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營銷案例精選(ID:m-cases)
圖片素材源於網路
車企營銷太捲了。
華為請神仙姐姐劉亦菲,把釋出會變成車主見面會。
小米雷軍親自交付為車主開車門。
最近,小鵬請到“網紅狗”來為汽車的穩定性做代言。

並且還生出了一個口號:“小鵬G7,狗都不暈”

具體怎麼回事呢?
最近的小鵬G7釋出會,請到了網上被7000W人圍觀過的暈車網紅狗狗做【對比實驗】。

並表示,“人可能會說謊,但狗狗從不騙人,我們開了一路,它都很開心。”




以此宣傳小鵬G7的【太極AI底盤】,能做到不顛、不晃、不暈“不暈”。

小馬實在沒想到,有一天車企賣點會開始卷“狗”。
而網友對此的看法也很有意思。
有人覺得,這個對比真的很好笑,莫名有種接地氣的戲劇性。
這種宣傳還蠻有創新點的。



有人覺得,“狗不暈”,我暈,感覺被罵到了。

有人表示,狗狗的體質不一樣,不代表所有狗不暈。

還有則是,戳中了【愛寵人士】的命門,帶著狗狗去試駕的。


還有人表示,比宣傳“車內吃火鍋”強了一點。。。

不得不說,營銷再變也是萬變不離其宗。
從華為的神仙姐姐到小鵬的網紅小狗,廣告圈的3B法則,Beauty、Beas和Baby,已經用上了兩個了。
從神仙姐姐到網紅小狗,改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內在宣傳邏輯】。
1)小狗的形象放在釋出會裡自帶噱頭和傳播力;
2)網紅小狗有大眾認知基礎,增強話題度和信任度;
3)利用動物降低大家的信任防線,為品牌增加好感度;
4)以動物做媒介,將抽象的“AI底盤防暈”技術轉化為寵物暈車實驗,讓枯燥的技術資料表達更生動有趣,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產品優勢;
5)在寵物經濟盛行的當下,抓住了養寵人士的出行痛點。
可以說,小鵬汽車拿小狗做實驗,即便不能真的保證所有人都不暈,但也成功傳遞了“小鵬G7緩解暈車”這個資訊點。
“狗狗”成為了品牌更具傳播力和方便理解的話題噱頭。
從而讓“小鵬汽車緩解暈車”的差異化優勢深入人心,吸引“有痛點”的人走進小鵬的門店。
同時,還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2025年,最好的生意在寵物身上
據高盛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寵物數量首次超過4歲以下嬰幼兒群體。
預計到2030年我國寵物數量將接近嬰幼兒數量的2倍。
可以預見,攜寵人士的出行需求也是汽車品牌需要爭搶的重要賽道。
小鵬汽車此次不但拿“網紅暈車狗”作對比,還在狗主人的自媒體賬號投了宣傳廣告。
一定程度上是精準打進養寵人群的生活場景。

而不止是小鵬,
近幾年車企品牌的傳噱頭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被大家吐槽的也不少。
比如,智己 CEO 車內包餃子
之前智己汽車為了展示自家“LS6的後排磁吸生態”,上演了行業第一次CEO在車內包餃子的盛況。

直接給網友看笑了:

以及,極氪汽車在車裡吃火鍋
極氪MIX為了宣傳“隱藏式B柱設計拓展了座艙空間感”,“座椅可旋轉”以及“強大的新風系統”等功能,可以滿足使用者更多社交娛樂的場景需求。
品牌直接在車裡備了一桌火鍋,並且表示還可以打麻將。

當時就惹出了很大的爭議。
有人覺得挺好的。

有人覺得車企沒有需求,硬造需求。
畢竟大部分都不會選擇在車裡吃火鍋,油汙味道太大。

同時還有,極氪車裡練瑜伽

網友:即便車裡空間再大,估計也不好伸展吧。
在外面找個空地練不好?
可以看出,車企們都很努力地將大家的生活場景安排在車裡。
但值得一提的是,
和“狗都不暈”相比,上面這些對於消費者來說多少有點噱頭大於實際需求。
品牌想要以極具反差感和誇張噱頭製造流量和話題可以理解,但邏輯沒有建立在恰到好處的洞察和足夠深刻的痛點之上。
相較於在車裡吃火鍋、練瑜伽、包餃子相對不太普遍的需求,“暈車”更有使用者共鳴和心理抓力。因此,才遭到頻頻遭吐槽。
但也有句話叫做“黑紅也是紅”“爭議流量也是流量”。
換一個角度想的話,網友吐槽歸吐槽,但只要汽車“空間大”等資訊賣點打出去,品牌可能也就達到了目的,已經滿意了。
你覺得呢?
素材來源於網路
文章推薦
