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黃仔 | 撰稿: 雨山 | 責編: 雨山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衛生巾圈總有么蛾子。
去年多家衛生巾被質疑長度不足、衛生不達標,今年315又曝光了知名品牌衛生巾、紙尿褲殘次品不銷燬,重新制作成衛生用品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引發全網女性的憤怒,以及對使用衛生巾的焦慮。
直到今年7月1號,一次性衛生用品新國標《GB 15979-2024》正式實施,加強了生產過程衛生要求,適用範圍覆蓋衛生巾品類,女性的需求才總算被看見、落實。
不過除了質量問題,部分商家也總是不肯老老實實單純地製作衛生巾的,愛整些花活兒,給衛生巾新增各種功能。什麼負離子、銀離子、磁動力、遠外紅……彷彿女性墊的不是棉花,而是黑科技。
最近又發現有衛生巾號稱添加了益生菌,能調節私處菌群,呵護私處健康。真有這麼厲害?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

衛生巾上加益生菌,有用嗎?
益生菌衛生巾出現其實有段時間了,它在2022~2023年萌芽,去年銷量顯著上升,現在已經成為某些品牌的王牌主打產品。
其中做得最大、銷量最高的是一個大眾耳熟能詳的品牌。它們的宣傳頁面寫著,衛生巾添加了獲得專利的益生菌,能「有效調節私處菌群,提升私處有益菌丰度,降低私處病菌及厭氧菌含量」。

▲圖片來源:tenor
乍一看很厲害,但是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需要了解益生菌和私處菌群是什麼。
根據國際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學協會的宣告,益生菌是「一種活的微生物,適量攝入益生菌對宿主健康有益。」部分醫學研究發現益生菌可以改善人的免疫、腸道功能,最常用的是乳桿菌和雙歧桿菌。
可以把益生菌簡單理解為好的細菌,女性陰道內也有許多好的細菌。
女性陰道內有複雜而動態的微生物系統。健康育齡女性的系統以乳桿菌為主,佔比能達到70%左右。
它們產生乳酸、過氧化氫和細菌素。乳酸讓陰道維持低pH值的酸性,過氧化氫和細菌素有抗菌作用,從而讓陰道環境保持穩定,不受致病菌感染。

陰道細胞周圍的乳桿菌
▲圖片來源:wikipedia
這下就清楚了,益生菌是好菌,女性陰道內也有好菌,且都有乳桿菌,把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就會讓消費者產生聯想,認為益生菌可以補充女性陰道的好菌,從而讓陰道更健康。
這個邏輯好比某人是好員工,某公司裡也有好員工,就認為這個人加入公司會使公司更好。但其實,這家公司根本不需要新員工,以及這個好員工可能也並不適合這家公司。
先拿益生菌是否對陰道有益來說,健康的陰道本身就處於平衡當中,不需要外來微生物的打擾。
如果陰道生病了,對於部分陰道炎,醫學上會根據個體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使用「陰道用乳杆活菌膠囊」進行聯合治療,但是注意,這隻能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我國陰道炎治療指南指出,滴蟲性陰道炎應選擇硝基咪唑類藥物,如甲硝唑或者替硝唑;真菌性陰道炎應選擇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咪康唑等,益生菌都不是推薦的主要治療方案。

正常陰道菌群和細菌性陰道病的陰道菌群
▲圖片來源:wikipeida
除了治療且在醫生建議下的情況,其他日常場景都不需要給陰道補充乳桿菌。
微生物系統是非常複雜的,每位女性的陰道菌群分佈都不一樣,群體之間亦有差異。比如亞洲女性的陰道菌群內乳桿菌含量可以達到70%,但是西班牙裔和非裔美國女性只有60%。
陰道菌群甚至在一個女性的一生當中不同階段都會變化。青春期前厭氧菌更佔優勢,青春期至更年期前,乳桿菌丰度逐漸增加。就連持續幾天的月經期,陰道菌群也在發生波動。
但是,產品裡額外新增的益生菌都是一樣的,那這種益生菌的菌株是否真的適合某位女性的情況,新增的量又是否剛好?不確定性實在太大。

▲圖片來源:tenor
再說了,醫療用的乳杆活菌膠囊是經陰道用藥的,一些非醫療的產品是口服用藥,是否有用都要打個問號,更不用說只是新增到衛生巾上了,有多少菌群能發生接觸和轉移並不確定。
益生菌衛生巾品牌聲稱它們的產品通過了臨床試驗,但根據該品牌官網的資訊,其實只是在上海某醫院60多例陰道炎感染後治癒1個月的健康女性身上試驗。
實驗資料量明顯不足,並且這些女性已經治癒,陰道菌群逐漸恢復穩定,即便使用益生菌衛生巾後的結果是菌群平衡,也不能證明這種結果是衛生巾帶來的。
總而言之,目前沒有大型可靠的研究資料表明益生菌衛生巾對私處有好處。這款產品看起來是錦上添花,但實際上,健康的私處根本不需要這樣插手,盲目干預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別再給衛生巾加奇怪的功能了!
在某些商家看來,衛生巾似乎一定要幫女性解決婦科問題,否則就失去了競爭力。於是,什麼高階的詞都往廣告上加:負離子、銀離子、磁動力……號稱什麼問題都能解決:異味、瘙癢、緩解痛經,甚至還能養護子宮?

▲圖片來源:tenor
如果私處已經出現了頻繁瘙癢、異味(腐臭、魚腥臭),以及伴隨顏色異常(黃色、黃綠色等)或性狀異常(豆腐渣樣、凝乳狀)的分泌物,那麼該做的不是指望神奇衛生巾妙手回春,而是應該趕緊到醫院就診,接受正規的治療。
私處異味、瘙癢或菌群失衡屬於疾病的範疇,而衛生巾是不能治病的。
衛生巾是經衛生部門稽核批准的「消字號」產品,其他產品還包括溼紙巾、口罩等。《消毒管理辦法》規定,「消字號」產品不能出現或暗示治療效果。它們不具備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功效。

▲圖片來源:《消毒管理辦法》
部分商家與其整天琢磨怎麼給衛生巾新增新功能,不如好好想一下:當女性使用衛生巾時,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我們不需要香味、涼感、發熱這些花裡胡哨的設計,我們需要柔軟親膚、衛生達標、吸收性好的材質,不會側漏也不會悶熱的厚度,方便貼上的設計,以及更低的價格。
衛生巾有那麼多值得改良的地方,比如粘性差,沒法緊貼內褲,像護墊這樣寬度又窄的,墊一會就皺成腐竹;再比如吸血滲透問題,總會遇到中間吸滿了尾翼卻乾乾淨淨的情況,或是已經側漏了中間卻還沒吸滿……


女生們關於衛生巾的高贊吐槽
▲圖片來源:小紅書
女生們關於衛生巾的吐槽太多也持續了太久,但是部分商家卻還是在鑽研那些女性不需要的功能,甚至還利用女性對婦科疾病的焦慮推銷產品。
婦科疾病的確深深影響著許多女性的生活,下面我們就想再次告訴大家呵護私處真正有用的事,已經知道的朋友不要嫌煩,請大家將這些內容傳播給更多女性,讓所有女性都不用再受無良產品的錯誤引導。

呵護私處真正有用的事
私處本身就有強大的自淨功能,我們日常能做的是給它創造乾淨舒爽的環境,避免它暴露在細菌病毒中。
-
清潔
維持私處乾淨、乾燥。建議每天都清洗外陰,用流動清水從前往後清洗,先外陰,再大、小陰唇,最後清洗肛周。特別是在性生活前後,一定要清洗。
不要用水灌洗陰道,更不要用洗液、護理液清洗。頻繁使用鹼性、含殺菌成分的產品清洗陰道,會無差別殺滅有益的乳桿菌,破壞陰道菌群平衡。
-
穿合適的內褲
選擇棉質、透氣的材質,避免穿化纖、緊身的內褲。不透氣的、過緊的內褲會讓私處變成溫暖潮溼的環境,也就是細菌培養皿,增加炎症風險。
再好穿的內褲,穿一天下來上面也會附著不少汗水、皮屑、分泌物、糞便等,如果不更換這些細菌會繼續大量繁殖。建議每天更換內褲,2~3個月更換一批。
如果沒到兩三個月,但是內褲上已經出現洗不掉的汙漬,或是變硬、發黃,也別捨不得,該換就換吧!
莓莓的六層小鋪裡就有很多質量過關、價格實惠的內褲,有需要的姐妹可以點選下方圖片檢視~
-
注意性生活
危險的性生活是患性傳播疾病、婦科疾病的高危因素。什麼算危險的性生活呢?
首先,伴侶越多,感染疾病的機率越高,建議固定性伴侶,並且對方也固定性伴侶,伴侶有危險性行為也會增加自己感染的風險。
其次,不戴安全套會使感染風險增加。安全套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雙方生殖器部位直接接觸、避免雙方發生體液交換,從而阻斷病毒傳播。同時還可以避孕,一舉多得。
千萬不要使用內建的殺精劑、避孕凝膠等避孕方式,這些放入陰道使用的東西可能破壞陰道的酸鹼平衡。

▲圖片來源:giphy
-
增強抵抗力
飲食均衡,勤加鍛鍊,避免久坐,養出一個健康的身體,抵抗力上去了,也就更不容易受細菌的干擾了。
-
定期做婦科檢查
許多婦科疾病在初期症狀不明顯或根本沒有症狀,只有檢查時能發現異常。建議育齡女性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婦科檢查。
平時呵護,定期檢查,遇到問題及時就診治療,才是守護私處真正有用的行動~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全球指南 益生菌與益生元[EB/OL]. (2017-02)[2025-07-18]. https://www.worldgastroenterology.org/UserFiles/file/guidelines/probiotics-and-prebiotics-mandarin-2017.pdf.
[2] Euromonitor. 睿聲音 | 益生菌衛生巾,引領女性生理期護養新紀元[EB/OL]. (2025-06-19)[2025-07-18]. https://mp.weixin.qq.com/s/1nnT5F86LSeEZK4KrJo7bg.
[3] Encyclopedia of Reproduction. Vaginal Flora[EB/OL]. [2025-07-18].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immunology-and-microbiology/vaginal-fl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