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是被《孤獨星球》讚許的“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全球最值得造訪的美食地”之首;曾被《紐約時報》評為44個最佳旅遊地點Top2,被CNN推薦為“必去的旅遊地”之一。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深圳小YOYO
這是一座無比適合放空、閒逛的城市,街頭隨處可見的創意塗鴉,給生活氣的市井平添藝術氣息;不同文化構建的各色建築,讓這個城市多元而包容。

還有遍地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築,讓人彷彿置身於時光機中,得以重溫南洋舊夢。

這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美食天堂,潮汕、客家、閩南、馬來、娘惹和印度等各種風味在這裡融合,創造出超越各地本土的絕對美味!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大腳CL
這座城市就是:馬來西亞檳城(Penang),位於吉隆坡北部,檳城並非一座城市,而是馬來西亞的十三個州之一,當地人常稱其為“檳州”。
檳城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以喬治市為核心的檳島,另一是檳島對岸威省,兩地隔檳威海峽相望,透過檳威大橋相連。但通常,我們所說的“檳城”,就是指檳島上的喬治市。

雖說在馬來西亞,論潛水,它沒有沙巴那麼優越的水下條件;論海灘,它也沒蘭卡威那麼開闊迷人,但它似乎承載了馬來西亞全部的愜意與浪漫。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S~T
如果你喜愛老舊又有點文藝氣息的慢生活小城,那一定別錯過檳城。毫不誇張地說,這是馬來西亞最適合City Walk的城市,文藝浪漫、美食街巷散落在每一處角落。
只需穿梭在古老的巷子裡,蒐羅壁畫,逛吃淘寶,便能充分體驗這充滿“古早味”的檳城時光。

從出行的角度看,馬來西亞對我國免籤;檳城是馬來西亞華人比例最多的城市,當地甚至招牌多數都是中文,幾乎不存在語言障礙,就像在國內旅遊!

這裡物價也很友好,
10元一餐就能管飽,住宿150元也能搞定,可以說月薪3000也能說走就走,還沒有讓人擔心的治安問題;
甚至因為城市不大,週末遊就可以悠哉享受一場南洋舊夢,超適合在沒有假期的Q4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熱帶風情的慵懶之旅!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送你一匹馬。
蒐羅熱門壁畫,領略檳城街頭藝術
濱城名片「壁畫街」怎麼玩?
“壁畫”是檳城名片,來這裡的壁畫街收集熱門壁畫,是每個到訪者必做的功課。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牙籤from一三肆號
檳城壁畫主要集中在“壁畫街”這一大片街區。谷歌定位是“Penang Street Art”;
推薦先到達愛情巷,再一路遊玩到“檳城街頭藝術”,沿途不僅能搜尋大部分壁畫,路過許多清新文藝的咖啡館,還能步行打卡小印度、吉寧甲必丹回清真寺、檳城僑生博物館等附近景點,最終到達姓氏橋附近。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送你一匹馬。
姐弟共騎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送你一匹馬。
追風少年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暈小姐在漫步
恩納斯更多作品:《功夫女孩》、《爬牆小孩》、《休息中的三輪車伕》以及位於Lebuh Armenian的《老伯伯》。其中,《老伯伯》是恩納斯最初的作品,據說就是因為這個壁畫,促成了2012年的喬治鎮映象計劃Mirrors George Town。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朱小樂の旅行日記
兄妹盪鞦韆


貓咪壁畫
華人畫家陳毓康聯合“101 失落的貓”組織,一起創造了許多關於貓咪的壁畫作品。

鐵塑壁畫
除了“喬治市映象計劃Mirrors George Town” 系列壁畫外,檳城還有一個 “標誌喬治市計劃”,展現形式是:以詼諧幽默的鐵塑漫畫(也叫鐵線畫,以黑色線條展現),來訴說老街的坊間傳奇或市民生活。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wys607a
此活動的鐵塑漫畫總共52幅,是在“標誌喬治市計劃” 比賽中勝出的本地藝術團體Sculpture At Work的作品。這些生動有趣的漫畫,為懷舊的檳城增添了不少童趣。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wys607a
走訪南洋建築,領略檳城濃郁的華人文化
檳城華人痕跡何處尋?
檳城這座城市,充滿了南洋時期的古樸質感:追溯歷史,潮汕人來到檳城的時間,比19世紀英殖民者還要早,當然也留下無數可追尋的南洋舊夢。
娘惹博物館
他們繼承著中國的傳統文化習俗,也遵循著馬來族裔的生活習慣,在檳城娘惹博物館,便能瞭解到關於“峇峇孃惹”的歷史。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筱蓮
這座曾是早期本地華人富商鄭景貴故居的二層院落,有著明顯的19世紀“中馬融合”的藝術感,上千件古董和藝術收藏品被完好儲存至今,內部的整體裝潢和傢俱上的每一處細節,無不展現著曾經大戶人家的精緻與奢華。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大腳CL
門票:
25令吉,每小時有一場中英文講解
藍屋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汗衫
藍屋建於1897年,歷時7年才完工,共有38間房、5個天井、7個樓梯及220扇窗,是馬來西亞現存最大的融合了南洋風格的中國式園林住宅,非常精緻美麗。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大腳CL
姓氏橋
19世紀“下南洋”的熱潮為檳城帶來了大量來自中國閩粵地區的移民,而強烈的宗族觀念讓其按照各自的姓氏在海邊建起不同的村落。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少年心之旅
這些村落以木製高腳屋的形式被架在海面之上,木屋之間也都靠木板做成的廊橋相連,其中以“周”姓的村落規模最大,馬來西亞電影《初戀紅豆冰》也曾在此取景,姓周橋因此從當地的“姓氏橋”村落中脫穎而出。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少年心之旅
今天的姓氏橋仍有不少本地的居民居住,村民們除了延續著傳統的捕魚生計之外,也將自家的廳堂改造成餐廳和售賣本地土產的商店,用以服務越來越多的遊客。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少年心之旅
在建築中,直觀感受檳城的多面
濱城值得一去的地標
檳城是一座熱烈、包容的城市,濃郁的南洋風情之外,英殖民、馬來本土穆斯林、印度風情,以及周邊的東南亞國家風情,都透過建築在檳城佔有“一席之地”
聖喬治教堂

舊關仔角鐘樓
這個混合了英式鐘樓與回教摩爾式的圓頂地標建築,已在舊關仔角聳立了100多年。

極樂寺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S~T
這裡的最大看點便是高30米,共有7層的萬佛寶塔,塔的設計十分奇妙,塔身素白,塔頂為緬甸式,中層為泰國式,而底部為中國式,外形和白蛇傳中的雷峰塔相似,塔內每層都擺有大理石制的佛像及全身金箔的佛像,四大金剛和彌勒佛相當引人注目,坐、立、臥姿態各異。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S~T
小印度
坐落在吉寧甲必丹回教堂和檳城娘惹博物館中間位置的小印度,由勿蘭街和貴都街等區域組成;
可以走訪印度教神廟(比如:光明島寺、蓮花山廟等,品嚐印度美食,購買一些印度特色手工藝品。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筱蓮
升旗山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渝帆

有纜列車票價:
成人票(13-59歲)單程15令吉,往返30令吉
6:15-19:45
太太太太好吃了!
在檳城吃什麼?去哪裡吃?
檳城是馬來西亞華人佔比最高的州府。“下南洋”的閩粵移民把對家鄉的思念寄情於食物,“牆裡開花牆外香”。古早的茶樓和茶室,讓不少來到檳城的老一輩廣東和福建人感慨“吃到了小時候的味道”。——可以說,華人美食是檳城吸引大批旅行者前來的主要名片之一。


此外,作為西馬的熱門旅行城市,檳城也不乏娘惹菜、印度菜等多元融合美食。當你結束檳城之旅時,很難不發出感慨:“檳城真是太太太好吃了!”
早茶
檳城的茶樓彷彿是一條時光隧道,圓桌圓凳、熱騰騰的鐵質蒸籠和推車的阿姨,把人帶回八九十年代的廣州。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大腳CL
榕檳茶樓
檳城歷史悠久的茶樓,環境和卡座都很復古。早茶以蒸點為主,點單形式類似自助,喜歡什麼自己取食。鳳爪軟糯,腸粉爽滑,千層糕煊軟彈香,酥炸芋餃香而不膩。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花花舞春風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6:30-14:30
桃園茶樓
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茶樓,歷史超過八十年。點心每天凌晨3:30開始製作,保證新鮮。早上店裡擠滿了來吃早茶的阿公阿婆,人氣很旺所以要趕早哦。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嵐小新
營業時間:週四至週一 06:00-15:00(14:00截止點單)
包德館
高檔飲茶場所,米其林一星推薦。建築本身是一棟文化遺產,店內收藏有很多南洋老物件,低調中透著奢華。點心也比一般茶樓做得更精緻,隨便點都好吃。價格也會比其他店高些。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四 08:00-15:00;週五至週日 08:00-17:00
茶室
茶室與茶樓一字之差,氣質卻截然不同。檳城的茶室有點像華人的“食堂”,由多家小攤販共同經營。潮汕的炒粿條、廣府的雲吞麵、福建的蝦面和炸五香齊聚一堂。
吃食的種類簡潔且固定,味道卻絕不馬虎。這裡寄託著移民們最深的鄉愁,說不定會給你的味蕾打個措手不及。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7格格
愉園茶室
有幾十年歷史的茶室,環境有些簡陋但東西很好吃。用鴨蛋和蝦仁炒的粿條鍋氣十足;蠔煎新鮮實在。如果吃不慣微臭的檳城叻沙,可以試試這家的白咖哩面,看似清淡實則醇厚。門口的煎蕊是檳城人氣網紅店,千萬不要錯過。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蘑菇愛旅行
群賓茶餐室
比愉園更本土更悠閒,店裡會有阿公邊吃邊看報紙。這家店的福建面、滷肉(即炸五香)、蝦煎、皮蛋粥和雲吞麵都很好吃。


營業時間:週三至週日 7:00-13:30
青屋蝦面
米其林街頭小吃推薦的蝦面,三十年老店。主打三樣:福建蝦面、福建滷麵及二者混合。蝦面的湯頭用蝦殼熬製,濃郁鮮甜,蝦仁緊實彈牙。麵條通常搭配黃色的鹼面。炸五香滷肉也很物美價廉。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RiRiRita要百忍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09:30-00:30 週日 11:30-00:3
亞參叻沙
檳城叻沙也叫“亞叄叻沙”,與吉隆坡洋溢著濃郁椰漿的湯底不同,檳城叻沙主打一個“酸辣鹹鮮”——Assam在馬來語中就是“酸”的意思。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螞蜂窩使用者
檳榔律馳名叻沙
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檳城叻沙,味道比較傳統。用沙丁魚熬製的湯底濃郁而不厚重,湯頭自帶的菠蘿碎為本就酸辣的調味增添了一絲清爽感。這家的香料很有層次感,吃完香味還在嘴巴里揮之不去。鍋氣十足的炒粿條也值得一試。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溫柔控
營業時間:週四至週二 09:00-17:30
Laksalicious
小而美的餐廳,老闆娘會熱情地為你介紹食物的做法。亞叄叻沙經過細微改良,沒有那麼重口。濃郁的湯底用沙丁魚熬製,配上蝦膏和酥脆的蝦餅非常惹味。也有椰漿打底的叻沙可選,還有二者混合的版本。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Roy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11:30-19:00
粵菜海鮮
“芽菜雞”可以看作白切雞在馬來西亞的變種,特指白切雞與豆芽同吃。這家店的“鬍鬚雞”肉質很好,鹹鮮嫩滑,與脆生生的豆芽十分搭調。一碗沙河粉是吃芽菜雞的標配主食,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雞油飯。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溫海波311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11:30-21:00
梅忠記
七十年的粵菜小館,雖然藏身鬧市卻鮮為遊客所知,是很多檳城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推薦招牌姜蔥牛肉、咕嚕肉、姜芽鴨、豉汁排骨、紅燒魚頭和桂花翅炒蛋等。有些菜式的做法比較古早且不太常見,對老式粵菜有情結的食客,說不定會收穫驚喜。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17:30-20:30
其他推薦:德成飯店;大樹下海鮮飯店、伍秀澤海南雞飯、順德人家、香港小廚等
檳城特色小吃甜品
煎蕊也叫珍多冰,是檳城最靚的甜品,其中的綠色粉條是用香蘭葉染成的,很有辨識度。
檳城超高人氣的煎蕊,挨著愉園茶室。椰奶香濃幼滑,椰糖是冰沙狀的,拿到後最好先攪勻,不然會越吃越齁。這家店對面也有一家煎蕊攤檔,更受本地人喜愛。不想排隊的話可以試試看。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Sylvia薈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10:30-19:00 週六、週日 10:00-19:30
多春茶室
傳統的南洋茶室。加央麵包是炭火烤制的,有原味、全麥和巧克力等種類可選,配上咖椰醬香酥美味。這家的杏仁露超級香醇好喝,喜歡杏仁味的不要錯過。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08:00-17:00
水果沙拉
本地人很喜歡光顧的一家rojak攤檔,靠近海邊。味道很傳統,醬汁給的很足,最後再撒一層花生碎。奇奇怪怪的味道,或許會為你開啟一扇新的大門。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 18:00-22:30
排檔和夜市
汕頭街
檳城最中心的美食街區,以“四大天王”著稱的攤檔經久不衰:“汕頭街炒粿條”煙火氣爆棚;“天皇雞腳粿條湯”的雞腳和滷味軟糯粘嘴;“權記鴨粥粿汁”的鴨件處理得乾淨無騷氣;“汕頭街四果湯”冰涼解渴。
此外榕檳茶樓、檳榔馳名叻沙和煎蕊都在附近。逛累了可以找間糖水鋪或涼茶鋪歇歇腳。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筱蓮
三條路夜市
規模不大但很熱鬧的夜市,優點是比汕頭路的座位多,各家攤檔共享一片區域。最著名的是“三條路888福建面”,福建蝦面、蠔煎都很能打。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16:00後營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