盼望屬於作者,與我無關。
Z世代在即時滿足中長大。我們想要的一切,不管是娛樂、資訊、外賣、穿搭,甚至社交認同,點選螢幕,瞬間獲得。我們浸泡在多巴胺驅動的媒介裡,習慣了人造的快感、廉價的刺激和即時的反饋。
所以,當年輕人讀完一章,卻沒有任何「爽感」或激動得起雞皮疙瘩,他會想說,這有什麼意義?新舊約塑造人,需要年復一年的努力,而演算法幾秒鐘就能讓人不同,在這樣的比較下,他難免懷疑這根本沒用。於是他對神焦躁不滿,像個被寵壞的孩子:「這是我的屬靈成長,我要立刻見效!」
但頗具諷刺意義的是,恰恰是看黃片這件事,印證了他們最懷疑的真理——微小的習慣會深刻塑造一個人。每天10分鐘的色情內容,會重塑思維模式、扭曲慾望、改變語言、影響人際關係。它把人變成物件,把親密變成表演,把滿足簡化為生理反應。
那麼,如果每天用10分鐘主的話語替換那10分鐘的色情內容,會發生什麼?
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你的生命不會立刻改變,更不會一覺起來改頭換面,但你會緩慢、堅定、有力地逆轉那些扭曲。如果每次想點開色情內容時,你轉而開啟新舊約呢?如果每天10分鐘的經文開始重塑你,讓聖潔而不是情慾成為你的本能呢?如果日復一日,你的思想逐漸貼近主,慾望逐漸轉向純潔,盼望重新點燃,那你的生命又會成為什麼樣子?更是走向聖潔吧!
色情成癮滋生在孤獨的土壤裡,以無聊、寂寞、疏離為養料。因此,生命的更新不能單打獨鬥。我們需要這樣的群體:可以坦誠軟弱、彼此扶持、互相督促、共享盼望。我們需要超越表面熱鬧的真友誼——能相伴同行的生命聯結。我們需要這樣的教會:不只教導「不可」的戒律,更能展現關於性、工作、休息、生活的神聖藍圖。
你必須問自己的問題
你終將被某種力量塑造,唯一的問題是——哪一種?
如果對抗色情的戰鬥不只是為了戒掉一個惡習,而是為了培養一個更好的習慣呢?因為真相是:如果你堅持每天讀經,sheng靈就會在你的大腦中建立新的神經通路。漸漸地,你會發現變化,曾經在色情中尋求的逃避,比起在主裡面的安息,開始顯得蒼白無力。罪欲不僅會被抵擋,更會被取代。久而久之,聖潔的渴望會驅逐汙穢的私慾。
新舊約會成為你的錨,在試探來襲時穩住你,在羞恥感蔓延時堅固你,在一切試圖拖垮你時緊緊抓住你。它雖不是爭戰的全部,但卻是爭戰的起點。
年來,色情一直在塑造我們的思想,影響我們的思維模式、扭曲我們的慾望、對關係、性、甚至對自己的認知。但不必繼續如此。
色情塑造了Z世代的男性。但新舊約同樣可以。你要讓哪一種塑造你?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