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離鄉來香港發展,你有沒有考慮過離開?
最近,就有這樣一件事情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一名英國女子來港工作7年後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香港回鄉發展。
(圖:商業內幕)
那麼這名女子到底因何而來?在香港遇到了什麼事讓她決心回英從頭髮展?
(圖:香港經濟日報)
乘興而來
英國女子漢娜會選擇來港發展,源自於23歲那年的畢業旅行。
當年她是工商管理系和中文系的應屆畢業生,在上海和青島各實習半年後,決定去香港旅行放鬆一下。

Hannah Ho(圖:香港經濟日報)
漫步霓虹燈點綴的街道可以感受到大都市的繁華,登山遠足又能感受自然的魅力……多樣化的旅遊體驗讓漢娜大開眼界,也讓漢娜決定來香港發展。

(圖:香港旅發局)
對於剛出社會還沒有任何實際工作經驗的漢娜來說,香港的一切都是新奇的,讓人興奮的。
常年溫暖的天氣和陰雨綿綿的英國是完全不一樣的。

(圖:香港經濟日報)
中西兼具的美食讓人適應的同時又能帶來一些創新。

(圖:香港旅發局)
30分鐘就能從喧囂的中環到達離島海灘或郊野公園更是讓喜歡戶外運動的漢娜十分欣喜。
在香港找到工作後,漢娜還與室友合租了一間位於鬧市的小公寓,住所周圍林立著高樓大廈和摩天大樓,有一種大城市特有的繁華氛圍,漢娜覺得隨時都會有精彩呈現在眼前。

(圖:香港旅發局)
漢娜提及對香港的初次印象仍然記憶猶新,甚至有些懷念。
那為什麼在港工作7年後還是選擇回英從頭再來呢?
興盡而返
來港旅行和打工,總歸還是不一樣的。

(圖:網路)
在香港真正工作,零距離接觸本地人、真實感受香港的職場文化之後,漢娜真實感受到了香港的不足。
漢娜直言:港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帶有一種緊迫感。

(圖:香港經濟日報)
超長工時、常常加班、效率要求極高…

(圖:網路)
對比起來,她認為英國的工作就輕鬆許多,標準的朝九晚五、允許遠端辦公。

(圖:香港01)
再加上身邊親友的離開,也使得漢娜開始思考自己到底要不要留在香港。
2023年,30歲的漢娜最終決定放棄在香港建立的專業人脈,回到英國重新發展。
回到英國發展後,雖然漢娜目前仍在做兼職,但她表示目前的家居反而更開放和放鬆,陪在家人身旁也是她回英後最幸福的事情。

Hannah Ho(圖:香港經濟日報)
此事也是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有網友覺得是這名英國女子做事效率太慢,沒法適應香港的快節奏才選擇回鄉。

(圖:香港討論區)
有網友猜測是不是這名英國女子在香港賺夠了錢,所以才決定回鄉。

(圖:香港討論區)
還有網友表示各有各的優劣之處,就看你是哪類人,更適應哪一種環境。

(圖:香港討論區)
雖說去留純屬個人選擇,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香港的節奏真的很快!
跟上港人的節奏
在香港,“速度”不僅是一種生活節奏,更演變成一種“快文化”佔據港人的潛意識和價值體系。
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十分鐘搞定的急速理髮店,所有細節都透露著港人對於速度淋漓盡致的追求。

(圖:香港01)
走在街上,也能明顯地感受出港人走路有多快。
作家蔡瀾就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交通燈,轉得比香港更快,這證明了港人走路的速度極快。

(圖:網路)
甚至電梯門裡面的關門鍵都是最快被按到模糊的。

(圖:網路)
香港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在搭乘手扶梯時一般都會左行右立,把左邊留給著急行走的人。

(圖:網路)
去年港鐵宣傳手扶梯左右都能站立時還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人表示實操性不強,就算都站的話,也會有人從後面大喊“唔!該!借!借!(借過,謝謝)”。

(圖:星島頭條)
除了人走得快,香港的各類交通工具的車速也十分驚人:雙層巴士風馳電掣;計程車司機切線功夫一流;奪命小巴飛速狂奔。
即使巴士限速80千米/時,但不少司機車上的車速表往往是超過這個數值的,車速報警器一路狂響。

(圖:香港01)
除了行走快,香港的許多茶餐廳也是超快的,甚至會讓人產生一些壓迫感。
比如在內地吃飯,通常可以入座後邊看選單邊思考如何點菜,和服務員討論一下菜品。

(圖:新假期)
但在香港點菜,可能稍微猶豫一下,服務員就轉頭去給其他桌客人下單了。
每當客人吃完飯,服務員就會很快將空盤子收走,有人表示這是希望客人快點吃完及離開,也能提高餐廳的翻檯率。
甚至有的茶餐廳還會限制客人的用餐時間。

(圖:新假期)
茶餐廳的服務員在記賬時也會用一些簡寫來代替全稱,比如“凍檸檬茶”寫成“COT”,“火腿湯通心粉”寫成“腿通”。

(圖:香港經濟日報)
可以說就算是慢節奏的人,也會被這種氛圍感染,不自覺地加快生活的步伐。
最後,想問問大家:生活在香港的你,跟得上這速度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