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用妖魔化哀牢山吧

哀牢山似乎惹上麻煩了。
前陣子,一位顏料師獨身一人,一包,一自拍杆,並一充氣皮划艇,單刀直赴哀牢山。
路遇一深潭,有大魚撲騰。他推艇入水,往河谷深處去,行至水中央,霧氣倏忽升起,從四面八方攏過來,水波間依稀傳來咕嚕聲。
顏料師打了個激靈,一掃先前的遊刃有餘,“這個水裡絕對有東西,而且絕對不是魚。不行不行咱們得趕緊上岸,我有種不好的預感。”
原本好端端的一齣找礦經歷,當場爆改鬼吹燈,看得網友們直呼刺激。
大家情不自禁地發散,一會覺得山林間的陰影裡藏著等待捕食的熊,一會猜測靜謐的深水是巨蛟棲息地,還覺得那霧氣必不簡單。
連顏料師本人都驚了,趕緊跑出來澄清,很多隻是光影造成的誤解,沒那麼神秘。
就算有,也只是剪輯的奧秘。
但網友們對神秘學的嚮往和熱情,無人可擋。一時間,無數人向哀牢山湧去。
然而,就在大家興致勃勃地探討著詭譎的山林水霧時,也有了一些疑惑的聲音:
“哀牢山不是禁區嗎?能隨便進?”
有媒體大膽求證,表示雖然顏料師去的是未開發區,但不涉及核心區,所以沒關係。
不過,他帶走的那一袋異極礦,雖然自稱是撿來的,卻未經報備,被要求返還。
評論區立刻就炸毛了。
有人說,別人把你們景點帶火了,結果你們過完假期,用完流量,就過河拆橋

簡直不講武德啊。

“太小家子氣了,沒格局。”
有人直接拿山大王的臺詞來類比,恨不得指著官方的鼻子罵他們“想佔便宜”。
還說不就是地上撿的東西嗎,憑什麼不讓帶走?那以後去河邊連個石子都不敢撿了?
諷刺對方是看人賺錢了,“眼紅”
與此同時,駁斥的聲音也有很多。
他們強調礦產是屬於國家的,你平白無故把東西拿走,還賣了盈利,理所當然要歸還。

“沒罰他已經很客氣了。”

更痛心疾首地覺得,又不是哀牢山請他把自己搞火的,“當地根本不想火”。
“火了比不火更麻煩。”
“這可是保護區禁區啊。”
當地少數民族都不敢隨便進,現在莫名其妙一個影片迎來那麼多跟風的人,根本不是好事。
“火了,就有人來搞破壞了!”
反正雙方的態度都很旗幟鮮明。
一方帶入的是顏料師的立場,覺得辛辛苦苦進山一次,拍的影片還把景點帶火了,結果連塊石頭都不讓帶走,實在小氣。
另一方考慮的卻是哀牢山的利益,想著這麼大個保護區本來事就夠多了,結果莫名一個影片,引來那麼多不相干的人,真麻煩。
難怪誰也說服不了誰。
看了這些天的爭議,有時越看越糊塗。
感覺這地方變化莫測,一會能去一會不能去,我研究了一下,才意識到很多人根本沒搞清楚:
哀牢山到底是禁區還是景區?

首先應該區分三個概念:

哀牢山,
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哀牢山風景區。
哀牢山,通常指整條哀牢山山脈。
它位於雲南省中部,分佈在5個州市的16個縣市區,是雲貴高原和橫斷山脈的分界線,全長約450公里,總面積近1萬平方千米。
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哀牢山的核心地帶。1988年籌建,1988年正式建立,整個區域未經批准不得入內,不對遊客開放。
它位於哀牢山山體北、中段山脊部分,跨三個州市的六個縣市,長約130公里,總面積546.67平方千米,約佔整個山脈的1/18。
哀牢山風景區,在哀牢山脈外圍地帶,主要分佈在玉溪市新平一帶,有南恩瀑布、石門峽、茶馬古道、金山原始森林等景點,位於縣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範圍內。
這些屬於已開發區域,有成熟佈道和配套服務,靠近323國道,遊客可以自行購票參觀,只要服從景區管理要求,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資訊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你在這能看到飛流直下的瀑布。
奔騰不息的水流。

以及自然原生態的森林公園。

也就是說,這地方既有禁區,也有景區。
兩者應該區別對待,不能混作一談。
現在很多人替哀牢山擔心。
怕這地方火了後,引來愛作死的人進山胡來,破壞環境是一方面,搞不好還麻煩別人去救。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
就在國慶期間,哀牢山流量正高的時候,一位網紅獨自帶著帳篷一頭扎進“禁區”。
她聲稱自己走的是“特殊通道”,路上明明看到了禁止通行的標識,卻不以為意。
最後還精挑細選了一個地方,紮寨露營,望過去各種裝置和應急物品一應俱全。
影片裡,她提到自己經歷了深夜降雨導致手機失靈的情形,還遭遇了熊,好在有驚無險。
據說光是這個影片就讓她漲了8萬粉絲,倒是切實演繹了一齣“富貴險中求”。
嚇得官方火速發了通告提醒大家,沒開放的地方不要亂去,擅闖者先罰為敬。
怪只怪有些人太把自己當回事了,自以為特別厲害,特別不把大自然放在眼裡。
你越說不能去的地方,他們就越想去。
你說危險,他非說刺激。
可是,自然哪那麼容易被征服?
即便是那些資深的、帶著專業裝置的工作人員,面對複雜極端的自然環境,都無法保證能全身而退,更何況你我這樣的普通人?

更別提有些麻煩,得靠別人擦屁股。

在這個廣袤的世界裡,人類未能知曉的事情太多了。很多地方,之所以要被設立為禁區,與其說是保護自然,不如說是保護人類。
但是。
人家說沒開放的“禁區”別去,
沒說開放的“景區”也不讓去啊。
現在有人不分青紅皂白,看到有人去哀牢山就過去重拳出擊,斥責對方膽大包天。

還搬出各種神鬼莫測的言論,說這地方有多複雜,有多玄妙,去了只有死路一條。

全然不顧真相是,人家遵照規定去的風景區,而且還是老老實實買了門票的。
這到底有何不可呢?
哀牢山這些景區,甚至巴不得大家去。
大家對外售票,還建了配套設施,當地文旅趁熱打鐵給網友們準備了攻略。
圖什麼?不就是為了吸引遊客嘛!
有遊客才能有收入啊。
而且,門票收入只是小頭,大頭在於衍生的交通、住宿、餐飲等等一系列配套環節。
與此同時,遊客的到來還能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幫助當地居民改善交通、衛生等基礎設施,進而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
進而,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從各方面看,都利大於弊,值得鼓勵。
所以對已開發的哀牢山風景區而言,能火是好事,有遊客更是好事。
只是如何善用熱度,讓大傢伙把視線放在旅遊本身,而非探秘和冒險,還需要更多的引導。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之前很多訊息說得很誇張,講有“一億人”去了哀牢山,進山的路堵得水洩不通。
結果我後來查了一下,發現釋出資訊的賬號根本不是官方賬號,只是個做旅遊的。
而根據官方資料,今年國慶期間哀牢山景區共接待遊客5萬餘人,同比增長15%。
看著大家在網上吵得不可開交,彷彿下一秒哀牢山都要被踏平了,礦脈都要被撿完了,但仔細一看,更多關注度果然還是在線上。
還有那種打著直播旗號進山的人,其實大部分也就是在景區範圍內晃悠一下。
再搞點比較陰森的濾鏡,氛圍就出來了。
畢竟惜命的人還是大多數。
現在哀牢山也出了新政策,表示在哀牢山直播需要提前找當地網信辦報備,如果不報備直播會有被封號的風險,所以主播也越來越少。
眼看著哀牢山這波熱度快過去了。
核心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終於有機會鬆口氣,但已開發的風景區能不能乘上東風,又難說了。
無法否認,哀牢山是危險的。但這種危險是可控的,只要你不貿然闖入禁止地帶。
當地顯然希望能在保護和開發之間找到平衡,讓人們得以安全地看到自然的秘境,同時促進當地的經濟、基建等多方面發展。

所以如果好奇,歡迎去哀牢山風景區看看。

至於那些不被法律允許的地帶,就別涉足了。讓我們珍惜生命,也敬畏自然。
-END-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炒股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遊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麼做自媒體等等。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