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我非常需要社交”
希望 32歲 FIRE 1年
2023年年底,我在深圳做一份財務工作,當時勸自己,要堅持到拿了年終再辭職。但工作壓力太大,加上身體也不好,10月16日,我做完工作上的交接,退租了房子,把行李寄回老家,第二天直接離開了深圳。
那時候我已經存了50萬,夠我用的了。FIRE前我就想過,利率會一直降的,但我可以咖啡師FIRE,做一些兼職,而不是隻靠利息。我一直都很節儉,每個月記賬,也有理財。早幾年,我出去逛街口渴了都不願意花錢買一瓶水,忍到回家再喝,能走路就不坐車,除了房租吃飯,其他都不怎麼花錢,70%的工資都存起來了。
我只有初中學歷,剛出來工作的時候才16歲,09年,在流水線上工作,一個月兩千塊錢,只做了一個月就不幹了,因為覺得流水線工作的人很麻木,拿了工資後就去學電腦,基礎的office操作。後來做過前臺,期間我又透過學習考過了會計證,做了會計,之後考了成人大專,考了自考本科。

《墊底辣妹》劇照
前兩年第一次接觸到FIRE這個概念時挺震驚的,那時我處在一段不是很好的感情中,這個概念給了我啟發,原來人生還可以這樣過。
2023年下半年,我開始認真考慮起FIRE的可行性。為了節省開支,我想從深圳搬到一個房租便宜的地方。我是南方人,優先考慮南方,所以一開始也在泉州和廣西的一些地方之間猶豫過,比較再三,我發現雲南曲靖的房租最低,所以最終選擇了這裡。
到達曲靖之前,我看了不少關於這裡的影片,早前有人來此地旅居,我也在網上提前選好了房子,一房一廚一衛,一個月150元,包水電費,短租一個月,家電傢俱都有,步梯7樓。
後來住進去發現,這個房子很不錯,樓下200米就有菜市場和超市,附近小飯館也很多。透過社交平臺,我發現周圍住了不少從外地過來FIRE生活的年輕人,我們常常組織聚會。這樣好的開始讓我很期待接下來的生活,有種鬆口氣、自由了的感覺。
但因為七樓實在是太高了,爬不動,我只住了半個月就搬走了。機緣巧合,我認識了一位也是從外地去雲南的朋友,我們一起住到了一個兩居室裡。
曲靖的物價很便宜,我一個月就花600到800元。這裡的天氣也很好,天很藍,出太陽的時候不冷。附近3-5公里有好幾個公園,我經常到周圍的公園閒逛,每天買菜做飯,看書學習,運動,一天很快就過去了。但這種好日子沒有持續多久,我很快就覺得無聊了。
在曲靖待了三個月,我回家過年了,2024年開年後,我又去了成都,當時想,成都人多,文化方面又做得好,還有很多興趣班,或許能過得快樂一些。
到了成都後,我也嘗試過進行線下社交活動,找一些朋友,但是並不容易。與此同時,我也開始做兼職,比如去超市打包,去奶茶店、快餐店打工之類的,這些工作費時費力工資低,付給我的工錢,最低10塊錢一個小時,最高18塊錢一個小時。雖然是靠自己的勞動賺錢,但感覺勞動力也不值錢了。

做這樣的兼職,不僅收入少,而且有時間限制,很有壓迫感,一點也不輕鬆。比如揀貨時需要跑來跑去,有時候還要搬重物,揀錯貨還要捱罵。雖然我沒有遇到過超時扣款的情況,但領導總會說,超時多了,就不要你幹了。最後我發現,在寫字樓裡,有空調,坐著,對著電腦打打字,這樣的工作才輕鬆,難怪大家都想做白領。
到了去年年底,因為飲食習慣不同,我甚至感到痛苦,特別想念家人。甚至有種流浪的感覺,沒有歸屬感,沒有認識的人,特別孤獨。
我現在已經準備回深圳找工作了,想回來上班也不是因為焦慮存款,而是覺得我非常需要社交。
我之前那份工作壓力大,出了錯要擔很大的責任,但氛圍挺好的,下班都是和同事一起回家,經常一起吃飯,節假日會出去玩,所以我不排斥上班。
其實我挺想去賣黃金首飾的,感覺工作也輕鬆,工作環境也不錯,工資也還過得去,我投了簡歷,但還沒有收到回覆。如果找不到,大機率還是做財務。
我希望能找到壓力沒那麼大的工作,FIRE這一年我的身體狀況好了很多,不需要吃藥也不用去醫院針灸。我也不清楚未來會做多久工作,或許等科技發展,以後我能買個機器人,也算有個陪伴。

《凡人歌》劇照
“幸福感是需要痛苦對比的”
妤 31歲 FIRE 2年
提前退休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幸福感是需要透過痛苦才能對比出來的。如果沒有任何痛苦,生活就太平平無奇了。
2017年畢業後,我進入北京一家律所做訴訟律師。這份工作太苦了,苦到沒有生活,每天睜眼閉眼第一件事都是在回工作訊息。
尤其是2022年,我對接的客戶群體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因此我也得時刻待命。當時團隊的要求是,客戶提出來的問題,半小時之內必須有回應,不能讓客戶等著。哪怕是節假日,我也一直處於精神緊張的狀態,那時和朋友去喝清酒,還得揹著個電腦在一邊擺著。
最離譜的一次,中秋節,我正在跟朋友按摩,按到一半,突然電話來了,我身上還有精油,但只能披上浴袍,拿著電腦坐在床上開始敲。插線板離床還特別遠,我生怕斷電,只能蹲在插線板跟前,一邊充著電一邊寫。甚至朋友按完了,還得在旁邊等我處理工作。我覺得連技師都無語了。
就是這些小事慢慢累積起來,讓我不想工作的念頭越來越強烈。到了2022年年底,我的精神狀態出了一點問題,不知道掙錢是為了什麼,感覺人生沒有意義。當時想,幹完這波我再也不幹了。

那時我攢夠了五百萬,媽媽也經營著廠子,到2022年,工廠的運轉幾乎不需要我們再操心。媽媽身體不好,經營工廠也確實太辛苦太累了。我和媽媽想,兩個人乾脆都退休算了,反正每年也能有一定利潤。
我們都想得開,但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哪怕工廠最後實在幹不下去了,我們把它賣掉,拿著存款生活,也沒有什麼問題。甚至我想,如果最後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去咖啡店打工,也能養活得起我們兩個。
我跟媽媽屬於是不管有多少錢,日子都一樣過的人。大病醫療這一塊,我們很早買了保險,我當時能想象到的高風險開支不多,我們的保障是足夠的。
我和媽媽都不想在北京待了,我感覺北京的空氣裡面都瀰漫著一股焦慮的味道。2022年年底,我們決定,舉家搬往成都去。
我們在成都買了房子,定居下來。一開始,那是相當的爽!我瘋玩了一陣子,想把之前缺失的生活找補回來。我去了河南、深圳、廣州,好些之前沒去過的城市旅遊,看了不少話劇、脫口秀,還參加了讀書會。周圍的朋友還在為了上班請假而發愁,而我想去哪就去哪,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那時候我還是有“單位”的,我從北京所轉到了成都所,但做獨立律師,不工作也沒有人管。我算過,一年裡也就接兩個案子,工作時間平攤到每天可能連一個小時都不到,可以說工作很偶爾,完全看心情。平均下來,每年能拿到7萬塊,其實是完全不能覆蓋掉我的生活開支的。但好在,我們的資產養活我和我媽兩個人綽綽有餘。
我自己沒有什麼休息的羞恥感,但也還是面對來自於家庭的壓力,再長一輩的爺爺奶奶,他們會擔心我以後再也找不到工作了,或者我的技能荒廢掉後,會徹底成為廢人。
那種令人心醉的“爽感”在瘋玩過一陣子後也消退了。因為沒有外界約束,我的生活開始變得散亂,作息不健康,三餐也不規律,我感覺自己處於一種無序的狀態。我還算是比較喜歡出去玩的人,但到後面,也變得越來越宅了。

對這種混亂的反思促使我尋求改變。去年,我開始嘗試找一份工作,一方面是想要比較規律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不投入到社會的生產運作之中,對外界的瞭解全部是靠朋友的講述和網上的資訊,常常會感到跟社會脫軌。所以我希望能找一份工作,它能讓我接觸到人和社會。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我到了現在這家公司做法務,我從來沒有在公司裡面工作過,也沒有朝九晚五過,這種體驗很新奇。
到目前為止,這種狀態我挺滿意。五點半下班之後我可以看話劇、電影,或者和朋友約個飯。我的領導比較寬容,也極少出現需要休息日加班的情況。法務的工作相對律師來說簡單的多,哪怕偶爾需要加個班,同事臨時來找我,問題也不會很棘手,都在我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這種相對穩定的狀態,讓我沒有那麼焦慮,我完全可以確定下一週要安排什麼事情。可能唯一的難題是,我有點寫不來彙報稿,每次寫都頭疼。
我後來在做覆盤時想,FIRE時我沒有做好準備,如何去面對完全不工作的這段時間。之後我可能會重新嘗試讓自己停下來,但一定會提前做好規劃,學習一些技能,或者嘗試別的行業,總之不能漫無目的的玩。
雖然在FIRE之後重新回到了職場,但這次短暫的修整也讓我去思考自己真正的想要什麼。從前我把自己困在主流的社會評價體系中,在意別人的看法,一旦停下來就會開始焦慮,自我價值也維繫在工作之上,但我現在拋棄了這些,完全追隨自己的內心,我開始學習著在工作之外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自我認同感。

《凪的新生活》劇照
“FIRE不是終點”
Summer 39歲 FIRE 4年
FIRE四年後我發現,我是很難徹底躺平、提前退休的人。我仍然渴望留在牌桌上。
早年間,我透過創業和投資積累了一部分財富。2007年大學畢業後,我和兩位合夥人一起創業,做外國青少年來華的專案。當時的社會風氣是這樣的,國門開啟不久,大家想要出國旅行,見識世界,信奉地球是平的,我恰好有實習經驗,有資源,就做了起來。
我們的專案涉及到未成年人的安全和管理,壓力非常大。每年最忙的幾個月,我幾乎是24小時待機。我曾經因為飛機延誤在機場待了整整24小時,也曾因為學生突然生病全程陪伴。工作有熬人的時候,但是也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2020年,疫情的到來給我的工作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專案停了,我自己也感覺累了,所以就想,休息一下也很好。
一開始停工很放鬆,我終於不用想工作的事兒了,我想以後一直不工作也挺好的,我就玩。但漸漸的,那種“我不需要別人,好像也不被需要”的迷茫感讓我很不安。
我開始進行從“職業身份”到“自我身份”的探索。比如,嘗試“主題季”的生活方式,每個季度探索不同的愛好,長跑、健康飲食、園藝、騎行等。我總有種精力用不完的感覺,運動之後,身體變好,身材變好,這給了我非常大的鼓舞和激勵,也讓我找到了支點。同時,我也逐漸意識到,真正讓我感到充實的,是那些有輸出、有產出和有回報的事情。興趣愛好在忙碌中顯得格外動人,但僅僅透過填滿時間來抵消內心的空虛並不可行。

《寵愛》劇照
這些嘗試給我帶來了一些改變,但實際上,時間久了,我會感到深深的空虛。之前我會用消費獎勵自己,但到了FIRE的最後一年,消費帶來的快樂很快會帶人陷入空虛,或許是因為它們不是創造,也無法產生結果,不會給人帶來價值感和成就感,我需要立刻去尋找下一個讓我興奮的東西。
2023年,國門開啟,我的一位合夥人決定在上海開一家分公司,但她來問我意見時,我感覺自己提不起興趣了,可能是工作放了太久,或者大家的生活各自有了別的重心,當時我想,算了,我累死累活掙錢,可能還不如投資一下收房租。
這個階段,我的父母雖然尊重我的決定,但我也能從他們的隻言片語中感受到,他們會想,你這麼年輕,這麼優秀,就不做了嗎?就要一直躺著了嗎?
那時候,我自己的情緒也出了些問題,長時間不工作,讓我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座標,我需要和社會接觸,從別人那裡得到及時的反饋。況且和我年齡相當的朋友大多忙於照顧孩子或者開拓事業,我沒有孩子,也沒有工作,價值感的缺失讓我深陷低谷。
與此同時,我發現我開始變得不自信起來。從前我的演講技巧好,銷售技巧好,我有很多支點,我知道自己不錯,是能賺到錢的,但失去了這一切後我不確定自己是否還能行,我現在的確不需要再賺錢了,但我不知道,假如需要的話,我還能賺到嗎?因為太長時間不與人接觸,沒有得到反饋,我開始了從未有過的自我懷疑。
好在我從身邊的女性榜樣身上汲取了很多力量,一方面,我身邊一直有勤奮的、不斷往前走的朋友,另一方面,我自己也開始看女性主義和心理學相關的書籍,網際網路上的女性意見領袖也給了我很多啟發,我漸漸覺得好像有點坐不住了。但我還缺一個重新開始的契機,讓我一個人找回從前的攤子,沒有了合夥人的幫助,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撐下來,如果去朝九晚五的上班,我覺得我也已經過了去做這些嘗試的年齡。

《小森林》劇照
直到2024年年底,我接到兩位女性創業者的電話,她們向我請教如何重啟外國青少年來華的專案,聊到我們共同的經歷時,我興奮得幾乎語無倫次。記憶中的工作經驗,對行業的觀察,那些在夏令營中度過的夏天都回到我的腦海,我也重新回到了充滿挑戰和熱情的狀態。
後來,在身邊人的鼓勵下,我很快決定加入她們的創業團隊。曾經我是團隊裡年齡最小的人,總覺得上面有人頂著。現在,我開始變得更加主動和強勢,開始更積極的解決問題,更有主心骨,願意成為那個帶動節奏的人。
重新回來工作之後我發現,那些鉚足勁兒解決問題的時刻,才讓我感覺自己“存在”。人生就像一場實驗,FIRE不是終點,歸根到底我是在尋找一個如何能夠“活得好”的答案,我做了這麼多嘗試,仍然沒有答案,我也走在探索的路上,“勇敢一點啊!”我常常這樣鼓勵自己。
現在的我,不再執著於某種固定的身份或結果,我選擇在流動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排版:布雷克 / 稽核:然寧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