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豆瓣 @曉曉一
原文標題:14年了,我們為何看不膩五郎吃飯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質原創內容

生活節奏加快,吃飯變得不再是享受,而是生存。
但有一個奇男子,穿著最社畜的西裝,露出最社畜的表情,卻總是能吃出最美味的飯菜。
就算是隔著螢幕,再怎麼難吃的飯和難過的人生,都能夠克服和被治癒。
這個陪伴了我們14年的大叔,居然就這麼登上了
大銀幕
。
孤獨的美食家 劇場版
劇映畫 孤獨のグルメ
導演: 松重豐
編劇: 松重豐 / 田口佳宏
主演: 松重豐 / 內田有紀 / 磯村勇鬥 / 村田雄浩 / 鹽見三省
上映日期: 2025-04-18(中國大陸) / 2024-10-03(釜山電影節) / 2025-01-10(日本)
片長: 110分鐘

在追求精彩多變的劇情、立體複雜的人物的虛構作品中,《孤獨的美食家》是反常規和反套路的存在。
全劇唯一的固定人物井之頭五郎穿著同樣的衣服(日本男性上班族的不出錯非正式工作服——一套深灰色西裝),拿著出土文物般的翻蓋手機,一遍遍重複工作— 肚子餓—覓食—進食的流程。

13年來,五郎的身材妝造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劇中也很少刻意強調櫻花紅葉、時令菜餚等常被用於提示時間流逝的元素,這在對季節流轉極為敏感的日本是非常少見的。
然而,面對這樣相對扁平的人物、高度重複的劇情,觀眾不僅不覺得單調乏味,反倒感到安定,有強烈的被陪伴感。
一定程度上人物、劇情都不變的《孤獨的美食家》非常像一個時間迴圈故事,但其核心表達似乎又與一般的時間迴圈作品截然相反。


在《瘋狂星期一》等時間迴圈作品中,不斷迴圈的時間往往被描繪成一種致人止步不前,令人絕望痛苦的噩夢,故事的結局往往是人物意識到時間流逝自己才能前進,人生才有意義,然後透過努力打破時間迴圈,解開永生的詛咒。
《孤獨的美食家》和其他多數時間迴圈作品對時間的不同表現似乎正好對應了黃曉丹老師在《九詩心》關於屈原的一篇中提到環形時間和線性時間的兩種概念。
在神話時代,人們人類相信生命輪迴,世界有“終極的照管者”,“遵守某種固定的秩序”,因此內心十分安穩。

然而進入理性時代後,我們逐漸意識到人死不能復生,失去了對生老病死的內心防禦,只能不斷髮明出各種具有超越意義的事物以緩解存在的焦慮。
現代人是存在問題的最新受害者,眾多歷史上曾經奏效的意義構建方式,如宗教、道德規訓、世俗成功等,都已垮塌失效,我們再次在意義的荒野上茫然無措。

更慘的是,儘管我們內心深處對社會常規的意義充滿懷疑,卻仍時常被困在作為社會人的責任義務之中。
像是五郎每次面對難纏或離譜的客戶,總是百般為難又不好發作。
這些乾飯前的小插曲,每個社畜看了恐怕都會露出同病相憐的苦笑,也會在五郎終於結束工作、感到飢餓的召喚時與他一同長舒一口氣。

在這樣的時代,時間流逝感缺失的《孤獨的美食家》成為了現代人的神話,為我們再次提供了一方環形時間的避風港。
起碼在每週觀劇的20分鐘裡,我們可以放下對意義的執著,和五郎一起對著眼前的食物腦洞大開,吃出風采、吃出花樣,享受片刻“孤高的自由”,微末的切實快樂,透過適當逃避得到有效治癒。

不知不覺模式高度重複的《孤獨的美食家》已經拍了14年,每年12月31日播出的大晦日(日本除夕)特別篇已經成為了日本觀眾的美食春晚、中國觀眾的跨年定番;
還衍生出了幾集出差特別篇和每集時長較短的衍生劇集《孤獨的美食家~美味卻苦澀……井之頭五郎的災難》(2022),是現代電視史上不折不扣的奇蹟。

在只要“吃吃老本“(繼續此前的成功模式),老粉就會買賬的前提下,主創還做出了改變與創新:
2024年的最新一季改名為《各自的孤獨美食家》,加入了與五郎命運短暫交錯的其他人物的進食體驗,也終於出現了女性孤獨的美食家;
在2024年的大晦日特別篇中,孤獨的美食家甚至不再孤獨,而是與能登地震的災民共同慶祝新年;
此舉無疑是創作者在利用這部劇的國民度和影響力,為在能登地震中受害的人們加油鼓勁。


2025年,"孤獨的美食家宇宙"的首部劇場版因為天時地利人和奇蹟般地引進中國內地,給了我們巨大的驚喜。
這部劇有極富乾飯天賦也非常敬業的資深演員松重豐,反映時代精神、契合觀眾心理需求的劇情模式和善於思考、敢於改變的主創,定能繼續長盛不衰。
感謝五郎一年又一年的陪伴,大銀幕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