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屆浪姐的一公舞臺,排名倒數第二的《留不住的雪》火了。
比這首歌更火的,是這首歌主唱之一的俄羅斯選手Mari Kraimbrery本人。
Mari姐一頭亞麻黃長髮,高眉骨深眼窩,笑與不笑,都有一股酷勁兒,把A和拽寫在臉上。
採訪超有態度、舞臺超有實力、精神狀態絕對領先。
沒想到留下了燃炸全場的初舞臺,和一首《留不住的雪》之後,Mari姐瀟灑轉身,退賽了。
姐留下的子彈還在飛,等觀眾回過味來開始上頭的時候,只能一邊翻牆亂爬找切片,一邊哀嚎:
「原來Mari姐,才是那留不住的雪。」
Mari只想蜻蜓點水,卻能在浪姐掀起軒然大波,可能正是因為:
內娛為名利者眾多,像這樣求著自己開心、只為獨自圓滿的人,太少了。
很多明星採訪之前,團隊要先篩一遍問題,然後再走拍攝流程。
Mari的採訪是那種,你一聽,就知道她對問題來者不拒。
因為她自有一套精神法,永遠自圓其說。
她只用三句話,就征服了要經常在水深火熱中翻騰的中國觀眾:
姐姐來之前有沒有搜一下自己在中國的知名度?
我不看自己的受歡迎程度,即使在俄羅斯。
那你有信心征服中國的觀眾和姐姐嗎?
你怎麼會知道你是否會贏得某人的心。
那可以預判一下自己初舞臺的排名嗎?
未來的命運我不知道,我又沒法未卜先知。
姐姐來之前有沒有搜一下自己在中國的知名度?
我不看自己的受歡迎程度,即使在俄羅斯。
那你有信心征服中國的觀眾和姐姐嗎?
你怎麼會知道你是否會贏得某人的心。
那可以預判一下自己初舞臺的排名嗎?
未來的命運我不知道,我又沒法未卜先知。

對於競技類節目而言,這三個問題都很常規,答案的指向無非是要你競爭、要你征服、要你贏。
畢竟敢鬥敢拼的卷王,放在別處會被排擠,但在用舞臺和夢想裝裹的名利場,反而是吸粉利器。
然而Mari的回答全在意料之外,她一把掀翻了這個競爭遊戲,回答的全是不管、不知道、不在乎。
又酷又拽,一臉態度。
但她真的不是說說而已,她把這種酷勁兒一貫到底。
在初舞臺表演結束後,姐姐們要透過傳送帶回到臺下,一般穿著禮服,要麼坐著,要麼站著。
Mari姐則直接開腿蹲下,霸氣又隨意,姿勢像蹲馬路牙子的我本人:

賽前評價的時候,Mari姐翹著腿,一臉拽笑,表情是大寫的「姐來了全秒了」。

小考的時候,姐姐們坐在桌子前緊張等待。Mari姐則墨鏡一戴,誰也不愛。

以為姐在耍酷,直到刷到一個評論:
姐姐不會在戴著墨鏡睡覺吧。
上學的時候我就想這麼幹了,睡著了也沒人知道。
姐姐不會在戴著墨鏡睡覺吧。
上學的時候我就想這麼幹了,睡著了也沒人知道。
原來不僅是酷拽,還有想幹嘛就幹嘛的鬆弛感。
管他什麼小考成績,認真準備了就行了。
管他什麼淑女坐、社交禮儀,就算一億的觀眾在看,姐也要這麼翹腿、這麼蹲。
因為不在乎外界的看法,所以不再在內耗中貶低自己。
這種骨子裡的強大和自信,給了內娛觀眾一點「不在乎」、「反討好」的震撼。

我們習慣了「愛拼才會贏」的叢林法則,所以閒著癱著過的每一天都伴隨著無所事事的焦慮。
小的時候害怕考試失敗,長大了害怕人生失敗,永遠活在別人的眼光裡,永遠在「體不體面」「夠不夠面兒」中掙扎。
喜愛Mari的觀眾,可能早就受夠了這樣的狀態。
愛姐超前的精神狀態,愛姐的拽勁,也是愛一種精神的投射,或許也是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擺脫一切枷鎖,喊出一句:
Who tm cares!
Who tm cares!

就像「美」這張牌,得和其他牌組合打才能王炸,如果只有「美」,往往是災難。
「拽」「酷」同理。
超凡的態度、超前的精神狀態得有超強的實力打底,才有說服力,才夠味兒。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Mari姐不登臺則已,一登臺則一鳴驚人。
因為她真的有點強。
她賽前採訪時毫不吝嗇地列出了自己的技能,會「演唱」、會「錄製」、會「作曲」、會「高難度舞蹈」、會「街舞」、會「招募團隊」、會「告訴每個人該做什麼」。
可以說是製作人、創作人、表演人,臺前幕後全包了。

聽的時候不明覺厲,等到了臺上,才知道她並沒有誇大其詞。
開場蹲地高音,然後踩板凳單腿後抬,再劈一個完美豎叉,姐是真的會「高難度舞蹈」。
彈幕網友線上感嘆:姐的每個動作都在挑戰我的醫保。


這裡放一下初舞臺的現場,帶各位感受一下:
一身緊身白衣、健美身材,蓬勃的生命力和健康美溢位螢幕。
我是俗人,除了「牛」、「美」也想不到其他的形容詞了。
可以看出,Mari的氣場很強,初舞臺solo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場子放不下她。
等到一公,合唱的《留不下的雪》也讓她唱出了一種主場solo的演唱會即視感,造型也是相當的女王。

再扒到她之前的舞臺現場,水準不比浪姐舞臺差。
看她在臺上桀驁又睥睨的樣子,你絕不會想到她身高還不到160。
唱跳兼具,力量感拉滿,一個人就能炒熱場子,豔壓全場。


除了超強現場,Mari姐說的會「作曲」也是真的。
她其實非常敬業,初舞臺的曲子是她專門製作,用來參加浪姐比賽的;網上流傳的演唱會現場影片,大多也是她編曲作詞。
還有個恐怖說法,說她出道十年,原創2000首。
真假先不論,Mari對演藝事業的熱愛和用心是能夠感受到的。

可以說,Mari的恣意,都有實力兜底。
實力不一定能帶來自信和無謂的勇氣,因為這個世界上不乏自卑又抑鬱的牛人。
但是實力可以抵擋謾罵和質疑,能讓你的拽勁兒有處可依,不至於惹人生厭。
聰明人要學Mari姐牛逼的精神狀態,得先低頭修煉自己的實力。
不然就不是恣意,而是狂妄了。

Mari姐是一個核心強大的人。這種強大不止是說她的實力,也不止表現在她的「酷拽」。
酷拽、不在乎、反討好、實力牛逼,其實都是顯象,是表層。
Mari姐真正的精神核心是,永遠詢問自己、永遠在乎自己。
這麼多季浪姐看下來,其實參加節目的姐姐無非是兩種:
一種是「你說我不行,我偏要行給你看」,來節目是為了證明自己。
一種是「想嘗試另一個領域,尋求一個全新的可能」,來節目是為了突破自己。
不管哪種,說到底都是為名為利,無可厚非,都有各自的魅力。
但不管哪種,其實都指向了一種自我的殘缺:人本可以獨自完整,為何要「證明」「突破」自己?
正是因為殘缺,所以要向外尋求,向外證明,向外突破,向外汲取能量。要名要利,要世俗的成功,要活得體面,要光鮮亮麗。
但是這個世界可能只有5%的勝者,剩下95%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心累得一敗塗地。
人終究得學會關照自己。

Mari的行為邏輯就是,管什麼結果,先享受了再說,真正的「論心不論跡」:
Mari火了之後,網友知道了她是烏克蘭出生的人。因為敏感的地緣關係,她到俄羅斯發展其實也背了一些罵名。
但她還是這麼做了,一直到現在。
她也不是為了「火」來節目的,壓根沒想到自己會上熱搜。在社交平臺上,她坦言自己來浪姐是為了「創意」。

這也和她採訪中的說辭一致。為什麼要征服別人、為什麼要在乎自己的排名?
想追求舞臺、想交流創意,然後做就是了,結果就去他媽的吧。
因為內心充盈,所以可以做到顧自灑脫。
她是一個可以自我圓滿的存在,無需他人旁證、圍觀。
所以等到特定的時間,不管是合約如此還是別的事情,她要走,就瀟灑地走了。


叩問自己的意志、順著自己的心意,這種純粹又強大的生命力,讓她的事業不斷前進,同時也像一個磁場,吸引了諸多弱者的仰慕。
透過強大的靈魂,我們照見了自己的弱小。所以面對這麼灑脫的人,難免又嫉妒又羨慕。
難免止不住地想看她的舞臺,看她在臺上強大的樣子。
所以說Mari姐蜻蜓點水、火得毫不費力,真真是有原因的。


其實並不是為了吹Mari姐。
只是我想起一位老師告訴我的話:平時無事的時候,可以盤腿而坐,面向東南,手臂向內,呈圓弧狀展開,在胸前圍出一個圓。
這是一個容納、懷抱的姿勢。
老師說,心靈強大起來的時候,你可以擁地球、宇宙入懷。
mari姐可能就是一個坐擁地球的人,一邊罵「who tm cares」,一邊自我圓滿。
歸根到底,想容納萬物,第一步,得先看見自己。
本文轉載自小風小浪(ID:vistawenyu)。作者:仙人掌,Vista看天下資深娛記創辦。一個因為只說真話,差點被半個娛樂圈封口的號。致力於扯開娛樂圈前襟,袒露人生真相。姐裡姐氣,浪不唧唧。麥子熟了經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關鍵詞
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