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紅利。


文|文華
來源|職場Bonus(ID:ZhiChangHonhLi)
封面來源|《東京女子圖鑑》劇照
米藍找工作大半年了。
兩年前,她從某電商大廠離職,做起了小紅書博主,勤勤懇懇積累到3萬粉絲。
自媒體生活表面光鮮,背地裡是無可抑制的焦慮:捉摸不透的平臺規則,起起伏伏的流量以及按百計算的變現。
她決定回去上班,畢竟“旱澇保收”,生活作息也能被校對回“正軌”。
在求職平臺投了100來封簡歷,曾經吃香的電商運營背景,現在居然鮮有問津。

能收到回覆的,要麼是電商的外包崗,要麼是詢問要不要做保險經紀人。
可投的崗位,來來回回就那些,從年前掛到年後。
“可能,好工作和好男人一樣,都不在市面上流通”。
米藍不得不放下臉面,轉而找曾經的大廠前同事們,尋求內推。但熱情的應答後,總是不了了之。
“可能是gap太久了”,也可能是“快30歲了”,米藍猜測,“公司肯定選擇更年輕的,還不用承擔婚育成本”。
幸虧還有自媒體事業兜底,工作慢慢找吧,她也佛了。
Wendy在一家企業服務賽道的頭部公司,工作一年多。
SaaS公司年年虧損,最終所在團隊被裁到只剩一半人,自己則接替被裁的+1,做了“加量不加價”的超大頭兵。
同時,工作環境越來越變態——嚴抓考勤,遲到一次罰100;公司每發新推文,人人都需轉發,甚至有專門的部門,統計轉發情況做成龍虎榜……

壓抑的工作環境,“一人頂N人”的工作強度,以及隨時會落下的裁員之劍,都在煎熬著她。
曾經愛在群裡開玩笑的Wendy,變得不再愛說話了。
朋友勸她果斷離職,但面對痛苦,更害怕未知。她託辭,希望等最終領到那個“大禮包”,再走。

資料來源自獵聘《2025年Q1招聘調研報告》
米藍和Wendy的境遇,看似不同,但從宏觀上看,其實相似。
她們都在衰退的行業,不管是電商還是企業服務,平均利潤越來越薄。行業內的公司尚且生存艱難,留給個人的機會和發展空間也就更少。
最近,米藍在看跨境電商的機會,國內電商已經高度飽和,但國外還有大片天地。
而Wendy也在朋友的帶動下,寫好了簡歷,準備試試AI行業的機會,“去初創公司也行”。
當下的就業市場,雖這邊有米藍遭遇的“寒冬”,但那邊也有如火如荼的“盛夏”。
比如,Wendy想加入的AI行業,在今年春天開啟了搶人大戰——比如,DeepSeek釋出的“深度學習研究員”校招崗位,應屆生年薪高達126萬,甚至實習生的月薪也能到2萬。

雖然,這些高薪崗位看上去屬於頂尖技術人才,但隨著AI基建的完善,AI應用的大量湧現,也會慢慢擴充套件到更多的業務崗和職能崗需求,一榮俱榮。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其中低空經濟、生物製造、具身智慧、6G、人工智慧、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智慧製造等領域,也將逐漸取代傳統產業,成為吸納人才的高地。
產業有更迭,經濟有周期。
回看日本過往三十年的“就業冰河期”,職業上“求穩”是個偽命題。
我們這一代人,一生大機率要進入多個行業,並且在每個公司呆的時間都不會太長。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跟隨紅利的流向靈活選擇職業方向,是職場人需要修煉的基本功。

職升機AI
帶你找到下一家DeepSeek
兩年前,我們孵化了職升機AI的雛形,其中,我們篩選了“紅利500”公司:

現在回看,目前最火的兩家:DeepSeek、宇樹科技都曾有收錄。
• 14年來,36氪報道過的所有創業公司(發展不錯且有招聘需求),大概1w+;
•獨角獸、潛伏獨角獸、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業等斬獲國家榮譽的公司;
• 位元組、阿里、騰訊、小米、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巨頭的投資版圖;
• 各科技大廠的創業業務,如快手的可靈/凌川科技、位元組的番茄小說……
還有,
• 各家大廠高管的創業專案,如追覓郭人傑的樂享科技、理想沈亞楠的棲息地……
• 世界知名高校科學家們的創業專案,如,斯坦福博士李紀為的深言科技、清華教授方浩的星動紀元……
• 女性CEO創立的公司,如莊莉的鎂佳科技、魏穎的多抓魚……

職升機AI首頁
我們將這類公司稱為“紅利公司”,它們代表著未來商業、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創新、前沿、活力。背後往往是政策、資本和頂尖人才的合力助推。
我們相信,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紅利。而加入一家高速增長的創業公司,不失為參與一個時代紅利的好方式。

職升機AI使用指南
在職升機AI中,我們篩選了25+紅利賽道中,上萬家紅利公司。
同時,區別於傳統招聘平臺服務於僱主的邏輯,我們更想透過AI,幫助求職者在全行業裡,找到自己真正適合的職業機會。
職升機AI具體怎麼用?
我們用一封職升機產品經理的真實簡歷(化名“up醬紫”),來演示:

從首頁上傳簡歷後,AI將做一輪評估——我們用HR的專業知識(素質冰山理論為主),除錯了一個簡歷評估模型。
大概經過15-30s,生成一份簡歷評估報告。此處建議簡歷不要寫太長,以通用的一頁紙簡歷最佳。
簡歷評估報告生成:

首先簡歷中分析出你的“職業人格”型別,模擬的是HR在看到簡歷後的第一印象。
另外,值得關注的還有綜合評估雷達圖:

雷達圖上是HR看簡歷的五個關鍵維度。
特別是“專案經驗”,產品經理一般會有多段產品的專案經驗,得分通常比較高。
但運營、作者之類的崗位,雖然日常工作中沒有分段明顯的專案,但最好在簡歷裡,能夠就“專案經驗”單獨寫一個類目。(之後各大招聘平臺在接入AI初篩簡歷後,會特地評估這部分。沒有的話,會減分。)

給up醬紫推薦的崗位範圍,不再侷限於單一賽道和公司型別:賽道從工業網際網路、智慧硬體、汽車製造到消費網際網路,公司型別從獨角獸、瞪羚企業到初創公司,都包含在內。
其中,包括AI六小龍之一的智譜華章、百川智慧;超級獨角獸金山雲、深信服;也有瞪羚企業四維圖新、數字綠士;潛伏獨角獸諦聲科技、宏誠創新;以及36氪報道過的初創公司,小佑科技、庭宇科技、深思考等……
目前,早鳥價是29.9元/月的訂閱制,匹配的崗位將即時推送更新。

這裡還有一位AI求職教練“up醬”,可以隨時回答關於公司、崗位以及簡歷修改的問題。
職升機AI目前在1.1版本,僅具備基礎功能的雛型,後續我們會有如下迭代:
-
崗位訂閱提醒功能。每週適合你的崗位,上新的賽道和公司都將第一時間透過客服,推送給你。
-
崗位匹配度的具體構成展示。比如崗位的匹配度80%,這個分數之下,到底教育背景、知識經驗、底層能力各要素的具體得分如何。方便求職者一目瞭然,知道和崗位的契合度在哪裡,欠缺在哪裡,如何補足。
-
up醬回答能力提升。特別是針對崗位,如何修改簡歷這樣個性化的問題,我們會進一步用HR知識賦能,幫助它回答得更好。
-
AI修改簡歷、AI模擬面試、崗位投遞……都將在後續版本里陸續上線。
歡迎朋友們,持續關注。
也可以透過職升機AI加入我們的社群,一起交流、反饋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