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買房是最糟糕的決定”!溫哥華27歲妹子迴流“啃老”!月省$5000

[溫哥華頭條Vancouverheadline 編輯]
真相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超級生活
微訊號:superlifeca
加拿大妹子Cat Young 在25歲就完成了很多人的夢想:她購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然後2年後,她卻說,當初買房是最糟糕的決定,現在她已經“迴流”搬回父母家住,每月剩下一大筆錢。
27歲的Young是一名在溫哥華生活了很多年的韓裔網紅博主。曾在25歲實現“買房自由”的她,如今卻選擇賣掉房子、辭掉高薪工作,搬回老家卡爾加里與父母同住,重新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她說,“離開溫哥華,標誌著我個人與創作人生的一次重大重啟。”
夢想買房 → 夢醒現實
Cat Young 是一位全職 YouTuber 與內容創作者,日常記錄生活點滴。20多歲時,她從卡爾加里搬到溫哥華,希望換個生活節奏,也追尋更多機會。
25歲那年,她在溫哥華 Burquitlam(近Lougheed車站)買下了一套公寓,地段便利、交通發達,表面上是年輕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之地。
她畢業於會計專業,進入科技公司工作,靠著穩定薪水買下房子。
但很快,她意識到,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並不熱愛我的工作,買房也並沒有讓我感到滿足。我不想把一生都耗在一份無感的工作上,只為了還貸款、維持一個‘體面生活’的假象。”
買房後秒變”房奴“
Young 說,買房是她人生中最糟糕的決定,而賣房則是最正確的選擇之一。
“我寧願過簡樸一點的生活,也不想繼續困在自己不熱愛的生活方式裡。我想把時間和金錢投資在自己身上,去學真正想學的事,去建立屬於自己的意義。”
她也談到“房主身份”對她自尊的影響。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接受,我不能再繼續擁有這個地方了。”
臨走前的留影
儘管25歲成為房主曾讓她感到自豪,但她現在對大家有一句忠告:“不要為了房子而活。生活不應該只是每天上著無聊的班、為了房貸而疲於奔命,它應該是更多的。”
年輕人紛紛搬離
Young 並不是唯一一個有類似想法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溫哥華居民正在搬往生活成本更低的省份。
她表示,在溫哥華的生活讓她身心俱疲:“生活成本、孤獨感、攀比壓力讓我瀕臨崩潰。我渴望有空間——身體上和心理上——去重新開始。”
而搬回卡爾加里,對她而言也是“迴歸初心”,更靠近家人。
“說實話,卡爾加里的生活真的便宜太多了。”
她說,自己已經受夠了追趕“富人標準”的生活方式,這種“虛假繁華”在溫哥華已經變成常態。
“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啃老”生活,月省$5000
在溫哥華時,Cat 每月開銷如下:
房貸 + 物業費等:$4000
吃飯 + 娛樂等:$1500
每月總支出:$5500
回到卡爾加里後,她的生活開銷變成:
房租:$0
在家吃飯:$0
交通:$0
她笑稱這是“住在爸媽家的好處”,每個月她可以剩下月5000。
現在,她終於有時間經歷和金錢去追求自己熱愛的東西和夢想。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父母能提供經濟庇護,但對那些追夢的人來說,如果條件允許,選擇“迴流”不失為一種現實又溫暖的方案。
越來越多加拿大人“東搬西遷”
Young 的選擇,也代表了一個正在加劇的趨勢:從高房價的地方,比如BC的溫哥華、安省的多倫多等大城市向生活成本較低的省份(如阿爾伯塔)遷移。
加拿大統計局資料顯示:7693名卑詩省居民遷往阿爾伯塔,僅4523人從阿爾伯塔搬到卑詩,淨流出:3170人。
安省同樣面臨大量人口流出。
Young表示,雖然會懷念溫哥華的朋友與很多好吃的,特別是亞洲美食,但搬回家依然值得。
當被問到最懷念溫哥華的是什麼時,Young 回答說:“是朋友,還有溫哥華豐富的綠色空間。但這些美好,不值得我再為它付出那樣高昂的代價。”
有意思的是,年輕人搬回父母家住似乎成了現在加拿大的一種趨勢。就在前幾天,超級生活還報道過一名多倫多小哥搬回父母家住後非常開心。在加拿大,多代同堂的生活方式正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
你有沒有過在“買房 or 自由”、“城市光環 or 父母同住”之間掙扎?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注:為了及時收到我們的推送,請至本號首頁點選右上角,將公眾號加星標,感謝諸位讀者。
本文所有內容未經版權方許可,請勿轉載。
來源:超級生活
責任編輯:林伯儒
平臺:溫哥華頭條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請點“贊”和“在看”,賞小編一朵小黃花~

有話隨便說,長短隨意:[email protected]
↓ 點選“閱讀原文” 更多精彩盡在加拿大樂活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