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M3實驗室是中國人民大學資訊學院-計算機系-感知與互動智慧計算研究室下屬的研究團隊,主要研究領域為多模態智慧計算,目前關注的方向包括大語言模型、多模態大模型、具身智慧、情感計算等。
實驗室主頁:https://www.ruc-aim3.com/
院系介紹:
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校學科實力強,發展均衡,在教育部最新學科評估中,A+學科比例全國前三,有17個一級學科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人民大學資訊學院始建於1978年,其計算機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北京市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人民大學計算機專業評為A。根據國際計算機學科排行榜CSRankings統計,人大在人工智慧和資料庫等領域排名位居世界前列。
導師介紹:
實驗室 PI 金琴老師,本科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博士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大學資訊學院教授。金琴老師長期身處科研一線,在頂會頂刊發表論文百餘篇,近三年在 NeruIPS、ICLR、ACL、CVPR 等人工智慧頂會上發表論文五十餘篇。金老師長期擔任國際頂級會議(如CVPR、ACL、ACMMM等)的程式主席或領域主席,谷歌學術引用超8000次。入選人工智慧全球女性學者榜單,2022-2024 AI 2000 Most Infuential Scholar Award in Mulimedia。
金琴老師主頁:https://www.jin-qin.com/
實驗室青年教師王文軒老師,202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系,師從於ACM/IEEE Fellow呂榮聰教授。讀書期間先後前往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學術訪問,並長期在騰訊AI Lab實習。文軒老師的研究方向為人工智慧大模型,博士期間發表頂會論文二十餘篇。發表論文獲ACM傑出論文獎,谷歌學術引用兩千餘次。文軒老師指導本科生經驗豐富,曾指導多名本科生髮表CCF A論文,並先後四次獲得港中文字科生暑研最佳論文獎。
王文軒老師主頁:
https://jarviswang94.github.io/
科研成果:
實驗室科研產出成果豐富,近三年在NeruIPS、ICLR、ACL、CVPR等人工智慧頂會上發表論文五十餘篇,課題組成員多次前往世界各地進行學術報告。團隊積極參與領域內的國際權威比賽並榮獲諸多獎項,例如蟬聯CVPR 2018-2020 ActivityNet影片描述挑戰賽冠軍、蟬聯2022-2024 CVPR/ECCV 行為情感分析挑戰賽冠軍、蟬聯2017-2024 NIST 影片描述挑戰賽冠軍、2019 之江杯全球人工智慧大賽影片內容描述生成第一名(30萬元獎金)等。
學生培養:
組內學生成果突出,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和企業獎學金,包括國家獎學金近三年7人次,百度獎學金(全球每年10人)2人次。例如,實驗室2020屆博士畢業生陳師哲攻讀學位期間發表頂會論文10餘篇,並斬獲10餘項國際頂級AI比賽冠軍。師哲曾獲得2017年百度獎學金、2020年京東獎學金,入選北京市優秀博士畢業生、AI TIME多媒體領域最具影響力學者提名、AI華人女性青年學者榜單等,現為法國INRIA國家實驗室研究員。實驗室2015屆本科生梁俊衛獲得2019年百度獎學金,畢業後前往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現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助理教授。
組內畢業生去向良好,主要去向包括前往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如INRIA、港中文、北大)繼續科研工作、前往網際網路大廠(如微軟、位元組、阿里巴巴、百度、美團、小紅書等)從事演算法研究。
歷屆畢業生去向詳見:https://www.ruc-aim3.com/people.html
實驗室氛圍:
實驗室研究氛圍極好,學生可根據自主興趣選擇研究課題。實驗室經費充足,顯示卡資源豐富,提供機械狗、機械臂等裝置支援相關研究。實驗室常年與頭部網際網路企業以及海外院校保持合作,組內大量學生前往頭部網際網路企業(如MSRA、阿里、位元組、騰訊等)或海外頂級學府(如CMU、NTU等)進行實習訪問。
實驗室導師始終把學生成長當作第一位目標,對學生尊重溫和有耐心,在生活上亦師亦友。實驗室定期組織運動(如羽毛球、戶外徒步等)和團建(近的在北京聚餐轟趴,遠的前往杭州廣州)。實驗室成員自主設計了不同的衛衣、文化衫等實驗室周邊。



申請條件:
1.雙一流或同等水平學校學生,綜合排名位於專業前百分之20,有科研經歷的同學優先;
2.對科研有熱情:熱愛自己的研究問題,有志於推動技術發展;
3.踏實專注有毅力:這是實驗室每一位學生必須具備的特質。做研究最重要“用心”二字,勤奮、刻苦、敏銳都出自於用心。還要能夠抗住壓力、有韌性、保持良好的心態、能夠堅持;
4.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快速熟悉陌生領域和新的技術進展;
5.紮實的英語功底和程式設計能力。
招生計劃:
實驗室2026年可招收並指導博士生2名、學碩3名、專碩3名、訪問生若干。如果你有科研的熱情和夢想,希望加入AIM3,歡迎直接傳送簡歷與金琴老師([email protected])或王文軒老師([email protected])聯絡。
期待你的加入!

更多內容,點選下方關注:

未經「AI科技評論」授權,嚴禁以任何方式在網頁、論壇、社群進行轉載!
公眾號轉載請先在「AI科技評論」後臺留言取得授權,轉載時需標註來源並插入本公眾號名片。
未經「AI科技評論」授權,嚴禁以任何方式在網頁、論壇、社群進行轉載!
公眾號轉載請先在「AI科技評論」後臺留言取得授權,轉載時需標註來源並插入本公眾號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