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老爸講科學
作者:吳興川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感覺手機在褲子口袋裡振動,掏出來一看根本沒人找。
隱約聽到手機鈴響了,著急忙慌跑過去拿手機,發現螢幕漆黑,沒有任何電話和資訊。
手機的振感和鈴宣告明是那麼真實,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幻覺?是得了臆想症嗎?
出現了手機振動或者響鈴幻覺的這一現象被稱為幻覺電話綜合徵(PPS),其中又分為幻覺振動(PV)和幻覺響鈴(PR)。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研究人員於2007年提出,該研究一共調查了320名成年手機使用者,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報告說他們出現過手機響鈴幻覺[1]。
之所以會出現幻覺電話綜合徵,是因為手機的長期使用使得大腦對於特定振動模式、特定鈴聲、特定位置(如褲兜兒)建立了感官記憶,在高度警覺和高度期待的狀態下,大腦皮層出現了訊號檢測錯誤,輕微的肌肉抽搐、衣服摩擦、各種聲響,都可能會被誤認為手機在振動或響鈴。
目前的研究認為,有四類因素和幻覺電話綜合徵高度相關[2]:
-
使用手機越頻繁,時間越久的人出現PPS的機率越大
-
經常把手機調成振動模式的人出現PV的機率越大
-
習慣將手機放置在胸口的人比放在褲子口袋裡的人出現PPS的機率大
-
工作學習壓力越大的人,出現PPS的機率越大
此外,研究表明出現PPS的人會更依賴手機,他們大多會選擇在不合適的場合使用手機,如開車、吃飯、走路、上課、開會等。

如果你出現了幻覺電話綜合徵,可能意味著你需要放下手機,放鬆一下了。
幻覺電話綜合徵就好比暗戀的人約好要來你家,你會提前開始期待,並感到緊張焦慮,總想著去門口看看是不是有人在敲門。精神過度緊張,或者對手機可能接收到的訊息感到焦慮,害怕漏接電話,都可能讓你出現幻覺。
在一項涵蓋了74名醫學生的前瞻性縱向研究發現[3],抑鬱和焦慮引發的精神壓力會誘導幻覺電話綜合徵的發生。雖然關於PPS的相關研究並不充分,但初步資料表明,工作壓力、疲勞、焦慮、抑鬱是PPS的危險因素,反過來說,PPS也可能是情緒出現問題的訊號,雖然大部分人並不為此感到困擾,但它確實是精神壓力的預兆。
對於大多數現代人來說,超過一個小時不看手機是一件很難的事,即使我們在忙其他事。幻覺電話綜合徵的出現,和電子裝置的過度使用和過度依賴脫不了干係。
當然,這一幻覺的出現絕不僅限於手機。在幻覺電話綜合徵沒有出現,手機還沒有普及的八九十年代,國外就有報告稱部分人群出現了“幻覺BB機綜合徵”和“幻覺大哥大綜合徵”。

馬里蘭大學曾經做過一個24小時不插電(24 Hours: Unplugged)實驗[4], 學生們被要求24小時內不碰手機等電子產品,和各種社交媒體斷聯。有很多學生稱明明知道手機不在身邊,但還是產生了手機振動的幻覺,下意識掏口袋拿手機。還有學生稱失去手機後會感到不安、焦慮、精神不集中,這種“戒斷”反應在一天內多次發生,甚至在上課時也是如此。

突然失去了長在手上的手機,彷彿失去了身體的一部分,幻覺電話綜合徵是另一種層面的“幻肢疼痛”。
不可否認的是,年輕人的精神可塑性更高,相比於年長者更容易對手機產生依賴,同時,也更有可能遭受與手機使用相關的影響。在一項涵蓋了290名大學生的統計中,有89%的學生出現過幻覺電話綜合徵,平均每兩週經歷一次幻覺[5]。
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出現帶來了很多便捷,但過度依賴乃至成癮無疑對我們的生理和心理產生了負面影響。
加州大學的Rosen教授模仿iPhone, iPad等詞,創造了“iDisorder”(自我紊亂)[6]一詞,用來特指在電子產品氾濫之下的各種不健康的精神狀況。
現在看來,幻覺電話綜合徵顯然是其中一種,而且iDisorder的範疇仍在不斷擴大。
參考文獻
[1] Laramie D. (2007)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mobile phone use [Abstrac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Los Angeles, CA. [Cited 20 May 2014.]
[2] Phantom vibration and phantom ringing among mobile phone us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iterature Amrita Deb PhD Department of Liberal Arts,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yderabad, Hyderabad, Telengana, India
[3] doi:10.3390/ijerph17207480
[5] http://dx.doi.org/10.1016/j.chb.2012.03.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