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版DeepSeek的隱秘競爭,中國模型被視為更強對手,賽諾菲10億美金押寶
百圖生科推出的全模態生物大模型xTrimo V3,以2100萬引數量重新整理全球紀錄,支援多層級生物資料建模,並將開源1000億引數版本,領跑全球生物學AI模型競爭。
2. 超3年無癌生存,醫科院、北京協和聯合官宣γδT細胞臨床突破,硬剛肺癌、腎癌、血癌等
中國醫學科學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中華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γδT細胞的重要綜述,詳細介紹了其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基礎研究成果與臨床應用進展。γδT細胞作為一種不受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限制的先天性淋巴細胞,在多種癌症如肺癌、腎癌和血癌中展現出顯著的抗腫瘤效果。由於其強大的非MHC限制性腫瘤靶向細胞毒作用及廣泛存在於上皮黏膜組織的特點,基於γδT細胞的免疫療法已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的“新黑馬”。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推進γδT細胞製品的研發,為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一突破不僅為未來的治療策略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也為無數患者增添了戰勝疾病的信心。
3. AI+合成生物,合肥造發光植物,一週賣了一萬株
合肥神筆生物利用合成生物技術開發的發光植物進入市場,一週售出一萬多株。該公司透過基因工程技術使植物夜間自發光,已應用於多種植物,並計劃開發更多觀賞花卉和衍生品。同時,美國Light Bio公司也在售賣發光植物。
4. 禮來計劃投資至少270億美元在美國新建四個藥物生產基地
禮來計劃投資270億美元在美國建四個藥物生產基地,以擴大國內製造能力,滿足減肥藥和糖尿病藥物等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同時尋求多元化產品線,增強全球競爭力。此舉將創造超3000個高技能崗位,並帶有一定政治色彩。
5. 中國腦機介面效能提升216倍,能耗降低千倍,創全球最長穩控
中國科研團隊在腦機介面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透過“雙環路腦機協同演進框架”實現了6小時的持續穩定操控,解碼速度提升216倍,能耗降低至原來的1/1643。研究團隊開發了一款128Kb的憶阻器神經形態器件,將傳統的三步解碼過程合併為一步,大幅降低了計算複雜度,並減少了非理想特性對精度的影響。該系統在四自由度無人機即時控制測試中,達到了85.17%的解碼準確率。這一成果不僅顛覆了傳統認知,還展示了腦機介面在未來應用中的巨大潛力。
6. 聖湘再次收購,殺入血球市場
聖湘生物與關聯方共同投資7560萬元收購紅岸基元54%股權,進軍血球檢測市場,看重其基層醫療市場潛力和產品競爭力。
本文僅用於學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