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直播的時候,有觀眾問我:
老舅,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變成自己的工作呢?實在是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是又不知道該做什麼。
我一不小心,說了一堆可能不會讓每個人都喜歡聽的話:
我的建議是你就別找了。因為我認為對大多數平常人、普通人而言,根本找不到。如果你已經成年,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事情,沒有特定的興趣愛好,那就別再指望這回事了。
我能給的建議是,喜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其實無所謂,但你能不能把你這份工作做好,這是你可以選擇的事情。且不說現在還有人找不到工作,如果有一份工作,別浪費這個機會。摸到一手壞牌,可以往好一點的結果打,不能總想著重新洗牌,哪有那麼多重來的機會?如果你從沒有出色地做過任何一件事,不如就從你手頭的工作做起,你做得好,才會收到正反饋,有了正反饋之後,再來判斷是不是喜歡一件事。
很多人根本看不起手頭的工作,上班如上墳似的,總覺得在某個地方有一份自己更喜歡的工作機會在等著自己,而且那恰好又是自己的愛好所在。這怎麼可能?
這純屬是一廂情願的白日夢。做白日夢是很奢侈的,需要足夠的本錢。但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其實都不具備這個本錢。
醒來吧。
認清自己是平常人。接受自己是普通人。
雖然這聽起來很殘酷,可能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父母不會告訴你,老師不會告訴你,你的同學朋友不會告訴你,至於你的同事,你的領導,他們更不會跟你說得這麼直白。
反倒是很多雞湯,說一些讓年輕人熱血澎湃的話:快帶著詩去去遠方啊,世界那麼大,你應該去看看吶?
你連路費都湊不齊,看什麼看?就是給你一點所謂的「情緒價值」,說點好話給你聽,還當真了?我真覺得是在害人。
可能有些年輕人還不服氣,那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也不行嗎?我認為這是個偽命題,因為興趣愛好不是能刻意培養的,如果你過去的經歷讓你有了興趣愛好,那當然是好事。沒有,也無妨。
恰好這兩天看到過任正非談自己的興趣愛好:
我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個人愛好。小時候比較淘氣,東淘淘西晃晃,由於家庭經濟條件不好,並沒有形成真正的愛好。如果你一定要問我的愛好,業餘時間就是寂寞。也許有時就是看看書、上上網,看看年輕人講的話,這樣我和年輕人說話的時候,他們知道我懂他們的語言,他們也就願意和我喝咖啡了。
這樣有大智慧的人,也會這麼說,那我輩平常人,沒有興趣愛好,實屬正常是吧?如果你覺得任總跟你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還有張一鳴說自己的愛好是「發呆」,這個就更不可學了。
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事,並且發展成自己的工作?答案比較殘酷:找不到。
再說,愛好真的變成了工作,讓你更痛苦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