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福”的關鍵密碼被破解!Nature重磅研究:性快感的“振動密碼”,竟藏在這種小圓球裡?且在陰莖和陰蒂中發揮關鍵作用

1850年,德國解剖學家克勞斯(Wilhelm
Krause)在顯微鏡下發現了一種神秘的小圓球——它們蜷縮在生殖器的黏膜裡,像是被精心包裹的“訊號站”。此後的150多年裡,這些
小圓球(後被稱為克勞斯小體)始終戴著面紗:有人猜測它們可能與觸覺有關,也有人認為它們可能是溫度感受器,但沒人能說清它們到底為“性福”做了什麼。
陰蒂VS陰莖,
一場密度懸殊的“感測器競賽”
克勞斯小體是一種特殊的感覺器官,外形小巧,長得像被層層包裹的迷你訊號站。它們由包裹在感覺神經末端的Schwann細胞組成,專門負責傳遞觸覺訊號。
研究結果一齣,大家可能會猜到——在雌性小鼠的生殖器中,克勞斯小體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陰蒂!這種高度集中的分佈模式表明,陰蒂是一個超級敏感的地方,能接收到來自外界的各種觸覺刺激,因此陰蒂是雌性小鼠的“性感區”。那麼在雄性小鼠身上,克勞斯小體又分佈在哪裡呢?答案是:陰莖頭和包皮內層。
為了更加清楚地瞭解克勞斯小體的分佈情況,研究者不僅數了它們的總數量,還計算了它們的密度。大家可能會想,陰蒂和陰莖頭的大小差距這麼大,克勞斯小體的數量是不是差別也很大呢?其實,答案出乎意料——它們的總數量差不多!不過,儘管陰蒂比陰莖頭小得多,陰蒂中的克勞斯小體密度是陰莖頭的15倍!也就是說,陰蒂的“性感”可能比陰莖頭更加敏感。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藏在生殖器裡的克勞斯小體分成了兩大派系——複雜型克勞斯小體(毛線團派)和簡單型克勞斯小體(直線俠派)。複雜型克勞斯小體就像是密密麻麻纏繞在一起的“毛線團”,內部有多個軸突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球狀的、錯綜複雜的結構。而簡單型的克勞斯小體看起來簡單多了,只有一到兩條直線狀的軸突。
這就像在氣球上裝了壓力感測器,充血有多猛?陰莖硬度夠不夠?得靠這些小體“即時彙報”。
克勞斯小體的“神秘支配者”
克勞斯小體作為一種特殊的觸覺感受器,長期以來讓研究人員充滿好奇。到底是什麼在這些小體背後“默默工作”,給它們提供觸覺反饋?
他們發現,克勞斯小體的訊號傳遞,靠兩類神經元的“黃金搭檔”——TrkB+和Ret+神經元。這對CP分工明確:複雜型小體由兩者共同支配,像聯合導演般精細調控訊號;而簡單型小體則只認TrkB+神經元,如同單線聯絡的特工。更絕的是,部分TrkB+神經元還能“兼職”同時操控兩種小體。但若沒有TrkB訊號通路,這一切根本不會存在。研究人員發現,當小鼠基因中敲除TrkB後,克勞斯小體直接“消失”,這就像蓋樓時突然抽走鋼筋,整個建築瞬間崩塌。
為進一步揭示克勞斯小體的神經支配特徵,研究者分析了TrkB+和Ret+傳入神經元在脊髓中的終末分佈。原來,克勞斯小體的神經訊號並不是一路“長途跋涉”傳到大腦,而是集中在脊髓的腰骶段(L6-S2)。在這個區域,克勞斯小體的感覺訊號就像一臺高效的處理機器,在區域性脊髓區域被精確地整合和調控。
並且,克勞斯小體的神經元軸突進入脊髓後,不是簡單地直線走向目標,而是發生了分叉,形成了多個側支。這種結構的複雜性,意味著訊號可以在脊髓中進行更精細的整合,從而增強對觸覺刺激的敏感性。
克勞斯小體的“振動靈敏度”:
如何感知生殖器的細微觸動
我們知道,身體能夠像精密的儀器一樣,捕捉到每一次微小的觸覺變化,尤其是在生殖器這種敏感區域。進一步的實驗則探討了克勞斯小體神經元對振動頻率的敏感性。
也就是說,當我們的生殖器在互動時,產生的振動恰好與克勞斯小體的“最佳接收頻段”重合,幫助它們精準地捕捉到這些細微的觸覺變化。
那麼,克勞斯小體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為了進一步瞭解這一點,研究人員採用了光遺傳學技術。
但最扎心的實驗來了:研究人員還培育出克勞斯小體“全滅”的TrkBcKO小鼠。這些小鼠一到“真槍實戰”的交配現場,立刻暴露短板——
  • 雄性小鼠:明明急切地想“為愛鼓掌”,卻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插入時間縮短50%,射精成功率暴跌,甚至出現“對準困難症”。
  • 雌性小鼠:本應在交配中表現得熱情似火,卻變得“性致缺缺”。接受插入的延遲時間翻倍,成功配合次數銳減,彷彿身體裝了“拒絕服務系統”。
看來,“性福”的密碼竟然藏在這些微小的克勞斯小體中。從陰蒂的高密度分佈到陰莖勃起的精準反饋,克勞斯小體就像是生殖器的“觸覺駭客”,默默地解碼每一次親密接觸。或許,下次再談論“感覺對了”,你會想到這些小小的“幕後功臣”。
參考資料:
Qi, L., Iskols, M., Greenberg, R.S.et
al. Krause corpuscles are genital vibrotactile sensors for sexual
behaviours. Nature 630, 926–934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528-4
撰文 | 魔都有棵樹
編輯 | 木白
來源 | 梅斯醫學
分文字來源於網路,本文僅用於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精彩推薦: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