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干擾讓人抓狂?這些方法或許能解決

點選藍字 關注我們
SUBSCRIBE to US
多年來,數字裝置一直在爭奪我們的注意力。它們用來吸引人們注意力的方法還在不斷增加。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高階會員Gang Wang表示:“在設計這些技術時,心中逐漸有了一個目標。大多數產品基於行為心理學,並在現實使用環境中不斷迭代,這與電腦遊戲的設計理念類似。”
這不是一個新現象。但調查資料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們的挫敗感一直存在,而且人們越來越關注數字媒體消費對年輕人的影響。
  • 在全球的教室裡,學生每天都面臨著干擾,調查顯示:全球40%的國家立法禁止學生在校使用手機(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smartphones-school-only-when-they-clearly-support-learning)。
  • 根據安永(Ernst & Young)2025年的一項調查,在英國,38%的消費者對過長的螢幕使用時間表示擔憂,消費者渴望“數字戒斷”;而在18-34歲的成年人中,47%的人認為網路活動弊大於利(https://www.ey.com/en_uk/newsroom/2025/01/over-a-third-of-uk-consumers-keen-on-a-new-year-digital-detox)。
  • 在中國,有關部門已經限制了未成年人的網路遊戲時長,經濟學家建議將這些限制延伸至大學生,這可能會使他們畢業時的起薪提高約1%(https://www.nber.org/system/files/working_papers/w33054/w33054.pdf)。
IEEE高階會員Cristian Pimentel表示:“這種對科技的沉迷會造成長期影響,例如過度依賴技術可能導致社交孤立,在最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抑鬱行為、由於長時間使用電子裝置而出現書寫困難,以及因過長的螢幕使用時間導致關節和視力問題。”
如何識別分散注意力的科技產品
有許多方法可以識別裝置何時可能過度分散注意力。
IEEE會員Ning Hu表示:“關鍵的警示訊號包括那些幾乎無法控制通知設定的應用程式、旨在促使使用者無休無止地參與且沒有明確退出點的介面,以及那些需要不斷互動以維持狀態或取得進展的平臺。資料收集和使用方式缺乏透明度往往表明,某個產品旨在利用使用者行為模式來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者參與度,而不是為了滿足真正的需求。”
除了評估裝置或應用程式的設計之外,使用者還應該考慮自己的個人使用情況。Galdino表示,為了幫助發現和管理個人科技產品的分心程度,消費者“可以從監控自己的裝置使用時間開始”。
近年來,大多數裝置都內建了抑制過度使用的功能。可以調整通知設定,以限制通知出現的頻率。許多裝置提供統計報告,能告知使用者在應用程式上花費的時長。許多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現在都有設定時長限制的方法。
IEEE高階會員Inderpreet Kaur表示:“當科技不斷將人的注意力從現實生活中的任務、人際關係和當下時刻轉移開,讓人感到不知所措和與外界脫節時,它就變得過於讓人分心了。另一個跡象是,在應用程式或網站上花費數小時卻沒有獲得多少價值,比如工作效率或人際關係方面的收穫。如果有人無法專注於自己的工作,而是不斷滑動裝置檢視通知,這肯定會成為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技術專家在限制分散注意力的技術方面所起的作用
雖然使用者可以對自己的裝置進行更改並監控自己分心的情況,但技術專家在開發這些裝置時也可以發揮作用,以儘量減少使用者分心。
一些組織已經為減少分心的技術提出了標準和認證(https://spectrum.ieee.org/calm-tech)。
其他組織則專注於建立促進數字健康的功能,例如提醒休息的功能,或者定期而非干擾性地彙總通知的工具。
“從設計的角度來看,”Gang Wang說,“必須認識到技術的存在是為了改善人類生活,而不是追逐利潤。透過使設計目標與這一原則保持一致,這個問題就能從根源上得到解決。”
微訊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新浪微博|IEEE中國
Bilibili | IEEE中國
 ·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